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等
摘 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從專業選擇、課堂學習情況、課余與學習的相互作用、學習的方法態度等方面。了解到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總體呈良好的發展趨勢。通過選擇感興趣的專業與創建良好的學風,加強溝通交流等能全面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從而全面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學習質量,使之在畢業時成為理論知識扎實,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符合中國社會發展需求的合格大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思想;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3-0166-04
學習思想是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其活動的結果是學生對學習的理性認識。而這種理性認識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導向作用。良好的學習思想對學生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則對學生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人類思想是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的,二者互相影響。隨著社會發展,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思想也不斷發展變化著。本文從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出發,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以當代大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態度為重點、初進大學面臨專業的選擇及通過大學學習后對專業重新的認識、對課程安排及對老師教學方法與逃課情況的關系、處理課外生活與學習關系四個方面的進行了一次調查分析,旨在為廣大教育界工作者提供最真實的大學生學習思想現狀的資料,同時讓大學生清楚地了解到同齡人是如何看待大學學習的,為他們塑造自己獨特的學習觀念提供一個有效的參考。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川渝地區各高校為主要調查對象,發放紙質問卷800份,網絡問卷240份,共計1040份,回收104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03份,有效回收率為96.44%。樣本分布為理工類311人,占31.01%,醫藥類320人,31.90%,文史哲類138人,經濟經融類152人,法律類82人;男生546人,占54.44%,女生457人,占45.56%。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紙質問卷和網絡問卷雙線進行采集數據。調查問卷為自制封閉型,題型為單選、多選和主觀題。為保證樣本的具有代表性,采用了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保證了調查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初進大學
調查表明,大學生在選擇專業前對所選專業在總體上有一定的了解,選擇是參考了多方面的建議。進入大學后,58.70%的同學對所選擇專業表示滿意,對專業學習有較高的興趣。34.47%的同學對所選專業表示不滿,對專業學習失去興趣。其中部分同學對專業學習興趣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1)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明確;(2)在選擇專業時對專業的了解不到位,以至于感到大學所學的內容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3)沒能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以至于感到挫敗而失去學習的興趣;(4)學習目標不明確,以至于對未來感到茫然,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5)在錄取時被調劑到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入學后也未能對該專業產生興趣,失去學習的動力。
通過對本次調查的結果分析,可以看出,興趣和對所選擇專業的了解程度是影響大學生入學后學習思想的重要因素。在選擇前對所選專業進行的了解程度越深,學生對所選專業興趣越濃厚,那么大學生入學后的學習思想就越積極向上。
(二)對大學課程及老師方面
調查表明:逃課現象依然存在,但是隱形逃課的比例有所上升,他們雖然不逃課但上課不認真聽講。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分析造成逃課現象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當代大學生個性自由,重視興趣,自覺學習尚有欠缺;(2)對大學的學習生活適應能力弱;(3)經濟壓力大,需要自己兼職;(4)期待從各方面鍛煉綜合能力,而不重視課堂學習;(5)教學安排不合理;(6)教學方式缺乏吸引力。
同時,通過本次調查也表明大學開設的課程與同學對課程興趣的高低,大學老師授課風格及方式都與學生是否能樹立良好的學習思想觀有聯系。學生對開設課程的興趣越高,對老師授課風格的喜歡程度越大,那么學生逃課率就越低。
隨著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教育教學中,教育教學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同時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并能夠突出要點,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從本次調查結果也看出,多媒體教學加上師生互動是引發同學興趣的關鍵,從而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思想觀。
(三)學習與課余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能明顯地看出絕大部分大學生對戀愛、網絡持積極的態度。同時戀愛對課余時間的安排影響并不大,大學生課外依然能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并且較重視網絡、交流、兼職、參加志愿活動等課堂外的學習,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隨著全球化的進行,網絡在人類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大學生也能夠意識到網絡積極的一面,他們利用網絡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等。網絡越來越重要,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本次調查中發現,有16.04%大學生說網絡上有太多誘惑,這不得不引起相關機構的注意,防止不良信息在網絡上的傳播擴散,這樣網絡才能起到促進當代大學生學習思想向有利的一面發展。
(四)學習方法與態度
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學習態度總體是健康的,主流趨勢是積極向上的。(1)僅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到大學該好好放松,而大部分大學生仍堅持學業為重,有學習的動力與行動,動力的主要來源還是興趣和理想、對國家、父母及自己的責任心。(2)絕大部分大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積極主動的通過網絡、講座、圖書館等方式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認為大學學習不僅是學習專業知識,同時也逐漸學習為人處事的知識;(3)在遇到學習上的問題時,過半的同學能自主的查閱相關資料解決問題,部分同學通過和同學討論來解決問題;相對高中而言,大學生較少向老師請教問題;(4)當遇到心理問題時,大部分同學通過自我調節及與朋友交流來解決,但缺乏與父母的溝通。(5)逃課、臨時抱佛腳等不良學習習慣依然存在。造成這些現象即與學生自身因素有關,也與學校的教學質量等因素有關。
在本次的受訪大學生中,有接近50%的同學有學習目標但不能很好的完成,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狀呢?通過本次調查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與學習動力因素有關。如圖一,這是大學生學習動力系統結構圖:
學校學習氣氛,老師的教學方式等都是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外在因素。從本次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學校學習氣氛越濃烈,老師的教學方式越受同學喜歡,那么同學學習的動力也就越大。此外,本次調查特別關注了受訪學生從高中到大學的學習態度轉變、他們自己認為學習動力的來源以及大學學習的意義等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內在因素,從調查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夠認識到大學的首要任務還是學習,能意識到這點就表明絕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還是較高的。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引發了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本次問卷調查從平時的學習習慣、復習方式、學習拓展、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方式、對考試的看法等方面對同學們的學習方法和態度進行了一次摸底。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1)絕大部分同學能認真聽課,但由于大學知識內容多,對于課后的整理復習落實程度不同。本次受訪者中的43.97%的同學在考試復習時存在臨時抱佛腳的現象,課后的整理復習落實不到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2)隨著網絡介入到學習中來,近半的同學都是通過網絡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這是網絡對學習有利的一面。同時,傳統的方式,如參加講座,翻閱圖書等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在拓展知識的同時,網絡和圖書也成為學生解決學習問題的重要途徑。
強大的學習動力,良好的學習方法及正確的學習態度共同促進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思想的形成,而良好的學習思想是學生成才的必備基礎。對同學而言,應形成良好的學習思想;對教育教學而言,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想是授人以漁的最佳體現。
三、當代大學生學習思想現狀分析及發展變化
通過對本次問卷的總體結果分析以及同往年的數據進行對比顯示,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思想發展是呈良好趨勢的,總體特點是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體現了一定的獨立性與理智型,他們不再一味的聽從家長和老師的意見,也不僅僅憑借個人的喜好,他們是結合了多方面的建議才做出了決定,并且對于自己選擇的專業過半的大學生都表示滿意,并且對于新的學習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而充滿學習動力,不過有小部分同學對于自己選擇的專業不滿意,而且由于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學習無方向性;而在專業課程的學習方面,同學們傾向于更加生動的授課方式,并且大多數能理智的對待自己的喜好,即不因自己不喜歡該門課程便逃課等,不過值得警惕的是隱形逃課的比例有所上升;此外,大部分同學們確實能夠處理好學習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進一步體現了他們在對待學習的成熟性;最后根據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當代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以及在注重自身專業知識的鞏固與加強發面有了顯著的提高,大多數同學們都自發的通過上網查閱資料、參加講座等多種渠道進行自我的提升。不過仍有一部分比例的同學因對自主學習適應效果差導致對學習失去興趣。
同往年相比,既繼承了目標明確、積極進取并富有責任感的學習態度,證明這一代大學生并不是“墮落的一代”;又改變了以往自我要求嚴格的比例過小以及學習方法的不明確等問題,如今的大學生已經學會嚴格要求自己,主動找尋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往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在學習認識上功利色彩濃厚、不勞而獲偷懶等思想還存在一定的比例,而如今,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在學習上已然逐漸靠向以自我的興趣為主,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本質得到了升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主題在當代教育中得到了體現。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通過勤奮刻苦一步步的邁向成功。
教育家B.F.Kinner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干二凈時,最后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而其實質就是學習思想,也就是指導我們學習知識或者技能的一種思想。大學的學習固然是為了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專業人才,但更多的是培養一批批具有自我特有的學習思想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才是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才足以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實情,才是能夠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
四、對策與建議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興趣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原動力,責任心代替了功利心。體現了當代大學教育方向是正確的,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是當前的主要問題。以下為給廣大當代大學生及教育工作者幾點對策與建議。
(一)根據興趣選擇專業
1.當代大學生方面:當面臨專業的選擇,由于興趣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學生應該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而且可以通過網絡查詢、電話咨詢、請教已選擇該專業的學姐學長、實地了解,從而盡可能多地了解該專業是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再做決定。然而有些家長會將個人意見強加于孩子,而忽略孩子的選擇,這是不可取的。
2.學校宣傳方面:擴大宣傳范圍。可通過網絡宣傳、電視宣傳、到各高中學校現場講解宣傳、將專業(尤其是新興專業)的主要內容、性質、前景如實地呈現在廣大新生面前。
3.招生機制方面:可以逐步擴大學生選擇專業的自由度,盡可能的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增加大學生轉專業或再選擇專業的機會,鼓勵學生通過努力學習獲取再選擇專業機會。待條件成熟后再通過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新的專業選擇機制。另一方面,高等學校應積極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帶來入學需求多樣化的趨勢,充分關注學生的需求以及興趣方向,并力求把它與高校的專業設置和招生密切聯系起來。例如大類招生,這樣可以使大學生對專業選擇情況有更加充分的認識和把握,從而增加選擇的確定性,最終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專業選擇上如愿以償。
(二)專業與非專業課程一視同仁
大學課程由專業課程和非專業課程共同構成,二者都是學生應當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由于專業課程是主要的學習目標,學生學習該類課程以及學校教學都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因而教學質量較好。而對于開設的非專業課程,學校應當改善非專業課程的課堂質量,增強選修課等的趣味性、可學性、可用性,可結合實際情況增添一些措施比如課堂上適當應用一些相關的教學器材,或者進行實踐活動等。學校與老師重視的前提下非專業課才可能引起學生的重視。
學生應當提高專業課程的學習效率。同時,端正對非專業課程的態度,提高學習責任心,對學習課程不分專業與否應保持一致的積極的學習態度,應理性的對待自己對于課程的喜好,不因喜好影響對該門課程的學習。
(三)學風建設是重點。
學風建設的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只有良好的學風才能促進學生產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們團隊根據本次調查結果的總結分析,對學風建設從學生和學校兩方面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
良好的學風能帶動大部分同學的學習興趣,同樣,不良的學風則會削減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創新思維、主觀能動性、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術、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升是教育的重點。最直接的提高學習風氣學校對于在這些方面表現突出的個人,進行表揚,借助榜樣的力量,促進學習。對于逃課、考試作弊的同學加以懲罰。然而更根本的措施還是應放在教育與管理方式的創新上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際運用所學知識的條件,強化所學,以增強學校的學術氛圍,比如多開展技能競賽、知識競賽;可以鼓勵同學之間學習上的互幫互助,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通過多媒體、師生互動等手段給學生更大的展現空間,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主動性;可以開展小組任務式學習,達到團結協作,相互促進的目的,但必須確保每個同學的參與,這需要小組之間的評比與個人參與度的評分。
當然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則應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積極配合并參與到學校的教學安排中,去體會學習的樂趣,由內到外改變自己。首先,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將學習與興趣相結合,從而促進自主學習,旨在全面提高自身學習。然后以身作則,去感染他人,改變他人,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學習進取共同發展進步。在身心方面,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保持不甘落后、積極進取的心態,以提高和維持高效率的學習。
(四)加強溝通,師生共同進步
學校應該重視對于學生的心理輔導。通過心理老師或者輔導員以一對一等方式幫助學生,通過調節身心減輕學習壓力、糾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意義、樹立信心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應對大學生活與學習。
定時聽取學生對于課程的建議和意見,調查顯示,興趣直接影響大學學習的主動性。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現狀,改善課程教學,進而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可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應當主動理解老師及學校,提出的建議意見應當中肯與實際,不以偏概全,理智對待問題,對于老師和學校的不足之處予以寬容之心對待。另一方面端正心態,將興趣重心轉移到學習和自身發展上,妥善利用學校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而學生與學校互相理解溝通,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沁,仲磊.大學生思想現狀調查分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0(6).
[2]董腮軍,范安平.大學生專業類型與專業興趣吻合程度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6(5).
[3]龍興云,龍學淵,祝鳳清.提高大學生適應性初探[J].現代企業文化,2008(33).
[4]周臻,針對大學生逃課采取的思想教育策略探析[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5]王松波,彭曉嵐.大學生學習態度的比較與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9).
[6]宋波,鐘雪梅,朱義年,王敦球.大學生學習現狀和未來展望的調查問卷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1).
[7]劉亞琴,丁勤德,何洲俊.影響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9(4下).
[8]樊明成.當前我國大學生專業選擇理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Survey on the learning Ideological Trends of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YANG Weia,LUO Minga,LIANG Yong-lana,LIAO Zi-lia,LI Shang-xueb
(Luzhou Medical College a. Clinical Medical;b.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Luzhou 843300,China)
Abstract: with methods questionnaire,Learn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choices, classroom learning, after-school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learning methods and attitude that the learn ideological status of the contempary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was a good development trend.By choosing a professional interest, to create a good style of study,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can enhanc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learning ideas.Therefore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earning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o that when they graduate they could become the contempary collehge student of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o have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meet the demand of the Chinese socie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tudy;Think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責任編輯: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