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秀 許宗保
摘 要:會計技能競賽對改進和提高會計專業人才素養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相關院校應根據會計技能競賽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在日常教學和競賽培訓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打造完善的教學條件,規范技能訓練過程,專注崗位技能培訓,以促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
關鍵詞:會計技能競賽;會計手工處理;會計信息化處理;會計人才培養
一、會計技能競賽對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
(一)過硬的專業功底和敏銳的領悟能力。會計技能競賽中的題量非常大,在競賽的現場,選手幾乎沒有思考的機會,對所有的會計業務處理和程序(包括手工處理能力與信息化處理能力)運用要信手拈來,因此需要參賽選手具有扎實過硬的專業功底。扎實過硬的專業功底部分來源于競賽選手對會計知識和技能的領悟力,這樣才會對新業務容易學會,并具有臨場應變能力,會靈活處理沒見過的經濟業務。
(二)手工處理與信息化處理相結合的能力。會計技能競賽的內容包括會計業務手工處理與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兩個環節,會計業務手工處理競賽環節以某一制造企業為工作背景,以仿真原始憑證形式提供企業當月發生的經濟業務資料,要求選手對當月經濟業務進行手工核算處理。具體內容包括:原始憑證的審核和填制;現金存儲業務辦理;會計憑證匯總;成本計算;記賬憑證的編制與審核;會計憑證的整理與裝訂;賬簿登記;對賬與結賬;會計報表編制;納稅申報表編制;企業財務分析;會計制度設計等
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環節競賽以某一商品流通企業的業務為背景,采取單人單機競賽方式競賽。比賽要求選手使用企業版信息化財務軟件中的系統管理、總賬、薪資管理、固定資產、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存貨核算、應收款管理、應付款管理和財務報表等模塊,實現一個商品流通企業的建賬和一個月中從業務單據處理到記賬憑證編制和審核、記賬、結賬到會計報表編制和財務分析一個完整的會計工作過程。
這些要求選手既要熟悉會計業務的手工處理,也要熟練運用會計軟件進行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
(三)崗位分工與團隊協作相結合的能力。會計技能競賽中的會計業務手工處理環節采用團隊競賽方式,要求分出納、成本會計、總賬會計和會計主管四個崗位完成任務,因此選手要具有合作精神,四個崗位之間即存在合作借用數據的關系,又有處理業務的先后順序,還需要會計主管的協調和工作分配,因此合作和溝通意識及能力非常重要;要求學生對整套試題分工合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要求選手有很強的的團隊協作能力。
(四)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相結合的能力。在會計業務手工處理環節比賽中,每組不但設置了出納、成本會計、總賬會計、會計主管四個崗位,還依據職業要求設仿真稅務、銀行、供應商等外部環境工作臺。這就要求選手不但要具備內部環境中的會計業務處理能力,還要有與外部環境溝通交流協作的能力。
(五)處理制造企業與商品流通企業業務的能力。會計業務手工處理競賽環節比賽內容是某一制造企業為工作背景的資料,而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環節競賽以某一商品流通企業的業務為背景的資料, 制造企業與商品流通企業在業務上是有不同的,如成本核算等,這就要求選手即要熟悉制造企業的業務處理,又要掌握商品流通企業相關業務處理。
二、會計技能競賽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
(一)專注崗位技能培訓——會計人才從知識到技能的轉變。會計技能競賽中出納、成本會計、總賬會計和會計主管四個崗位的分工是依據當前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而設立的。每個崗位的技能體現了實際工作的崗位要求,從而使教師在實訓教學與技能培訓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如點鈔、捆鈔、識別原始憑證、對賬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會計技能競賽所體現的技能融入到教學中,如會計技能培訓過程中使用的仿真彩色原始憑證及實例用來作為教學之用,使教學更有效果與實際意義,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完成會計人才從知識到技能的轉變。
(二)實施科學的教學方法——職業判斷為先、操作技能并重。會計工作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在不斷的變化著,是一種非標準化的高端技能,必須使用職業判斷才能適應時勢的變化。會計教學方法必須如會計技能競賽那樣,要以職業判斷這先,操作技能并重。比如,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會告知學生如果銷售已收款借記銀行存款,未收款借記應收賬款;但在技能培訓中,學生要根據原始憑證的多少和內容來判斷借記的賬戶名稱:除了發票的記賬聯外,如果有根據相關單據(如支票等)填制的進賬單則借記銀行存款,如果有根據相關單據(發票的發票聯、抵扣聯和發貨憑證等)填制的委托收款回單聯,則借記應收賬款。在銷售實現時,要不要、能不能隨時結轉已售商品成本:如果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用的是先進先出法或者移動加權平均法,則可隨時結轉已售商品成本,如果是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則必須到月末才結轉已售商品成本。
(三)具備完善的教學條件——用品用具、票證賬表、實訓系統。要想獲得理想的競賽成績,必須在平時訓練時抓好基本功的練習,用品用具、票證賬表、實訓系統齊全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逐步將競賽訓練的經驗及資料移植到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是競賽的根本目的之一。
教學和競賽中常用的用品牌用具有包括直尺、裁紙刀、回形針、大頭針、膠水、膠棒、裝訂機、裝訂線和裝訂針等,常用的票證賬表(教育部國家教育資源庫中有單證賬表樣式)有各種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報表等,常用的實訓系統如用友會計信息化系統、用友教考平臺和網中網系統等。各級教學部門組織的技能競賽中可能會因為實際企業單位使用的會計軟件不同而變更競賽用系統,學校也要根據形勢變更購買最新的會計系統。
(四)進行規范的操作訓練——規范、正確、嚴謹、高效。不同的培訓方式產生不同的培訓效果,經過再三摸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認為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環節以“四遍法”方式培訓可行有效。經過四遍的操作后,學生會牢固掌握所涉及知識點和軟件操作流程及技巧。
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競賽是職業院校的一件大事,是會計職業教育的一件盛事。通過參加競賽,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工作適應力,另一方面,可以分析會計專業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調整和優化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方案、師資結構、教學模式以及實訓基地等,從而促進會計專業的改革和發展。我們應當以會計技能競賽為契機,做到以大賽促合作、以大賽促教改、以大賽促就業,努力使會計技能競賽走上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符合行業企業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應用性人才,更好為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 《會計職業技能競賽與實踐教學對接模式的探討》,李燕,《經濟師》,2013(4)
[2] 《小議中職會計技能競賽》,侯國文,《河南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