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
摘 要:本文著重分析了企業培訓和高職教學的一些主要特點。尤其是圍繞企業培訓過程的柔性和高職教學過程的剛性進行了著重闡述,分別介紹了企業培訓分散化和高職教學的標準化各自在培養學員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優勢。文章在分析各自特點與優勢之后繼續就企業培訓與高職教學的聯系和區別進行了闡述,并在最后進行了總結陳述。
關鍵詞:企業培訓;高職教學;標準化教學
一、企業培訓的定義與分類
企業培訓是指企業或公司針對企業員工開展的一種提高人員素質、能力、工作績效和對組織的貢獻,而實施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培養和訓練活動。目的在于使得員工在知識、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態度以及工作的價值觀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發揮出最大的潛力提高個人和組織的業績,推動組織和個人的不斷進步,實現組織和個人的雙重發展。市場上常見的企業培訓形式包括企業內訓和企業公開課。
企業內訓是指培訓公司根據企業培訓的需求,為企業量身定做的企業課程,具有培訓時間、培訓地點方面的充分靈活性。企業內訓是世界500強普遍采用的一種培訓方案,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也開始認識到企業培訓通常能最好的達到他們的培訓和發展需要。企業內訓可以分為公司培訓、部門培訓、崗位培訓、自我學習、外出培訓。
企業公開課是以公開授課形式為企業單位或個人提供工作技能提升的培訓服務,適合參加公開課培訓的人群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如剛從職人員的銷售知識培訓,或具有資深從職經驗的高級總裁培訓。
二、企業培訓的特點分析
(一)分崗位培訓。企業的培訓一般式分崗位進行的,除了一般的普適性的溝通、流程或企業文化的培訓之外企業內部的很多培訓一般都是單獨分崗位單獨設立的。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培訓針對性會比較強。培訓師在準備培訓內容的時候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某個崗位的內容重點展開,而對于接受培訓的學員來說,因為培訓的內容剛好是他自己工作崗位的內容他也會比較認真投入進來。反之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把某個部門不同崗位的人放在同一個培訓課程里,那么在講到與自己崗位工作沒有密切關系的內容時,聽講者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這會帶來兩個方面的壞處,一方面,這種注意力的分散會形成一種慣性,在后面講到自己應該聽的內容時,聽講者依然無法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當有一部分聽講者注意力不集中時也會影響到其他的聽講者的聽講心態,進而影響到培訓的整體效果。
(二)團隊式培訓。企業培訓一般都會采用團隊合作的培訓模式,這種模式有幾個方面的優點:第一、培養員工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第二、團隊培訓可以形成競爭氛圍,產生激勵效果;第三、團隊培訓可以完成一些個體受訓者無法獨立完成的復雜訓練項目;第四、團隊式培訓可以形成組內成員的監督氛圍;
(三)學員參與培訓。企業培訓中的培訓項目都是結合企業員工的實際工作展開的,因此培訓師本人未必了解該崗位的具體情況,因此企業培訓中涉及的很多內容和培訓方法都是由受訓員工選擇或擬訂的。有些培訓的內容和培訓方法也是由員工提供的。而培訓師很多時候只需要起到引導和維持的作用。
(四)無固定結論培訓。企業的培訓項目往往是沒有固定結論的,或者說是沒有唯一標準答案的。培訓的項目把題干拋給受訓學員后,只要學員能在規則的范圍內完成項目要求的結果,就算完成了實訓項目。這種規定可以激發學員的想象力,也更加符合工作實際,我們在工作中很多事情的完成就是有多種方法可以實現的。
三、高職教育的特點分析
(一)分班級教學。高職教育是和其他所有校園教育一樣,采用的是班級教學的模式。這是因為校園內的學生還沒有確定他們未來的工作崗位,因此對他們的教育將是普遍的,非針對性的教育。
(二)小組化教學?,F在很多高職學校在開發課程的時候都采用了小組化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讓學生從過去一味的單向灌輸式教學轉變成了小組化互動式的教學。讓課堂增加了一些新穎性,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師主導案例輔助教學。高職教學中仍然采用的是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這和學校教學環境和學生的知識面密切相關的,因為學生以往接受到的都是基礎性教育,沒有針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因此只能由教師進行主導,并輔以案例,方便學生理解學習。
(四)結果趨同性教學。高職教學中和很多校園教學一樣,教學的最終結果會比較趨同。從正面看這會有比較好的技能標準化效果,從反面看,這會導致教學效果單一,缺乏創造力。
四、企業培訓與高職教育的共同點
(一)組隊化的學習方式。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高職教學還是企業培訓,兩種模式中都采用了分組或者組隊化的學習方式。這是一種學習方式上的進步,因為現代的企業尤其是比較先進的歐美企業都在強調團隊合作的精神,因此經過組隊化學習方式教育的人可以在企業中更好地融入企業中,并能更好和其他同事協作完成工作中的任務。
(二)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F在無論是企業培訓還是高職教育,任務驅動模式已經成為兩者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學習方式,以任務為驅動,讓學員在完成任務目標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尋找新方法,掌握新技能,已經成為目前最為有效的學習和培訓方法。
(三)學習結果評估方法多樣化。單一的試卷考試模式現在基本在高職教育和企業培訓中已經看不到了。這和高職教育與企業培訓的受眾與目標是密切相關的。相反,我們可以看到試卷考試模式存在于中小學教育和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中,這是因為這類教育往往是標準化教育。
五、企業培訓與高職教育的區別
(一)教育對象定位不同。企業培訓對于教育對象的定位是企業內部的員工,它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培訓對象是同事;第二培訓對象是有社會經驗的成年人。因為定位不同,所以就會導致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上的不同。
(二)教育環境不同。企業培訓的環境一般是在企業內部,或者與企業相關的工作環境中進行,這種培訓可以把培訓內容和真實的工作內容比較好的結合。學校的教育環境一般是在學校和實訓室,這樣的培訓可以有比較好的規范性,不容易受到非教學內容的其他因素的影響。
(三)教育主導者不同。企業培訓的主導者是培訓師。培訓師往往來自企業內部或外部培訓機構,他們有比較多的社會培訓經驗,也會用社會人的眼光來看待學院。高職教育的主導者是教師。教師多數是科班畢業,對于規范的知識掌握比較好,也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的規范教育方面比較有優勢。
(四)教育規范性不同。企業的培訓一般是比較實用主義的,因此培訓除了主體目標和主體框架是固定不會更改之外,其他諸如培訓環節,培訓內容都是可以根據學員學習情況進行臨時的變更更改。但是高職教育不一樣。學校的教學需要嚴格遵從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來進行,授課的內容也要符合教育部或其他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教育規范來進行,不可以隨意更改增減。
結論:關于企業培訓與高職教育的孰優孰劣,孰是孰非的爭議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也許這個命題根本就不會有什么明確的結論。我們只能用中庸的思想說,它們各有利弊,應該相互借鑒,如果從對于工作的直接效果上來講,可能公司的培訓是有立桿見影的效果的,但是對于一個人全面成長來說高職的系統教育可能更加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是去分析清楚兩者之間的特點與優勢,在可能的范圍內去借鑒相互比較成功的方面應用于各自的教學與培訓領域中,才能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葉龍花. 教育即生成——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的啟示[J]. 中國電力教育. 2011(05)
[2] 陳家剛. 認知學徒制二十年研究綜述[J]. 遠程教育雜志.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