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 要: 本文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豐富作探析,闡述活化教材資源、任務互動、角色表演等方式運用對增強學生學習認知體驗和激發學習潛能動力的推動作用。依據學生英語學習發展需要優化教學過程,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是豐富教學過程的重要前提。豐富教學過程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豐富學習思維情感,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
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提出,教師在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的基礎上,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嘗試運用合作、交流、互動的實踐體驗方式活化教學,幫助學生促進知識技能有效轉化生成,滿足全面發展需要。教學實踐證明,越是豐富教學過程,越能更好地體現課程教學的開放性,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的緊張畏難心理,引導他們針對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策略。豐富教學過程,應以情境化導入為前提,互動化交流為核心,引導學生在模擬表演過程中加深理解記憶,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1.活化教材資源激趣導入
良好的課堂教學導入是成功的一半。針對教材活化導入形式能在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和集中力的基礎上,幫助他們了解課程學習要點。建立在活化教材資源基礎上的導入,不僅能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方向,還能讓學生在相關背景知識的引導下主動探究。
導入課堂教學,注重情趣化和豐富性,有利于學生將自我預習過程轉化為質疑思考和主動參與過程。按照學生英語表達學習認知特點和課程教學目標要求,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民主的課堂學習環境氛圍,讓他們有自由的學習探究時間和空間,幫助他們在富有情趣化的學習認知過程中主動探索;以教材內容為模板,注重豐富延伸學習內容,圍繞課程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相應的引導探究題目,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思考感知。通過這樣的方式活化教材資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熟悉課程學習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提前預習感知的過程中強化有意識識記理解,強化理解運用效果。活化教材資源導入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靈感思維和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活力。
通過教材資源活化導入,能幫助學生形成更深刻的認知感悟印象。例如,教學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的“Story time”,教師可通過向學生展示一年四季不同景色的概況,圍繞“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each season”建議學生思考:What do you see from the beautiful scenery?幫助學生打開學習認知思維情感。在此基礎上,可引導學生就“Can you tell us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和“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spring/summer...”等進行思考交流,幫助他們增強認知感悟。
2.優化任務合作互動探究
以任務引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深入感知課程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更好地合作探究。英語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生生相互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在多元化思考和互動化交際中發現更多的學習樂趣,激活學習潛能動力。
打破傳統的單純講解模式,能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的要點,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的信心動力。按照課堂教學內容要求設計相應的思考探究題目,讓學生在豐富性和多樣化的思考題目的引導下主動探究,有效增強整體認知感悟能力,促進知識技能的內化生成;鼓勵學生嘗試同桌交流、小組討論、師生商討等方式優化互動交流,讓學生在相互爭辯和交流競賽中不斷激活潛能動力。任務化互動探究,能還課堂于學生,讓他們在充分感受語言交際的樂趣的基礎上更好地調整認知思維,提高探究的激情和信心。
以任務為導向,建構互動合作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情感發展。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2 After school的“Story time”時,可建議學生在整體閱讀感知的基礎上,思考:What do you and your classmate do after school?幫助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主動思考。在學生形成一定的認知感悟基礎上,圍繞“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chool life?”和“Do you like your school life?”進行同桌交流或者小組探究,幫助他們開闊知識視野和思維。
3.深化角色扮演拓展延伸
依據小學生模仿習性,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化游戲互動,更好地豐富他們的思維感知。角色扮演過程是學生語言知識技能不斷轉化生成的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引導他們在富有情趣的學習過程中相互交流,深入體味人物的表達思維。針對學生的學習交流特點,引導學生自選角色,像Mr Green、Nacyblack等,幫助他們熟悉課程學習內容;建議學生圍繞對話模擬、演講表達、講故事等方式主動交流,鼓勵他們豐富表達交流內容,激活他們的發展創新思維。運用這樣的模式,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培養他們的發展創新學習精神,滿足學習發展需要。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豐富應該在體現主體性和互動性的基礎上,多讓學生自由表達和合作交流,讓他們在嘗試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中快樂學習和積極交流,有利于激活他們的學習潛能動力,增強認知體驗,促進語言知識技能的內化生成。教學過程的豐富是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審美價值觀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第3版.
[2]顧靜.我的課堂我做主——小學英語課堂轉型之Ipad教學實踐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
[3]張宏敏.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04).
[4]任志賢.對小學英語會話課課堂流程的幾點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