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晚+徐琴
摘 要:當前,湖南老年化進程明顯加速,快速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迫在眉睫。湖南省農村與城市在人口老齡化方面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特征,養老服務產業在發展中仍有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要發展好湖南省養老服務產業,必須堅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差異性原則,并主要需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進行:一是需要廣泛發動與宣傳,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養老觀念;二是要探索并實施新時期的養老模式,保證養老模式的多樣化選擇;三是要采取多種培養措施,大力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養老服務人才;四是制定并推廣各項有利政策與措施,為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五是要加強對養老服務監管,保證養老服務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湖南;老齡化;養老服務產業;對策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研究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解決日益嚴重的養老問題、促進就業、刺激內需以及促進經濟發展轉型方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湖南省人口老齡化現狀
湖南省1996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比全國提前了3年。十幾年來,湖南老齡人口呈現穩步持續上升態勢,老齡人口每年以近30萬人的速度增加,年均增長率超過5%,比全國平均增長率約3%的水平還要高出2%。 截至2012年底,全省常住人口6638.9萬,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033.02萬,老年人口比重達總人口數的15.56%。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681.15萬,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數的10.26%;80歲以上高齡老人127.54萬人,90歲以上高齡老人12.15萬人,分別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數的12.35%和1.18%。總之,湖南老年化進程明顯加速,預計以后全省老年人口增長速度還將加快,湖南省面臨的養老問題將更加突出。
二、基于調查的湖南省農村與城鎮人口老齡化的特征對比
(一)農村老人普遍子女多,城鎮老人普遍子女少。據我們分別對湖南省200名農村老人與200名城鎮老人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農村老人中擁有子女數量為3~5個的比例很高。有3個、4個、5個子女的分別達到了受訪人數的28.91%、25.59%、
17.06%,這三類總數為71.56%。就城鎮老人來說,目前擁有3個、4個、5個子女的為受訪人數的29.55%、17.42%、6.82%,這三類總數為53.79%。說明,在排除其它因素的情況下,農村老人與城鎮老人相比,通過家庭養老的可能性與可行性要好得多。
(二)農村老人自我養老的經濟困難比城鎮老人要大得多。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湖南省農村老人收入來源的前三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子女提供的贍養費、積蓄、政府低保與政府養老補助;城鎮老人收入來源的前三位由高到低依次是:退休金、子女提供的贍養費、積蓄。如果平均下來,農村老人每月平均的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受訪者的67.77%,而在1500元以上的僅占1.42%;城鎮老人每月平均的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受訪者的6.06%,而在1500元以上的占48.49%。
在問及“您感覺自己的經濟狀況如何”的回答中,農村老人感到“有些困難”與“十分困難”的占受訪者的15.64%,城鎮老人這個人數比例則為7.69%。在問及“您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是否滿意”的調查中,農村老人感到“不太滿意與很不滿意”的比例為受訪者的27.02%,而城鎮老人則為受訪者的17.19%。可見,農村老人在自我養老的經濟能力方面比城鎮老人困難要大得多。
(三)城鎮老人在休閑娛樂旅游支出比例上遠高于農村老
人。在“您每個月的支出按順序排在前三位的項目”調查中,農村老人與城鎮老人按順序由高到低依次都是“日常生活必須品開支”(農村為58%,城鎮為40.52%)、“醫療支出”(農村為25.5%,城鎮為26.57%)、“保健品支出” (農村為8.5%,城鎮為10.84%)。但在“休閑娛樂旅游支出”方面,農村老人僅占總支出的4.5%,城鎮老人為9.79%。可見,農村老人消費支出構成與城鎮老人消費支出構成總體差別不大。
(四)農村老人與城鎮老人在日常生活內容安排上差別極
大。農村老人排在前三項的活動內容依次是:干農活或其它勞動、看電視或聽廣播、下棋或打牌;城鎮老人日常生活排在前三項的活動分別是:逛公園、看電視或聽廣播、讀書看報。可見,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別,農村老人與城鎮老人的生活內容存在很大的差異。
(五)農村老人與城鎮老人對自身養老擔憂的問題差別很
大。農村老人對自身養老擔憂的問題由重到輕依次是:無人照料(26.67%)、孤獨(18.10%)、生活費不夠(16.18%)、沒錢治病(13.81%)、子女不孝(12.38%)、其他(12.86%);城鎮老人對自身養老擔憂的問題由重到輕依次是:孤獨(31.2%)、無人照料(25.60%)、子女不孝(11.20%)、其他(16%)、生活費不夠(8%)、沒錢治病(8%)。
(六)農村老人對自身養老的整體滿意度與城鎮老人差別
不大。農村老人對自身養老的整體滿意度持“比較滿意”與“很滿意”態度的總比例為54.55%,城鎮老人對自身養老的整體滿意度持“比較滿意”與“很滿意”態度的總比例為55.73%。可見,兩者數字很接近。這反映了雖然生活條件城市好于農村,但農村老人更加容易滿足。
(七)農村老人與城鎮老人對政府的期望不同。在對“您最希望政府為您做什么”的開放式回答中,農村老人最在乎“增加養老補助”與“提高醫療報銷比例”兩項。城鎮老人最關心的是“多開展老年人活動、多提供老年人活動場所”與“增加對養老機構的投入,降低入住養老機構費用”兩項內容。
(八)農村老人在對養老機構的期待上與城鎮老人差別大。在等數量的受訪者中,農村老人對養老機構由重到輕依次為“收費合理” 、“服務周到人性化”、 “環境優美”。城鎮人對養老機構由重到輕依次為 “服務周到人性化”、“收費合理” 、“環境優美”。可見農村老人對養老機構首先看重的是收費問題,而城鎮老人對養老機構首先看重的是“服務周到人性化”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