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雁+林華瑜+潘琪
摘 要:當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扶持實體經濟成為了銀行資金投向重要方向,而通過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成為了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將分析欠發達地區通過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析行之有效的監管建議。
關鍵詞: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建議
一、欠發達地區小微企業金融債券對于支持相關實體經濟發展的實際作用
小微企業金融債券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小微企業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的重要主體,在實現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就業增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融資問題一直是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題,利用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能夠增強金融機構專項用于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能力,增加小微企業的資金來源,從而有效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小微企業發展對欠發達地區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就業率。相對于大中型企業而言,小微企業創業及就業門檻較低,具有很強的吸納就業能力,提供了欠發達地區大部分新增就業崗位,是保障民生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力量。二是有利于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小微企業是欠發達地區經濟中最活躍的創新主體,具有較強的技術改造能力和新產品開發的動力。通過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不僅可以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且能夠帶動高新技術行業實現產業化發展。總體而言,小微企業在實現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就業增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相關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提前簽署協議增加不確定性。銀行在申報小微企業金融債券過程中,當地銀監局在初審環節要求提供承銷協議和承銷團協議,因承銷協議和承銷團協議屬于申報審批時材料,在債券未知是否能取得終審部門的同意時就提前簽署,不確定性較大。建議在的初審環節無需提供簽署的承銷協議和承銷團協議。
(二)審批流程較長。小微企業金融債券發行前的審批時間較長,易導致銀行錯過債券最佳發行時期。此外,若債券的發行時間較長,在每一個審批環節均要求銀行更新相關材料,耗時較長,增加了審核和被審雙方的工作量。建議簡化相關審批流程,縮短銀行申報時間從而提高債券發行效率。
三、推動欠發達地區小微企業建議
(一)中小銀行要充分考慮發債資格問題。銀監會《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中規定:“申請發行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的商業銀行除應符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等現有各項監管法規外,其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增速應不低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增量應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這是發債的政策性必要條件。如果不符合這些基本條件,盲目進行外部評級、找主承銷商、準備申報資料等工作,恐怕難獲批發行資格。
(二)中小銀行要充分考慮發債及放貸后對資本充足率的
影響。以發行50億元規模(下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并用于小微企業貸款考慮,按照銀監會有關文件規定的75%的優惠風險權重,應計風險資產為37.5億元,對實收資本較小的中小銀行,也將對其資本充足率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在新的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正式頒布前,小微企業貸款還不具備按75%的計算權重的條件,對資本充足率的影響還要更大。因此,除非有新的資本增加渠道,或降低資本充足率控制標準,否則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情況面臨較大監管壓力。
(三)中小銀行要充分考慮債券發行效益及發行前后的運
作管理問題。一方面,在分析債券成本支出與貸款收益時,還要考慮其他成本:貸款損失準備,營銷、管理該50億元小微企業貸款的人力資源等其他成本;為保證債券順利發行做的評估費及后續跟蹤評估費用;發行承攬手續費用支出。另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客戶儲備。理論上債券募集資金應立即用于放貸才能實現資金效益的最大化(包括一次申請、分次發行的情況)。因此,中小銀行應針對目前的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做詳細的市場調研,根據調研結果酌定債券發行額度,提前做好相應的客戶儲備,確保債券所募資金能夠盡快投入使用。
(四)中小銀行要做好債券發行后期系列工作準備,做好存貸款結構調整的準備。銀監會有關文件明確規定:獲準發行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的商業銀行,該債項所對應的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在計算“小型微型企業調整后存貸比”時,可在分子項中予以扣除。這條規定有利于在存款增長緩慢條件下,滿足市場中旺盛的信貸需求,解決短期流動性壓力。但中小銀行不能過度依賴債券所募資金,否則會產生資金成本高、不利于長遠發展的狀況。這就要求中小銀行:一是做好貸款結構的調整準備。在債券發行后,要關注并做好貸款期限與債券期限的匹配,債券到期后,若對應的貸款不能全部或部分收回,則應從存量貸款中進行調整壓縮,以滿足存貸比的要求;二是做好存款結構調整的準備。即債券到期后,若對應的貸款全部或部分不收回,則相應增加貸款余額提高存貸比,將對債券到期時的存款組織工作帶來壓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