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陳毅+黃明哲
[摘 要] 在欠佳的市場管理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要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競爭,加強公司治理下內部控制成為至關重要的課題。文章基于公司治理的視角,結合巨人公司與新華制藥案例揭示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董事會獨立性差、內控監督失效、內控機構缺少自主性等問題。從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環境等層面透析問題根源,針對困境提出企業通過優化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內外監督及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等措施,使內部控制制度化,防范舞弊、減少損失并提高資本再生力。
[關鍵詞]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4)12-0031-06
收稿日期:2014-06-24
網絡出版網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253/j.cnki.ddjjgl.2014.12.005.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4-10-30 16:32:59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公民、信用治理及其評價體系研究——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視角》(70772008);河北省社會科學項目——河北高校學科拔尖人才選拔與培養計劃資助《企業信用治理結構、評估系統與機制創新研究》(CPRC049);河北省重點學科(石家莊經濟學院企業管理重點學科、會計學重點發展學科)資助。
作者簡介:葉陳毅(1965-),男,湖北蘄春人,博士后,石家莊經濟學院會計學院教授,會計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黃明哲(1973-),男,安徽全椒人,博士,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學、文化哲學、經濟管理。
美國安然、世通財務丑聞曝光導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出臺,為使我國內部控制制度更加規范,明確內部控制責任主體,系列政策和法規經由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但由于內部監督乏力導致企業面臨嚴重財務損失,如中航油、銀廣夏、東方電子等重大舞弊案拾貝皆是。2004南方集團發生嚴重違反財經紀律事件,造成17.94億巨大損失。2013年山東新華制藥公司被出具國內第一份關于內部控制審計的否定意見,表明我國內部控制審計開始真正地獨立。在我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企業要進入國際市場與狼共舞,參與全球競爭,必須苦練內功,加快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保證信息質量,對防范風險,增強投資者信心,保護相關者合法權益,杜絕商業欺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
一、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辨識及對接
(一)公司治理內涵界定及特征
所謂公司治理是在企業法人財產的委托代理條件下,規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利益主體間權責利關系的制度安排,亦稱公司治理結構。它構建激勵和約束經營者的合理機制,促進經營者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可分為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與內部控制關系緊密的是內部公司治理,它是由所有者、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人員組成的特定的制衡結構,旨在控制與約束經營者行為的制度設計。公司治理結構是對各方關系制約平衡的框架制度,目的在于實現公司經營的最佳狀態,將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有效分離,發揮公司權利配置,對內部人員實施激勵和約束并協調各方關系的作用,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
上市企業整體可比作人體,各個部分如同有機統一體。如圖1所示,董事會是企業的“大腦”,負責下達命令制定決策;經理轄制的各部門是企業的“五臟六腑、四肢”負責自行總經理布置的具體任務;總經理則是企業的“心臟”,全面主持公司經營事務;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的“神經系統”,通過神經系統企業各個部門得以建立高效的聯系。監事會是企業的“免疫系統”,通過對全盤活動的監督防止風險的發生;想要使控制目標在不同層次保持一致并實現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及經營事務的高效運營,法人治理結構的科學建立是關鍵。完善公司治理是各種所有制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實際需要,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然選擇。
(二)內部控制概述及功能
內部控制是企業董事會及經理階層為確保企業財產安全完整、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實現企業目標,制定和實施的具有職能的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具體來講,它是在公司治理解決股東、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之間的權責利劃分后,作為經營者的董事會和經理為了保證受托責任的順利履行,以及經濟資料的真實可靠,增強經營效率,對企業經營和財務報告過程的控制。內部控制決定著公司生存和持續興旺,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涉及到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
我國企業內控標準體系先后歷經內部牽制、會計控制與全面風險控制這三個發展階段。2008 年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等部委聯合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表明我國企業規范發展、規避風險的內控指南初步建立。為反映目前商業和運營環境的變化,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5月14日正式發布《2013年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環境變化體現在更重視治理問題與以風險為基礎的方法;商業模式日趨復雜;日新月異的報告要求,且不限于財務報告本身。目前中國內控框架借鑒的是COSO發布的原版《整體框架》,要求公司嚴格編制與公布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勢必會影響到我國企業內控建設。自COSO發布1992年版本框架后,企業能更積極順應新時代需求。
內部控制作為公司治理的關鍵環節與重要措施,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贏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企業的宗旨和最終目標。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是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和企業利益最大化,具體目標是在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前提下確保企業信息真實與資產安全完整;遵照國家法令規范經營行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管理水準;預防與化解風險,杜絕舞弊發生。
(三)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互動聯系
當前中國經濟環境復雜莫測,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挑戰多樣化。處于健康發展中的企業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從而規范內部行為,防范風險發生,良好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兩者之間的緊密鏈接關系體現如下:
1.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統一于企業目標的實現過程
實現利益最大化是企業最終目標,還要保證長遠利益達到可持續發展。只有避免虛假信息、財務報表重大差錯等風險才能確保資產安全和完整,幫助企業實現發展目標。而公司治理可實現公司股權的合理調整,遏制大股東權利,提高管理和決策的正確性長遠性,指導企業健康高速發展。可見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目標一致。
2. 公司治理是內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石
內部控制落到實處唯有依托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有缺陷的公司治理結構往往導致大股東和高級管理者的行為失去約束,內控制度難以起到應有作用。由于代理人機會主義傾向和道德觀念薄弱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只有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才可高效運行,切實約束高級管理者和董事們的行為。
3. 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都遵循相互制衡的原則
縱觀內控發展歷史,企業內部各方關系和權利互相約束、牽制始終成為內部控制的關鍵。內部控制制度中指定的所有規定、原則都體現內部牽制這一核心思想。公司治理遵循的制衡原則是處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層面。科學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可牽制大股東權利,各方關系共同參與公司治理和決策,避免出現董事會專權現象。
如上所述,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嵌合聯系。公司治理是內部控制的制度環境與重要基石,對內部控制發揮制約作用,因董事會是現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治理的改進與完善,內部控制才能切實執行,不然僅是徒有形式;當然高效的內部控制亦有助于公司治理的健全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二、公司治理角度下我國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董事會獨立性弱化,“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
史玉柱創立的巨人集團,在資金極度短缺的情況下,跨行業經營,貿然投資巨人大廈。但國家在巨人大廈未建成之時出臺緊縮銀根政策,資金短缺的巨人集團靠貸款維持建設的計劃驟然落空,基礎建設占用巨人集團所有的自有資金,私人間借款面臨到期,巨人大廈最終沒有聳立出世。巨人集團大小決策由史玉柱一人做主,董事會沒有實質作用。而山東新華制藥被信永中和出具否定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原因是其內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表現為其在高層管理層授信及其額度管理失效,造成對山東欣康祺醫藥有限公司及與其有擔保關系方應收款項竟達 6億余元人民幣,使其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董事會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限制董事行為,讓公司決策更有利于長期利益,降低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
(二)內部控制機制運行缺乏得力的監督
內控制度的建設不能僅著眼是否存在,能否執行這些目標上。在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制定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但以文字形式出現的規章制度無法自行完成,內部牽制、控制的內控目標,需要具有執行效力的機構實施有效的監督。由于內控環境欠佳、意識淡薄等原因,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運行情況不容樂觀。一些企業雖然內部控制能夠運行,但執行過程機械。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其執行情況及程度無法量化,容易造成制度的虛設。
(三)財務機構獨立性較差,監管評價與技術手段滯后
近幾年相繼發生的企業信息失真,財務舞弊造假的事件,使人們對企業信息失真問題愈加關注。誠然事件發生的部分原因是財務人員自身處于利益動機導致的。但由于內部控制執行乏力,內部監督評價體系不完善,企業經營負責人為獲取私利,指使財務人員造假。即便財會人員堅持原則,遵照財務制度工作,但在制度的漏洞下,業務人員很難在原單位立足下去。想要保證財會工作的公開透明,使內部控制有效執行,就要解決財務機構獨立性問題。目前一些企業內財務機構的狀態是,在工作上受企業領導者管理,在經濟上財會人員依賴于企業。
(四)財務人員利用職務違法操作,內控自我評價體系失效
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領導、業務人員利用內部控制上的漏洞,非但沒有加大內部控制力度,反而利用職務收受賄賂、挪用貪污公款,甚至與外勾結,開具虛假憑證、發票非法占用企業資金,給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2011年12月欣康祺制藥騙貸案發生前,新華制藥對于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始終為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公司尚未覺察到內控的缺陷,換言之新華制藥的內控自我評價體系只是徒有形式而已。
(五)內控制度設立流于表面,執行力不強
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歸根結底是要真抓實干落地到位,是為了能切實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經營效果防止舞弊和風險的發生。我國很多企業并不缺少相應的制度規章,然而這些制度僅僅流于形式,只是著重文字上的編寫。忽略實際的可操作性,沒有注意制度措施在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及漏洞并糾正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很多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都是貼在墻上寫在紙上的制度,而沒有積極的實行起來。相應的執行評價標準和報告也都是形同虛設,難以付諸實踐。
三、公司治理結構下內部控制問題探源
(一)公司股權結構過于集中,流通股比例偏低
我國在計劃經濟轉變成市場經濟的同時,原有的企業制度也發生變化。由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需要確保公有制的主導地位,這一情況限制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上市。控制大部分股權的股東掌握絕對的決策權,容易造成決策的失誤。公有制的特殊性,使得國家股的作用不能完全是處于盈利的目的,還包括要維持經濟穩定,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性質,造成對于職業經理人的經營行為難以有效監督,增加經營管理者的道德風險。如表1所示,中小股東在董事會中席位比例低下,即便發現公司結構或治理困境,也無法改變“一股獨大”的嚴重問題。
(二)監督機制存在缺陷,內審部門未發揮應有作用
作為身為肩負經濟監督和提供內控執行評價的內審部門,獨立性是其核心精神。脫離外界影響,內審部門才能行之有效的行使監督職能。當下我國很多企業監督機制不健全,并沒有建設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和配備專職人員。設立審計部門的企業也沒有真正賦予審計部門應有的自主性,與財務部門同屬一個領導的管轄,在本質上就令內審部門喪失了獨立性。在內審實際工作中,重點是對財務賬目的核查上,忽略發揮評價組織內部各部門執行指定職能效率、審查內控是否完善這些更具價值的作用。
(三)企業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我國內部控制起步較晚,目前我國企業對內控制度認識不足,普遍認為內控會計繁瑣的工作步驟,降低效率束縛住企業的手腳。對內控制度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內部成本控制和內部財產控制上。一些內控意識偏低的人員之間將內控等同于工作文件和步驟。已制定的制度如同擺設,在工作中視同未見。一些領導本著用人不疑的思想,忽略內部審核,內控制度的建立更多是為了應付公司或相關部門檢查。有的公司強調對外部審計,未能認識內控更重要。這些問題表明在我國內部控制尚未引起足夠關注,很難真正發揮應有價值,不能預防本應及早發現與消除的財務隱患。
(四)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以公司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表明國家管理部門意識到內控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內部控制有法可循。但相比內部控制環境成熟的國外,我國的這些政策與制度都還處在初級階段。許多都只是原則上的內容,理論多于實際,內控制度制定遠非完善,可操作性較差。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關鍵內容設定不夠周全合理,沒有制定賞罰嚴明的激勵措施,缺乏權威性與嚴肅性,使內控制度執行乏力,無法落實,內部控制機制運行效果欠佳。
(五)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急需與匹配適應的高素質從業人員。財務人員工作在經濟管理第一線,所有企業內部資料第一時間接觸,且參與到企業經營的全過程。財務人員素質的低下,會造成業務工作混亂和管理不到位;還會使應處在風險把控環節的專業機構喪失作用。從業人員對業務風險的判斷能力弱,對一些問題的預測偏差很大,導致企業信息失真。部分企業人員不能及時調整和跟隨政策法規的變化,致使從財務工作出現問題。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體現在對待本職工作的責任感與敬業精神,對待公平正義誠信守法的態度,這些都會影響內控的質量。
(六)未能針對內部控制實施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第8條規定:“企業應當建立內部控制實施的激勵約束機制,將各責任單位和全體員工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納入績效考評體系,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內部控制面對的對象是各部門中執行具體工作的人員,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能有效調動相關人員積極性,促進內控制度的高效實施。然而目前很多企業并未制定能將內部控制的執行好壞量化的獎懲制度,如有也沒能實現規范化。大部分企業制定的針對財務人員的激勵措施多是著眼于職員的業務拓展,內控執行的好壞無法衡量。導致參與內控執行的人員對此不夠重視,認為制度的執行無足輕重,想要遵循制度卻不見直觀效果,相關人員的主動性不能得到有效調動。
四、從公司治理層面改善內部控制的應對措施
公司治理目的是將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和責任,這樣才可實現保證公司資金安全,確保商業信息完整、及時和真實。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結合一體,兩者緊密配合相互促進才能推動企業的持久順利發展。
(一)增強審計委員會能力,調整股權結構避免“一股獨大”
審計委員會的能力與素質是影響公司治理內控機制運行效果的關鍵所在。雖然強制性成立審計委員會有特定缺陷,卻難以否定審計委員會的重要性。審計委員會確實擁有明顯的優勢,體現在幫助董事會履行其法律責任;優化非獨立董事的地位;增強內部和外部董事的職能;提升會計和審計職責的品質等方面。可見加大審計委員會稽查力成為改善我國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的必要途徑。審計委員會必須在提高集體話語權和個人涵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在信息質量控制、溝通協調與監督保障等角色方面的作用。此外,如果大控股股東與管理層合謀勾結,就極易逾越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為此要加快推行多元化的股東結構,通過實行股東治理的機制讓股東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公司治理,改善股權結構。鼓勵引導戰略同盟者的投資,倘若投資者與被投資者結成戰略伙伴,將對遏制大股東獨攬決策權局面產生良好影響。
(二)建立獨立董事選聘激勵制,改善公司內部制衡機制
為了對治公司大股東與經理人合謀,應排除內部人對獨立董事任免獨斷的決定權。慎重選擇獨立董事人選,確保能運用專業知識為企業出謀劃策。為保證獨立董事參與公司決策最優化,獨立董事必須通曉公司經營謀略與管理方法,還需了解市場金融,尤其需要責任心和正義感。為此公司必須時常告知獨立董事相關信息。獨立董事也要投入必要時間與精力參與董事會決策,唯有如此,方能確保獨立董事將公司利益與投資者利益置于首位,幫助董事會實現決策的科學化。關于獨立董事選聘,建議由董事會提出獨立董事人選,股東大會以累積投票方式差額選取;關于外部監管,提倡專業機構對獨立董事聲譽實施評價,制衡獨立董事行為;關于獨立董事薪酬,建立專門的企業獨立董事基金,可經濟上實現獨立董事的自主性。建議按標準在管理費用中單獨列支,由證券監管部門發放,確保獨立董事真正獨立行事。聘請專門職業人員擔任獨立董事,從而客觀公正的看待公司戰略決策、營運資源、經營指標等重大問題,在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冷靜思考獨立判斷。或直接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第三方機構派人出任獨立董事,對董事實施監督管理,藉此避免獨立董事受制于大股東。
(三)發揮董事會主導職能并設計內控監督制度的評價標準,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公司制企業的董事會在內部控制體系中嚴重缺位,這對改善內控環境是極為不利的。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強化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導地位,突出董事會在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中的作用。其次,對董事會這一內部機構適當外部化,引入獨立董事,以期對內部人形成一定的監督制約力,最大限度地維護所有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權益。再次結合相關法規要求和企業自身情況,積極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的評價標準,保證內控制度有效執行及內控目標的實現。經常監督考核企業內分管領導和不同崗位人員業績,提高員工執行內控制制度的積極性,嚴防串通舞弊。對企業關鍵部門實行輪崗制度,把內外部審計的作用融為一體,不斷改進與創新監管方法與技術,建立一套可行的風險預警機制,最大限度降低經營風險。
(四)建立嚴密而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為了強化內部控制效果,要切實改進現有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健立和完善適合本企業的內控制度,實現各級控制的規范化和有效化。其次,重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充分宣傳審計職能,使領導和企業員工真正認識到內部審計的作用,從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力度。最后,實行內部控制報告制度。內部控制報告可使各利益相關方能更快地了解企業的情況,促使企業經營者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最終使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現代企業制度要建立嚴密科學的內控制度有管理和治理兩個層次,這也是公司治理要達到兩權分離的目標。在管理層次上,企業應根據國家出臺的法律制定相應內控制度,從根源防范經營風險的發生。在操作層次上,企業因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完整科學的內控體系,明確崗位職責,完善財會業務及各崗位工作流程。確立科學的崗位設置,從而在組織內部相互牽制約束,在關鍵內控點慎重對待,達到良好的內控效果。
(五)政府重視企業內控觀念引導,提升信用責任經營理念
我國內部控制環境不佳,公司對內部控制的意識較淡薄,政府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思想觀念方面,政府應在社會上多加宣傳,鼓勵企業重視內部控制建設和執行。切實為自身負責,履行社會責任,誠信回報社會,構建與利益相關者及環境的和諧關系,樹立良好信譽,實現可持續發展。借助各種手段引起社會對內部控制的普遍重視,政府應發揮其主導性。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本著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負責的態度,行使其應有的檢查和監督職能。同時要督促企業加大執行力度,對未能加強企業自身內部控制、違反法律導致既定內部控制目標沒有實現的,應依法追究管理者責任。
(六)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素質
當下我國財務從業人員的素質無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提升整體從業人員素質水平是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提高執行力的關鍵。企業可通過制定激勵措施,鼓勵和督促會人員加強自身專業的深造。內部控制涉及企業經營的全部流程,并對各環節實施有效的監督,這不僅要求從業人員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掌握金融、生產和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知識,以高度謹慎負責的態度擔負內部控制的重任。企業在招聘人員時,要多角度審核應聘者,嚴格執行從業資格管理制度,將道德考察放在首位,任用有過硬業務能力的人才。平時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教育,審時度勢開展業務培訓。提倡財務人員思想道德教育,加強法制觀念提高職業操守,從思想源頭杜絕舞弊的發生。
(七)構建激勵約束機制,發展經理人市場保障所有者權益
創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針對不同層次制定得力措施,保證內部控制的切實執行。華能集團建立在業績考核基礎上實行針對從業人員的激勵制度。集團公司給予年度獎金額根據規則計算員工的業績,等級評定由其上級、同級和下屬通過四個業績指標來進行:道德品質(20%)、努力程度(20%)、個人能力(20%)和工作業績(40%)。在評定分數中,上級評定結果占50%的權重,同等級別的評定結果占30%,下屬評定結果占20%。這種制度使從業人員對自己工作表現有特定的量化標準,激勵從業人員自覺執行內控制度約束自身行為。還要發展經理人市場,因它是雇傭者與管理者之間在外部勞動市場的博弈規則。高效的經理人市場可通過聲譽機制較好發揮激勵效應。
[參考文獻]
[1] Almazan,A.,Suarez,J.Entrenchment and Severance Pay in Optimal Governance Structures[J].Journal of Finance,2003,(58).
[2] 李連華.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的鏈接與互動[J].會計研究,2005(2).
[3] 張宜霞.企業內部控制:內涵與框架體系[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1).
[4] 劉金文.三要素:內部控制理論框架的最佳組合[J].審計研究,2009(2).
[5] 謝志華.內部控制、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關系與整合[J].管理世界,2013(10).
[6] 周繼軍.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與管理者舞弊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8).
On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Ye Chenyi1,Huang Mingzhe2
(1.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2.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If Chinese enterprises,which are growing up in the imperfect market regulatory environment,want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mpeting,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with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hould be a crucial issu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meanwhile taking two cases,the Giant and the Xinhua Pharmaceutical,the article revealed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internal control,including inferior independen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invalid internal control supervision,insufficient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rganizations,and so on. Then,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sources of thes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It also proposed that these companies should take measures,such as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trengthe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ies of accountants,thus to realize goals of improving the internal controls system,preventing fraud,reduce loses and improving capital renewable power.
Key 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internal controls;countermeasures
(責任編輯:張丹郁)
(四)建立嚴密而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為了強化內部控制效果,要切實改進現有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健立和完善適合本企業的內控制度,實現各級控制的規范化和有效化。其次,重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充分宣傳審計職能,使領導和企業員工真正認識到內部審計的作用,從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力度。最后,實行內部控制報告制度。內部控制報告可使各利益相關方能更快地了解企業的情況,促使企業經營者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最終使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現代企業制度要建立嚴密科學的內控制度有管理和治理兩個層次,這也是公司治理要達到兩權分離的目標。在管理層次上,企業應根據國家出臺的法律制定相應內控制度,從根源防范經營風險的發生。在操作層次上,企業因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完整科學的內控體系,明確崗位職責,完善財會業務及各崗位工作流程。確立科學的崗位設置,從而在組織內部相互牽制約束,在關鍵內控點慎重對待,達到良好的內控效果。
(五)政府重視企業內控觀念引導,提升信用責任經營理念
我國內部控制環境不佳,公司對內部控制的意識較淡薄,政府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思想觀念方面,政府應在社會上多加宣傳,鼓勵企業重視內部控制建設和執行。切實為自身負責,履行社會責任,誠信回報社會,構建與利益相關者及環境的和諧關系,樹立良好信譽,實現可持續發展。借助各種手段引起社會對內部控制的普遍重視,政府應發揮其主導性。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本著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負責的態度,行使其應有的檢查和監督職能。同時要督促企業加大執行力度,對未能加強企業自身內部控制、違反法律導致既定內部控制目標沒有實現的,應依法追究管理者責任。
(六)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素質
當下我國財務從業人員的素質無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提升整體從業人員素質水平是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提高執行力的關鍵。企業可通過制定激勵措施,鼓勵和督促會人員加強自身專業的深造。內部控制涉及企業經營的全部流程,并對各環節實施有效的監督,這不僅要求從業人員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掌握金融、生產和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知識,以高度謹慎負責的態度擔負內部控制的重任。企業在招聘人員時,要多角度審核應聘者,嚴格執行從業資格管理制度,將道德考察放在首位,任用有過硬業務能力的人才。平時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教育,審時度勢開展業務培訓。提倡財務人員思想道德教育,加強法制觀念提高職業操守,從思想源頭杜絕舞弊的發生。
(七)構建激勵約束機制,發展經理人市場保障所有者權益
創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針對不同層次制定得力措施,保證內部控制的切實執行。華能集團建立在業績考核基礎上實行針對從業人員的激勵制度。集團公司給予年度獎金額根據規則計算員工的業績,等級評定由其上級、同級和下屬通過四個業績指標來進行:道德品質(20%)、努力程度(20%)、個人能力(20%)和工作業績(40%)。在評定分數中,上級評定結果占50%的權重,同等級別的評定結果占30%,下屬評定結果占20%。這種制度使從業人員對自己工作表現有特定的量化標準,激勵從業人員自覺執行內控制度約束自身行為。還要發展經理人市場,因它是雇傭者與管理者之間在外部勞動市場的博弈規則。高效的經理人市場可通過聲譽機制較好發揮激勵效應。
[參考文獻]
[1] Almazan,A.,Suarez,J.Entrenchment and Severance Pay in Optimal Governance Structures[J].Journal of Finance,2003,(58).
[2] 李連華.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的鏈接與互動[J].會計研究,2005(2).
[3] 張宜霞.企業內部控制:內涵與框架體系[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1).
[4] 劉金文.三要素:內部控制理論框架的最佳組合[J].審計研究,2009(2).
[5] 謝志華.內部控制、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關系與整合[J].管理世界,2013(10).
[6] 周繼軍.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與管理者舞弊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8).
On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Ye Chenyi1,Huang Mingzhe2
(1.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2.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If Chinese enterprises,which are growing up in the imperfect market regulatory environment,want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mpeting,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with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hould be a crucial issu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meanwhile taking two cases,the Giant and the Xinhua Pharmaceutical,the article revealed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internal control,including inferior independen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invalid internal control supervision,insufficient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rganizations,and so on. Then,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sources of thes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It also proposed that these companies should take measures,such as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trengthe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ies of accountants,thus to realize goals of improving the internal controls system,preventing fraud,reduce loses and improving capital renewable power.
Key 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internal controls;countermeasures
(責任編輯:張丹郁)
(四)建立嚴密而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為了強化內部控制效果,要切實改進現有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健立和完善適合本企業的內控制度,實現各級控制的規范化和有效化。其次,重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充分宣傳審計職能,使領導和企業員工真正認識到內部審計的作用,從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力度。最后,實行內部控制報告制度。內部控制報告可使各利益相關方能更快地了解企業的情況,促使企業經營者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最終使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現代企業制度要建立嚴密科學的內控制度有管理和治理兩個層次,這也是公司治理要達到兩權分離的目標。在管理層次上,企業應根據國家出臺的法律制定相應內控制度,從根源防范經營風險的發生。在操作層次上,企業因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完整科學的內控體系,明確崗位職責,完善財會業務及各崗位工作流程。確立科學的崗位設置,從而在組織內部相互牽制約束,在關鍵內控點慎重對待,達到良好的內控效果。
(五)政府重視企業內控觀念引導,提升信用責任經營理念
我國內部控制環境不佳,公司對內部控制的意識較淡薄,政府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思想觀念方面,政府應在社會上多加宣傳,鼓勵企業重視內部控制建設和執行。切實為自身負責,履行社會責任,誠信回報社會,構建與利益相關者及環境的和諧關系,樹立良好信譽,實現可持續發展。借助各種手段引起社會對內部控制的普遍重視,政府應發揮其主導性。健全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本著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負責的態度,行使其應有的檢查和監督職能。同時要督促企業加大執行力度,對未能加強企業自身內部控制、違反法律導致既定內部控制目標沒有實現的,應依法追究管理者責任。
(六)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素質
當下我國財務從業人員的素質無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提升整體從業人員素質水平是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提高執行力的關鍵。企業可通過制定激勵措施,鼓勵和督促會人員加強自身專業的深造。內部控制涉及企業經營的全部流程,并對各環節實施有效的監督,這不僅要求從業人員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掌握金融、生產和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知識,以高度謹慎負責的態度擔負內部控制的重任。企業在招聘人員時,要多角度審核應聘者,嚴格執行從業資格管理制度,將道德考察放在首位,任用有過硬業務能力的人才。平時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教育,審時度勢開展業務培訓。提倡財務人員思想道德教育,加強法制觀念提高職業操守,從思想源頭杜絕舞弊的發生。
(七)構建激勵約束機制,發展經理人市場保障所有者權益
創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針對不同層次制定得力措施,保證內部控制的切實執行。華能集團建立在業績考核基礎上實行針對從業人員的激勵制度。集團公司給予年度獎金額根據規則計算員工的業績,等級評定由其上級、同級和下屬通過四個業績指標來進行:道德品質(20%)、努力程度(20%)、個人能力(20%)和工作業績(40%)。在評定分數中,上級評定結果占50%的權重,同等級別的評定結果占30%,下屬評定結果占20%。這種制度使從業人員對自己工作表現有特定的量化標準,激勵從業人員自覺執行內控制度約束自身行為。還要發展經理人市場,因它是雇傭者與管理者之間在外部勞動市場的博弈規則。高效的經理人市場可通過聲譽機制較好發揮激勵效應。
[參考文獻]
[1] Almazan,A.,Suarez,J.Entrenchment and Severance Pay in Optimal Governance Structures[J].Journal of Finance,2003,(58).
[2] 李連華.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的鏈接與互動[J].會計研究,2005(2).
[3] 張宜霞.企業內部控制:內涵與框架體系[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1).
[4] 劉金文.三要素:內部控制理論框架的最佳組合[J].審計研究,2009(2).
[5] 謝志華.內部控制、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關系與整合[J].管理世界,2013(10).
[6] 周繼軍.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與管理者舞弊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8).
On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Ye Chenyi1,Huang Mingzhe2
(1.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2.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If Chinese enterprises,which are growing up in the imperfect market regulatory environment,want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mpeting,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with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hould be a crucial issu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meanwhile taking two cases,the Giant and the Xinhua Pharmaceutical,the article revealed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internal control,including inferior independen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invalid internal control supervision,insufficient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rganizations,and so on. Then,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sources of thes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It also proposed that these companies should take measures,such as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trengthe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ies of accountants,thus to realize goals of improving the internal controls system,preventing fraud,reduce loses and improving capital renewable power.
Key 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internal controls;countermeasures
(責任編輯:張丹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