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翼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育部 福建福州 350108)
福州市老年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①
陳燕翼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育部 福建福州 350108)
體育已經成為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同時它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福州的老年體育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管理、設施經費、專業人才、服務意識等方面存在突出的問題。根據福州老年體育發展的現狀,對癥下藥,探索福州老年體育發展的策略,促進老年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老年體育 福州市 現狀 發展對策
伴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老年體育人群規模也不斷壯大,并將成為20世紀一種長期的持續增長的社會需求。[1]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福州市委市政府在《福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中把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以不斷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為出發點,開展爭創全國全民健身示范城市活動,顯示了福州大力發展群眾體育的決心。但老齡化社會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構建老年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努力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體育服務成為福州市各級老年體育主管部門迫在眉睫的大事。
參加體育鍛煉是老年人社會交往的重要方式,通過老年體育活動促進老年人之間的人際交往,使老年人精神愉悅,避免退休之后因角色轉換帶來的孤獨與失落感,增加與下一代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福州是全國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試點,在福州市政府、體育局的領導下,以城運會為契機,大力宣傳、倡導全民健身運動,市民健身的意識都不斷增強,老年體育也較十多年前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1.1 老年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數量不斷增長
福州市現有近87萬老年人,老年人將成為群眾體育的主流人群。調查中發現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的老年人的比例高達90.1%,每周參加3次以上體育活動的老年人比例占到50.4%,老年人中能夠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數量不斷增長,說明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提高了很多,多數的老年人能夠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1.2 老年人體育鍛煉的方式豐富多彩
在調查中發現,老年人根據自身的身心特點,選擇較為輕緩的運動,如太極拳、廣場舞、交際舞、登山、健步走、各種球類運動、游泳。而各級政府為了發展全民健身運動,針對老年人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老年體育競賽,充分利用廣場、公園開展特色健身活動,結合即將開始的青運會,開展形形色色各具特色的老年主題健身活動。
1.3 老年體育組織網絡不斷完善
老年人都追求健康長壽,樂于為健康投資,對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各種體育健身娛樂活動和體育健身服務有著強烈的需求。[2]政府根據福州城市特點,打造10min健身圈,拓展公園廣場的健身功能,改擴建數條登山道、健身路徑,合理布局,提高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基本形成市、區、街道、社區的四級健身網絡。
2.1 管理體系亂
全國各級老年體育協會、老齡委、全民健身指導委員會、行業老年體育協會、單位老年體育協會、民政局甚至婦聯都有職責和權利管理老年體育活動。可是管理機構越多職責越不清晰,互相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造成老年體育管理缺失嚴重影響老年體育發展。
2.2 設施經費少
作為群眾體育生力軍的老年體育,專項資金不足已是老生常談,老年人能用的更別提專用的體育設施匱乏,設施經費欠缺的短板依然制約著老年體育發展的空間。
2.3 專業人才缺
目前福州市老年體育的發展依托于政府,專業的指導隊伍不足成為制約老年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老年體育的組織和管理上沒有形成專業的組織和管理團隊,政府分管老年體育的工作人員大都是身兼數職,對老年體育也就自然無暇顧及了。
2.4 服務意識差
體育主管部門管理老年體育的工作人員缺乏服務老年體育的意識,組織管理能力差,服務水平跟不上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拉了老年體育的發展后腿。
3.1 開展老年體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年事已高,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健康生活的期望使他們對自身的健康尤為關心,其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帶有明顯的主動性。[3]老年人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后,秉持“老有所為”的思想,希望繼續為社會盡一份力,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老年體育作為良好的溝通互動平臺,給離退休的老年人提供非常好的社會交往機會,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中非常重要的調節劑。
3.2 開展老年體育的社會效益
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會得到不斷地提升,給家庭乃至社會減輕巨大的負擔,通過老年體育活動促進老年人之間的人際交往,使老年人精神愉悅,避免退休之后因角色轉換帶來的孤獨與失落感,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3.3 開展老年體育的經濟效益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可以減少醫療支出,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的醫療成本。同時老年體育發展得好,老年體育需求必然日益增大,可以為老年體育用品、體育服裝、老年體育旅游、老年保健養生等相關服務產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4.1 增加老年體育經費預算
老年體育的經費短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體育發展的空間,導致活動開展、場地設施維護、專業的指導等嚴重滯后,增加老年體育經費預算,加大對老年體育的經費投入,結合老年人的特點建立離家近的綜合體育設施,將老年體育活動從社區全面鋪開,老年體育的長遠發展才能看到前景。
4.2 轉化職能,合理分工,完善老年體育服務體系
現階段老年體育的管理體系相對混亂,主管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服務意識淡薄,老年體育主管部門應該轉變職能,合理分工,充分調集有限的老年體育資源,制定完善的老年體育工作計劃,從老年人切身利益和實際需求出發,將老年體育服務工作納入到社區服務中去,加強社區體育工作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并給予技術和財政上的支持,形成相對完善系統的老年體育服務體系。[4]
4.3 發展老年人力資源逐步形成“老年體育自治”機制
讓老年人管理老年體育,讓老年人為老年體育服務更貼近福州市老年體育的現狀。首先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管理服務老年體育可以節約大量的經費支出;其次老年人的余暇時間更多也沒有其他工作上的牽絆,對場地設施的管理維護更到位;最后老年人為老年體育服務,更能夠相互理解包容,更有利于老年體育的健康發展。
4.4 立足社區,發揮老年體育市場的調節作用
由于年齡、身體狀況等原因,老年人的體育活動范疇主要以社區周邊為主,所以作為體育主管部門,應立足社區,建設相關的有償老年體育活動場所,充分發揮老年體育市場的作用,挖掘老年人的消費潛力,形成良性的老年體育市場機制,促進老年體育的長遠發展。
4.5 建立健全老年體育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良好的中國老年人體育組織管理體制,實現提高中國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根本目標,并最終實現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的最終目標。[5]如果沒有建立健全的老年體育管理制度,老年體育管理機構就如一盤散沙,老年體育資源就會白白浪費,老年體育事業就不可能得到實質性的發展,福州市積極老齡化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中國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福州老年體育要積極面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沖擊,結合福州老年體育自身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從政策制度層面落實老年體育發展的方向,靈活運用老年體育服務進行市場調節,打造適合福州老年體育發展的服務網絡體系,形成能有效促進福州老年體育發展的管理機制,推動福州老年體育的發展,讓老年體育成為健康老齡化的正能量,促進社會和諧。
[1]裴立新.我國老齡化現狀分析及老年體育對策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1(3):23-27.
[2]嚴珺.老年體育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92-93.
[3]肖大力.老年體育熱的社會心理學解讀及其可持續發展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5):14-16.
[4]鄭志丹.健康老齡化視野下我國老年體育發展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12):25-30.
[5]王凱珍,王慶峰,王慶偉.中國城市老年人體育組織管理體制的現狀調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1):1-7.
G812.48
A
2095-2813(2014)12(a)-0185-02
陳燕翼(1980—),女,福建閩侯人,漢族,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與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