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爾·木沙
(新疆農業大學體育部 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
當前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教育觀念的轉變,對于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必須認清當前的教育形勢,制定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對于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意志力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現有的社會形勢下,如何實現體育教學的高效性開展,滿足教育理念需求,成為擺在高校面前十分重要的現實性問題,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創新與改革的實施勢在必行。
當前我國的高等體育教學改革中,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健全的科學的理論指導體系,這種理論的缺乏使得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無法正常的進行,嚴重地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的提高。當今的大多數的高校中,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時候,因為缺少科學的理論的指導,因此總是很盲目地進行改革,只是簡單的借鑒其他國家的改革理論和原則。并且這些高校在借用其他國家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時候,并沒有充分理解這些理論的核心思想,不知道運用這些理論的背景和前提條件,也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只是形式上學習這些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的方法,導致這些理論難以領導高校進行科學的體育教學改革。
我國的高等院校內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所運用的方法,均是教師先進性講解所要進行的教學內容,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示范,進行模仿式的學習。再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模仿的表現糾正其中出現的問題,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再次模仿。這種教學方法成分的單一,只是讓學生進行模仿,為學生灌輸知識,雖然能夠達到學習的效果,但是由于方法很單一,完全不適合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不能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嚴重地影響到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的發展,阻礙學生的個性的進步,并且很不利于體育教學的展開,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不利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我國的高等院校內在體育教學方面使用的教材內容很單一,主要是競技類的教材,只是單一的重視教授技術,反而忽視了關于德育方面的教學。并且,使用的這些競技方面的教材,其在編制的過程中完全忽視了體育課程的科學性和使用教材的學生的不同的特征。教材都很重視繼承性、傳統性和穩定性的內容,教材中很少涉及新的思想和內容,使得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也過于傳統,缺乏創造性和實用性,不能改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阻礙了學生接觸新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更加地不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對于高校而言,擁有充分的師資基礎是教學工作高效開展的根本性前提,因此在高校體育創新改革的過程中,師資力量的改革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對于體育創新改革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我國很多的高校內部,普遍存在著體育教師資源貧乏,以及教師專業水平落后的問題,這極大地限制了高校體育教學創新與改革工作的開展。這些教師往往會堅持陳舊的教育理念,對于體育課堂的互動性,趣味性問題往往沒有給予充分重視,不能在課堂中充分地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忽視體育教學的創新模式的發展。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只重視技術方面的教學,而忽視了理論基礎,這些都很不利于高校內體育教學的發展進步。
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是教學有效性的根本性保障,隨著社會發展以及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往的教學大綱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教學需求,因此必須加以創新與改革。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征,在順應教學理念的基礎上,規劃設計出能夠體現自身特色的、滿足教學需求的體育教學大綱。同時,落實具體的要求準則,確保教學大綱的規范化實施。在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按照大綱的具體設計,做好每一環節的掌握工作,從而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
在以往的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上,將教學工作過多地放在了競技體育相關理論知識的傳授上,對于體育實踐鍛煉,體育技能的提升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體育課程開設價值無法充分發揮。所以,必須要針對體育課程的設置加以創新與改革。要結合學生實際的興趣特征規劃合理的課程方案,實現課程體系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比重的平衡。然后要加大課外活動的開展比重,并在吸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基礎上,使學生可以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觀點。
相對而言,高校學生的差異性更為明顯,在愛好、習慣、特長等方面上都存在鮮明的個體特征。體育教師應該對這一問題給予充分的注重,確保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同時將學生的個性優勢加以充分發揮,實現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意義。針對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要設計選擇相應的課堂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實際應用為原則,為學生的日后就業工作打下堅實的體育基礎。除了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面向其他專業學生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對之前的教學內容做出適當調整,以適宜學生參加,滿足學生興趣需求為主,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比如說,可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開設太極、瑜珈、跆拳道等內容,以及極具民族特色的竹竿舞等等,這些活動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實現增強體質、提升教學效果。另外,體育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上開設各種各樣的活動項目,將選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意識就得到有效培養,體育教學效果也就有所保障。
對于高校體育而言,課堂教學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對于教學模式的選擇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因素。教育理念的改革,對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位置做出了進一步的強調。過去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所需,因此必須加以創新與改革。體育教師應該結合課堂教學具體內容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模式,避免學生學習過于被動的問題。
首先體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完成與學生之間的身份轉換,將教學主動權交給學生來把握。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互動,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盡可能地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將引發式教學加以充分應用,模糊師生之間的身份對立,創設和諧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用更加輕松的心態去進行學習。另外教師還應該針對一些體育活動做好示范工作,為學生的活動開展提供模板標準。
在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學評價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因此,新時期高校體育的改革要注重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確保教學評估工作的全面性及合理性,這對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獲得,以及對自身教學方法的改進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不僅如此,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可以讓學生及時地了解到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應對措施加以完善,最終確保學習高效性能夠得以實現。可以說,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與改革,對于最終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總的來說,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對于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升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是順應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的根本所在。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問題上,注重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的共同發展,將健康教育與體育鍛煉加以有效融合,幫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的理念,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熱情,確保學生個體特征的充分發揮,從而體現出高校體育課程開設的真正意義。
[1]蔣清華.更新教育觀念深化體育教學改革[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2:28-29.
[2]馬志蘭.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4:43-44.
[3]王凱.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3,29:351.
[4]黎玉濃.我國現階段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