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教學實踐證明,語言學習與運用必須結合生活實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充分體驗現實生活,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充分體驗英語語言的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研讀教材,尋找教學資源,把教材內容轉化成生活實際情景,把課堂內容與生活相連接,創造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置身于情境中完成對教材內容的學習,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使高中英語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一、教學語言生活化,營造生活化的氛圍
當課堂內容與生活相結合時,教學語言應該生活化。課文中的重難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學生容易接受并化解難題。語言教學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其作為情感的表達方式,來源于生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正因為如此,教學語言更應該生活化。在英語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難點是語法中的情態動詞,我們可以用情態動詞中的情態解題技巧進行對比分析,歸納情態動詞的用法。比如“結婚”不要第三者(marriage with no third person),理解marry 后不跟 with 的用法,可以直接說“A marry B ”,但不能說“A marry with B”。語言的口語化還體現在英語中介詞和冠詞的學習上,有人喜歡用“人小又調皮”描繪它,“人小”指的是介詞,冠詞一般僅僅由兩三個字母組成,“調皮”是說它們的用法很多而且靈活,不易掌握,文本中的重難點被這些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語言化解得無影無蹤。另外,例子也要生活化。比如在教學“be afraid to do”及“be afraid of doing”的用法時,可以列舉出這樣的例子:Xiao Mings mother is afraid to wake him up. Xiao Mings mother is afraid of waking him up。第一句的意思是“小明的媽媽不敢叫醒他”,可能是因為母子之間關系緊張,媽媽不敢叫醒他。第二句的意思是“小明的媽媽擔心吵醒他”,原因是媽媽想讓他再睡一會兒,可以看出母子關系融洽。
二、通過生活化教學,鞏固課堂教學的成功
環境對語言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語言在個體與環境的交流中相互作用。英語也是一樣,會對人與人的交流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該通過情境創設,在語言交流中盡量口語化,促進學生英語思維,這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繪,同學之間用英語對場景內容或體會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英語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語言,讓每個學生都開口樂于說英語,在生活化教學氛圍中獲得語言的發展能力。比如學生走山路時,遇雨天路很滑,在提醒他們走路要小心時,引導他們用英語說出來,某些學生會隨口說出:“Take care!”“Be careful!”或者“Look out!”很少會使用“Mind your steps!”這個正確的語言表達,原因是mind在他們看來就是“介意”,其實在英美人士交際中,他們更多地把mind當做是表達一種關心式的提醒的詞。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印象深刻,又因為單詞簡單,所以“Mind your steps!”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好記又實用的詞組了。與此相似的表達方式還有從轎車出來時的提醒:“Mind your head!”
三、開展延伸閱讀活動,豐富學生閱讀學習思維
豐富課程教學模式,需要延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延伸閱讀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英語語言文化的學習意識,拓展語言閱讀學習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跳出閱讀的限制,進入綜合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培養的范疇。注重延伸閱讀教學,讓學生走出課堂,跳出課本,探尋與英語教學相關的知識領域,拓展英語的思維,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與英語課內閱讀教學形成互補,以便學生系統地學習和運用英語文本知識,而且能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另外,對閱讀教學進行延伸,還能培養學生睿智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感知語言意識的習慣,促進他們使用語言和學習技能的提高。在教學中,為了加快學生延伸閱讀的速度,教師應注重多元化方法的運用,在關注文本中閱讀重難點的同時,創設不同的情境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不斷挖掘學生在語言方面的潛能。在閱讀了一篇文章之后,除了知曉文章的故事情節和所反映的思想情感,還可以鼓勵學生思考作者心靈深處的情結,讓學生用多樣化的語言,以英語口語的方式,把閱讀學習思維過程表達出來,從而既激發興趣,又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四、設計生活化作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活躍英語教學的方式很多,課外作業對于英語課堂的教學就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很長時間以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教師布置的英語課外閱讀作業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練習題或者復習資料里晦澀難懂的短文,學生認為枯燥乏味沒有興趣,都很被動地接受,硬著頭皮做下去,毫無生活的情趣,無法體現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走向生活并體現生活的豐富內涵應該成為必然。英語作業只有貼近生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做作業的熱情。一道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英語課外作業,學生會使出渾身解數,積極投入生活中,尋找生活中與作業相關的資源,與人溝通,體驗生活,探尋答案。并使他們的視野從書本的小框框世界向生活大世界拓寬,在快樂學習的同時,感受知識的無窮魅力。設計出生活化的英語閱讀作業,成為豐富學生生活的向導,將思維引向家庭和社會。英語作業不再紙上談兵,強調學生親身經歷,親身實踐生活化的閱讀作業,讓學生在觀察實驗中體驗發現和解決問題后的愉悅感。
總之,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各種情境,讓英語學習融入學生的生活,在生活中提供給學生用英語口語交流的平臺。經常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將閱讀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生活中,甚至課外作業都以生活為背景,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高中英語課堂就會煥發生機、充滿活力,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收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