陳超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大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是學生習得運動技能的最后階段,高等院校要抓住此階段培養學生熱愛運動、掌握運動技能并且指導學生終身鍛煉的思想。因此,迫切的要求改變目前的體育教學模式,尋求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也是當代主流教學理論和學習方式之一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1]在體育課程中廣泛的研究并進行實踐應用。本文以健美操選項課為研究內容,進行理論與實踐的闡述。
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些體育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對合作教學模式做出了相關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分層次目標教學”、“程序——合作教學”、“互助合作學習”教學、“互助探究合作”教學、“合作掌握學習”教學。健美操課程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深受女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在我國已有許多健美操教師對合作學習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中一部學者是以大學健美操專選班女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合作學習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實驗對照進行研究,另一部分學者把合作教學在健美操教學中的研究重點側向與學生學習態度、學生心理方面的研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檢驗合作教學在健美操中的應用。
該論文根據研究需要查閱最新的相關資料,并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檢索收集,有關合作學習模式、健美操教學等方面的文獻資料,找出他人研究的經驗或結論,為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開展研究調查,了解其他院校此教學模式改革的最新情況,獲取經驗,進一步深入研究。
針對該論文研究的目的與內容,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設計了三份問卷:關于學生合作能力情況的問卷調查、健美操課教學情況調查、大學生人際交往關系量表。
分別選取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2013級健美操組合班兩個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們把教學內容以單元的模式來完成,并且在每一個單元中劃分為多個板塊。教師在課前制定單元教學內容及目標包括,教師總目標;小組目標;個人目標。教師授課時能目標清晰,明確的分配教學任務。學生能根據目標和任務更有效的合作學習。
讓學生學會合作,首先教師團隊要先學會合作。例如教授健美操課程的教師共同就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等,進行研究討論、設計合作內容、達成共識,這是課前教師間的合作。教師對實驗班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求時間短、內容多、效率高,時間控制在每次課15~20min,目的是為下面的小組合作活動留有充裕時間。教師做好導演讓學生盡情去表演,必要時老師要給予指導。
教師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包括學生的性格、運動能力、對健美操動作的掌握程度、身體的協調性等情況,把學生分為“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每組人數為4~6人,小組成員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始終保持不變。讓小組成員為小組起個名字,并給小組每個成員分配任務和角色,使他們能夠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并能承擔一定的責任,為小組的共同目標積極做出貢獻。
分成以下5種角色,(1)領操員角色也是每組的組長:負責每隊的整體規劃,帶領隊員練習新教的內容,復習上節課的內容。(2)糾錯員,負責在集體練習和分組練習時糾正成員的錯誤動作。(3)指導員,負責指導小組成員動作完成的質量情況,如動作是否規范、準確到位。(4)編排員,負責編排健美操組合動作的隊形變化、組織成員創編新動作。(5)裁判員,在進行教學比賽時,抽查個人或小組的完成質量,負責評判其他小組練習情況。
合作小組是合作教學的主要形式,合作內容的設計是開展好小組合作成敗的關鍵。本階段是整個合作教學過程的主導階段,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多、活動量大。教師要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設計好合作內容與形式、設計小組合作的時間分配,根據成員特點分配成員角色,設計分組討論內容等。
通過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增加了溝通交流的機會,教師能更清楚、準確的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糾正學生的動作細節,與學生共同探討健美操動作的構成、技術要點等。學生與學生之間增加了對健美操動作技術的探討與交流,經常表達自己的觀點,給組內其他成員提供建議,并有選擇的接受他人的信息和意見。例如教師布置的分組任務,隊形創編、組合動作的創編、造型動作的創編等,學生在分組研究與討論時也是思想碰撞的過程,每個成員都積極的獻計獻策,在交流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集大家智慧達成共識,多次碰撞之后交往能力不斷增強。在小組內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輪流當小老師給其他的學生進行講解示范,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2]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改變了關注問題的角度,不在從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從小組也就是整個團隊的成功與失敗,進步快慢等方面去思考。團隊的凝聚力得到了高度的體現,明確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3]
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下,建立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載體。變傳統型的“師道尊嚴,畢恭畢敬”為現代型的“良師益友,和平共處”。[4]
師生之間通過分組學習出現的種種問題,教師及時的積極引導、幫助解決,或鼓勵學生想辦法自己解決出現的問題,而不是學生不懂直接給學生答案,讓學生通過思考獨立的尋找答案,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學生在分組學習中“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把學習當作興趣,把任務的完成當做樂趣,把教學比賽當做展現自我的平臺,教師與學生之間相處融洽,溝通交流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內心,知道他們對新教學方法運用的真實感受,對反饋的信息,加以完善和改進。真正的成為了學生的友伴型教師。
合作學習模式融入健美操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能更好的為企業培養身體素質好、運動能力強、身心健康、善于溝通、善于合作、適應崗位需要的合格畢業生。將合作學習模式融入到健美操課教學是可行的,對于推動傳統健美操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體系的研究還有待深入、系統,近年來課程改革方面的相關專家戴世紅提出的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姜大元提出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等課程改革都有較完善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框架,這些對于體育教法的改革起到了指導與借鑒的作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健美操中的應用還沒有上升到理論完備,實踐中可操作性強,可普及和推廣的層面。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3(2):68-72.
[2]仝麗君.合作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實證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2(18):50.
[3]賈會剛.合作學習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學位論文,2012(3).
[4]高琦.現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