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鈞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16)
創新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具備優良創新素質的人才。現代的教育理念中,將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放在了教育事業的重要位置,已完全改變了以前說教的教育方式和應試教育模式。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是一個國家不斷發展并能夠屹立于世界之列的關鍵,具有鮮明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是現代人適應社會的基本條件。尤其是人到老年體力和思維能力下降,如果年輕時就能養成體育鍛煉、智力培養和素質拓展的習慣就能夠縮小中老年人體力、智力的不均衡發展,強壯身心遠離疾病的侵擾。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大,新課改的要求是以素質教育為前提,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必須擺脫以前的應試教育模式,讓學生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然而,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嚴重影響了高校體育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和創新思維能力。必須對高校體育教育進行課程改革和加強重視,發揮體育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通過創新型的教育方法和拓展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已經在高校中發展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高校體育教育要做到一切工作都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通過創新性的教育方式和拓展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方式加強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和創新能力培養。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依然不足,對體育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體育教師教學素質和體育素質不高,教學能力欠缺;高校體育教學依然存在著競技教學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創新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高校體育教學設施陳舊,體育教育模式、評定模式嚴重滯后,非常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等。下面就分別從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具體闡述一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依然不足,對體育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體現在對體育教學的要求和教學模式上的隨意性上。高校體育教學根據不同學校具有不同的教學計劃和安排,在體育教學中并沒能形成正規的課時安排,對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也只是根據老師的情況隨意實施,嚴重影響了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積極性。同時在課程安排上,高校體育教學安排不合理,體育學習的種類稀少,不能完全與現代體育教學匹配。高校應該加大對體育教學的投入,更新體育教學設施,增加體育學習的種類,改變體育教學的形式,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一些體育教師教學素質和體育素質不高,教學能力欠缺,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高效的完成體育教學計劃。高校中一些體育教師責任心不強,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求松散,教師對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自然會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積極主動性不強。另外,高校一些體育教師在教學水平和體育教學素質上不高,不能教授學生專業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致使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能得到專業的體育技能指導,得不到合理的體育鍛煉。新課改要求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現代體育教學管理的素質,能夠適應現代體育教學發展,這就要求老師們應該具有隨時調整自身能力和意識的準備。
(3)高校體育教學依然存在著競技教學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創新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高校體育教學的專業技術化、競技化是把體育競爭的思想加入到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扭曲了新課改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錘煉學生身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要求。體育競技化思想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出現,誤導了學生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認識,不符合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和本質,同時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在為國家培養高創新素質人才方面起了阻礙作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從學生本身出發,以提高學生自身體育素質和身體素質為基礎,并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高校體育教學設施陳舊,體育教育模式、評定模式嚴重滯后,非常不利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高校體育的教學模式和評定模式制度落后是制約體育教學的又一因素,合理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夠有效啟發學生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同樣,合理的評定模式是高校考核學生的體育和教學效果的關鍵,具有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信息反饋功能。高校在制定評定制度時并沒有按照體育教學要求和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需要出發,而脫離了新課改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本質屬性,其評定模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對體育的厭學思想,更談不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
現代我國推行的是素質教育,體育教學改革應該凸顯出體育教學在教育上的作用和意義。但是高校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優越性和多樣性又體現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任務的艱難與艱巨,這就要求教育管理層加強學習,提高體育教學在學生素質培養上的認識,從學生自身的角度出發,加大體育教學投入力度。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應從樹立高校體育教學在高校中的正確地位,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加強對體育教師隊伍的團隊建設和知識技能培訓,徹底改變競技體育教學思維,改變體育教學模式和拓展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角度出發。下面就具體闡述一下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教改中的運用策略。
(1)正確樹立體育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推動素質教育全面均衡學生培養的理念。以往的高校體育教育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被當成一門輔修課程來學習,導致老師對體育教學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興趣不大。正確樹立高校體育教學的地位,就要從根本上樹立教學均衡化的思想,從學校管理層角度,對體育教學的監督和指導工作要重視起來。同樣,徹底改變體育教師事不關己、己不操心的責任思想。
(2)加強對體育教師隊伍的團隊建設和知識技能培訓。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素質應該緊跟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應該熟練掌握現代體育教學的專業理論和技能,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師的教學素質高低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學校應該加強對高效體育教師的知識技能培訓。
(3)徹底改變競技體育教學思維,改變體育教學模式。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在創新素質培養上的應用應該打破思維定勢,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的具有創新能力和思維的人才,這不僅體現在高校在其他課程的改革上,體育教學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活躍學生思維上亦應該受到重視。
(4)拓展高校課外體育活動,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創新素質。體育教學的關鍵是實施一系列的內外一體的教學模式,拓展體育教學的課外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不僅可以愉悅身心、增添生活情趣、放松心情,同時通過開展一些例如網球比賽、足球比賽、籃球比賽等,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將創新素質教育培養應用在體育教改中是高校體育教改的一大創新和對新課改的支持。在高校體育教改中注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不僅有益于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思維方式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為國家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品格和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了鍛煉,符合國家新課改的目標。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活躍的思維能夠鍛煉智力的強度、靈活性、準確性、持續性。
[1]楊建平,張秋艷.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1(10):79-81.
[2]袁煥,龔勤.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的人文素質培養——以湖北理工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為例[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9(16):81-83.
[3]田振軍,李振斌,徐振鵬.論21世紀高等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向與定位[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16(18):130-133.
[4]鄧羅平,雷慧,張鐵雄“.生態體育”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1(9):85-88.
[5]陳興勝,方世峰.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應對社會需求策略的調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0(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