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躍平
(湖南邵陽學院 湖南邵陽 422000)
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和教學改革應對策略分析①
羅躍平
(湖南邵陽學院 湖南邵陽 422000)
最近幾年,從世界范圍來看,大學生體質下降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項共性問題,近年來,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媒體,都有大學生體質下降問題的相關報道。我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整體下滑趨勢較為明顯。本文通過對影響大學生體質狀況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結合實際提出了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的解決對策。研究的目的在于促進大學體育教學進行深入的改革,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以及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鑒。
體質健康 影響因素 體育課程改革 分析
從世界范圍來看,大學生體質下降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項共性問題,近年來,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媒體,都有大學生體質下降問題的相關報道。而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在我國表現的尤為明顯,國家相關部門經過將近20年的調查研究,對各高校的大學生體質健康進行了摸排調查,詳細分析了發展趨勢,發現整體水平處于下滑的狀態。該文作者選取了國家教育部在學生體質健康網最近五年的監測數據,并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指標要求,發現大學生除了身體形態在繼續提高,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反映耐力素質測試的800m(女)、100m(男)的測試成績下降最為明顯,從2013年的數據與2003年的數據比較分析,分別下降了30"和25.1",其它測試項目都有一定的下滑。因此,充分重視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研究分析造成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進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有效遏制這種下滑的發展態勢,切實增強大學生的體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接班人,是當今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體育教學者面前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也關系到了高校體育教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問題,所以意義十分重大。
2.1 思想認識重視程度不夠
現階段,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都比較注重治理教育而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很低,注重身體攝取營養,而忽視體育鍛煉,這種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制約了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盡管這種思想在中小學表現的更為明顯,但是在大學這種思想由于根深蒂固,因此依然發揮著極大的負面效應,加上大學生自由時間多,束縛少,課堂上的體育教學時間十分有限,自身又缺乏足夠的自制力,后期又因為忙于畢業論文,找工作等事宜,更是忽略的對體育的鍛煉。由于這種思想由來已久,要想扭轉這種意識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這種思想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更為懈怠。筆者經過調查得知:盡管大學生都知道體育鍛煉對于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也十分明白,增強體質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然而這僅僅是出于“意念”上的思考,真正需要付諸于實踐的時候卻難以有效實施,很多學生都存在動機不夠的問題,真正能夠自發參與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少之又少。在這種狀態下,導致大學生在健身觀和體育觀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偏失。
2.2 缺乏較為明確的體育課程改革目標
缺乏較為明確的體育課程改革目標指的是現行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并不完全符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精神要求,有些地方甚至還有所背離。為了使黨的教育理念能夠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加強大學生的健康教育,為國家輸送合格的人才,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精神,在充分對目前大學體育教學課程設置以及之前在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果基礎上,特別出臺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綱要》中提到“單純的注重健康的理念使得體育自身的競技性逐漸被淡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廣大的體育教學工作者以及大學生在對健康概念的認識上還存在偏差,大部分人認為健康就是不生病,認為根本沒有必要進行長期的體育鍛煉,更不必為此而制定鍛煉計劃,因此往往都陷入一種誤區。”而通過解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可以發現,里面所制定的標準存在明顯的競技特征,更加重視體育教學對于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作用,這中思想在八十年代較為普遍,因此,學生比較重視體育鍛煉,所以他們的健康水平要遠遠高于現在。
2.3 體育教學目標比較單一
現階段,盡管我國一直在改革大學的體育教學,然而很多情況下都是基于短期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的,只是對于當下所進行的一些機械教學,比如:按照教學目標所有的體育教學課程均安排的大學的一二年級,科目也較為單一,較少的考慮長遠的發展,往往導致大學的前半程體育活動“熱火朝天”,后半程“冷冷清清”。另一方面,缺乏對大學生健康觀的引導,未進行相關興趣、習慣的培養,這與現實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是極為不匹配的。
2.4 體育教學輕健康而重技術
大學的體育教學往往更加重視體育活動技術的應用,而忽略的體育教育的本質目的,即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也沒有將大學體育教育作為大學生今后健康鍛煉的思想啟蒙課堂,為大學生今后進行長期有效的體育鍛煉進行指導和理念培養。在很多大學,集中在一二年級進行的體育教學幾乎都是以完成學分為出發點的,因為學校規定,如果在體育課上完不成相應的學分就會對順利畢業產生影響,在這種具有強制性的規定之下,大學生不得不進行體育鍛煉,從表面上來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到了三四年級就不再設立體育課,學生的鍛煉純屬個人意愿,缺少約束和監督機制,很多人都放松或者是放棄了體育鍛煉,再加上沉迷于網游的同學也很多,更是造成了大學生身體狀況的每況愈下。
3.1 提高健康意識,營造良好氛圍
加強大學生體質,不僅在于學生自身的自覺性,更在于周邊環境所對其產生的影響作用。并且,這項工作也不是某個部門的事情,也不是某個人的事情,而是要需要全社會同心同力,基于充分的支持,積極營造有利于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環境。國家教育部門以及體育局等都應該充分關注大學生的健康問題,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向大學生灌輸相關的思想和理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并且還要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大學校園的體育設備,為大學生活動提供更好的鍛煉場所。只有從思想上提高認識,才能夠保證體育鍛煉活動走的更加長遠。
3.2 體育教學注重“健康為上”的理念
高校在注重素質和能力教育,教會大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要將“健康為上”的思想作為加強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根本指導思想。除了專門任職體育課的老師之外,學校的管理層從上到下都應該對體育活動的開展基于大力的支持,事事處處將大學生的健康體質塑造作為首要任務,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校應該將體育教學納入到學校長遠發展綱要里面,提高認識的高度。從時間上,要為體育鍛煉分配更加充足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
3.3 加大經費投入,改革教學方式
現在國家提倡全面健身,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健身運動,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體育基礎設施的普及和完善,使更多的人有條件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作為大學也一樣,相關的部門應該將更加充足的資金投入到大學體育教學中,比如:修建多功能體育場館,為學校實施各種體育教學提供良好的場地,為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多樣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在課程結構以及教學方式上有所創新,既要增設課程,保證體育教學的連貫性和持續性,又要加強體質測試,體質測試可以全面了解學生體質狀況,并且通過預警機制對不同層次的目標群體發出信號,為有針對性地制定改善青少年體質的措施提供依據,把每年的學生體質達標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的結果與學生日常健身鍛煉的運動處方相結合,發放體質健康記錄卡和健身指導手冊,提高學生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識,更要變機械的動作教學為思想引導和正確健康價值觀的培養,除此之外,還可以成立一些體育協會,號召同學積極參與,充分利用課堂之外的時間對大學生進行引導,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從而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這對于保證體育鍛煉的持久性有著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大學生步入社會能夠依舊進行自我鍛煉夯實了基礎。
[1]李海峰.從學校體育教育分析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因素[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24(3):29-30.
[2]高紅梅.從高校體育角度分析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對策[J].青年與社會,2013(11):199.
[3]韋軍湘,吳國天.廣西高校試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情況分析.體育學刊,200411(15):78-80.
G807
A
2095-2813(2014)11(b)-0237-02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基金資助項目(湘哲社[2010]14號),“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基地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