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鴻偉 趙忠偉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中學課堂的SWOT分析①
杜鴻偉1趙忠偉2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世界體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近年來,隨著奧運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西方體育逐漸成為世界體育的主體,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被邊緣化。而校園是教育的搖籃,具有便于組織教學等優勢。據此,該文采用swot分析法,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中學體育課堂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四個因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中學校園的建議與發展對策。從而更加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并且更好地保護民族傳統體育。
陽光體育 民族傳統體育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安德魯斯提出來的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分析方法,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一個重要步驟。SWOT中的S代表優勢(Strengths),W代表劣勢(Weakness),O代表機會(Opportunities),T代表威脅(Threats)。其中SW主要用于內部影響因素分析;OT主要用于外部影響因素分析。運用SWOT分析法能夠較為客觀、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一個事務的內部影響因素以及外部條件的影響因素,從而發現其中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和不利的、有威脅性的因素,為以后實施過程中抓住機會、規避風險提供參考價值。
1.1 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中學體育課堂的優勢因素分析(Strengths)
1.1.1 場地器材的優勢
雖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體育課程的越來越重視,我國中小學的體育場地器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中小學學校體育場地器材還相當匱乏,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體育場地器材根本達不到應有的標準要求,場地器材成了阻礙“陽光體育”發展普及的重要因素。而大多數中小學常規體育教學項目,像籃球、乒乓球、排球等對場地器材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在30人的乒乓球的教學過程中,至少需要10個乒乓球桌,并且場地分散,不宜管理。而很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場地器材的要求非常低,像娛樂類項目中的跳皮筋、拔河、踢毽子,競技類項目中的珍珠球、搶花炮,健身類項目中的武術、太極拳、導引養生術等。這些項目對場地器材的要求特別低,隨便一塊空地就可以完成教學比賽,并且便于管理。這就很好的解決了中小學場地器材不足的矛盾。[1]
1.1.2 內容豐富性、多樣化優勢
我國擁有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共977項之多,其中少數民族項目676項,漢族301項。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可以供不同年齡、性別、文化層次、興趣愛好、健康程度的人群自由選擇并參與其中。而且當今的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大多采用籃球、足球、田徑等現代項目,這些項目過多的展示力量、速度、競爭性等因素,這就導致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和大部分女生很難融入到體育課堂中,這就違背了“陽光體育”的“讓青少年學生走出教室,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讓日漸下降的體質有所改善,讓傳統體育課堂、課外體育活動內容的多樣化”的要求。反之,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正好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可以選擇適當的項目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從而解決學生不能融入體育課堂的矛盾。
1.1.3 特殊的教育功能優勢
我國大部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起源于生產勞動和軍事戰爭、宗教祭祀等方面,它是一種綜合性的民族文化,包含了中國古代先民的價值觀、倫理道德觀以及行為模式,有著非常特殊的教育功能。比如:作為中國民族傳統體育代表的武術,練習武術不僅可以提高身體各方面的素質,而且武術中包含的“未曾習武先習德、以德為先”等俗語,通過練習過程中的抱拳禮等動作可以體現出來,從而提高練習者的道德修養水平。而向團結、奮進、堅持等現代體育所展現的教育功能在傳統體育項目中都可以展現出來。這些特征正好符合“陽光體育”的精神。
1.2 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中學課堂的劣勢因素分析(Weakness)
1.2.1 沒有統一的教材,缺乏系統化理論
從查閱文獻資料可知,目前學校體育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教材內容各異,有的甚至沒有教材。教師開展教學僅憑自己掌握的項目內容,或者請教民間師傅,了解一些技術動作,沒有系統而深刻的理論指導。由于教材缺乏,造成傳授理論內容空虛,從而難以對民族傳統體育從實踐與理論結合上更進一步研究,從而影響教學質量,也無法使學生從科學理論上選擇適合于自己身體實際所需項目進行鍛煉與養生,促進身心健康。
1.2.2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評價相對滯后
一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學校體育教育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還是把大部分重心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體育課流于形式,更沒有一個嚴格的考核標準;另一方面,受大多數民族傳統體育特征的影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以娛樂性和趣味性為主,本身沒有一個特定的評定標準,這就造成了學校上完課之后沒有辦法評價學生上課后的效果,教學評價相對滯后。
1.3 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中學課堂的機會因素分析(Opportunities)
1995年我國頒布的體育法規定:“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體育事業,培養少數民族體育人才”;“國家鼓勵、支持少數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發掘、整理和提高”。國家體育總局在《2001—2010年體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提出:“進一步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優勢,開展民族體育資源,做好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廣工作”的指導方針,從而為有關部門制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政策、挖掘、整理和推廣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所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掘和推廣已經越來越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已經成為我國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再加上“陽光體育”的適時推動,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中學課堂提供了適宜的土壤。
1.4 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中學課堂的威脅因素分析(Threats)
1.4.1 現代體育項目對民族傳統體育在校園發展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北京奧運會的完滿結束,倫敦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西方現代體育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校園體育也一樣,大部分學校都已現代體育項目為開展對象,相對來說民族傳統體育已經漸漸被人們所忘卻,逐漸邊緣化。由于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甚了解,大多數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缺乏興趣。所以西方體育的沖擊對民族傳統體育在校園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1.4.2 師資力量的匱乏對民族傳統體育在校園開展的阻礙
教師的數量和質量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因素。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不同于現代體育項目,現代體育項目我們平時接觸的比較多,作為體育教師大多數現代體育項目都輕車熟路,但由于作為體育教師主要輸出口的高校在課程安排、進修時間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掌握并精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師數量和質量遠遠達不到要求。以山西省武術教師為例,據調查山西省各普通學校承擔教學任務的武術教師當中,有武術專業特長的教師只占52.4%,他們經過大學武術專修課的系統學習或畢業于大學武術系,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技術水平,對教學內容相對熟悉,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有46.7%的教師則是非武術專修的體育教師。[2]相對而言,他們在武術理論知識、技術方面稍弱一些。這就直接給民族傳統體育在中小學的開展造成了阻礙。
2.1 完善自身理論體系的建立
隨著民族傳統體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針對中學體育課堂的特點,我們應逐步從教學方法、競賽方法、評價體系等方面逐步完善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論體系,為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中學課堂提供可持續發展服務。
2.2 重視民族傳統體育師資力量的培養
以高校為依托,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給民族傳統體育進入校園提供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另外,加強各個學校間教師的交流學習,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不斷提高民族傳統體育師資的數量和質量。
2.3 加強宣傳工作
我國擁有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應借助電視、互聯網、雜志、報刊等現代工具對民族傳統體育進行適時宣傳,改變人們對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區別的觀念,使人們特別是教師隊伍認識到民族傳統體育擁有不亞于現代體育項目的健身和教學功效。
面對西方體育的強勢,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應該發揮自己場地器材簡單、娛樂性強的優勢,以學校為依托,第一,可以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彌補西方競技體育的不足;第二,可以更好的保護民族傳統體育。同時,民族傳統體育還應該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這樣才能生生不息,繼續發揮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
[1]劉旺才.21世紀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取向[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4):115-119.
[2]許國寶.山西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7.
[3]林曉光.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認識與實踐問題芻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8):87-89,92.
[4]毛振明,賴天德.解讀中國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2006:84-85.
[5]陳亮.中學體育調查[N].中學體育報,2003-05-09.
G852
A
2095-2813(2014)11(c)-0211-02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方少數民族特色傳統體育項目整理與編撰研究》,項目號:12BTY047。
杜鴻偉(1990,2—),男,山西省運城市人,碩士研究生,專業:民族傳統體育學。
趙忠偉(1965,10—),男,遼寧省阜新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職稱:教授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