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明+王波
摘 要:為了找到提高農科專業大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路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安徽某高校2011級農學專業64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從學生自身因素和學習方法兩方面對自主性學習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由調查得出,該校農學專業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都有初步定位,但是圍繞目標的執行力較弱;農科專業同學大都認識到自主學習對于成長成材的重要意義,但自主性學習的能力需要鞏固加強,自主學習方法有待改善。最后總結提出了學校要幫助大學新生理清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做好做實入學教育、多措并舉營造刻苦學習的良好氛圍等增強自主性學習的自覺性的建議,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農科專業;大學生;自主性學習;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2-144-04
Elementary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in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Duan Haiming et 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self-study ability of agriculture college students,the 64 students majoring in agronomy of one university in Anhui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questionnaire.The effect of the self factors and learning methods on independent learning was analyzed in the article.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had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vision for the life,while the target execution was weak.The students we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for growth,but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needed to strengthen,and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methods also needed to be improved.Finally,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helping clarify the study plan for the university freshmen,and strengthening the entrance education,taking a variety of measures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and ultimately improved their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Agriculture specialty;College students;Independent learning;Route
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擺脫了高中階段“以教為主”的學習模式,而更多地依靠學生以自我發揮學習潛能為主。而當今很多大學生都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大學階段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所以高校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就顯得非常迫切,其對一個大學生的成材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農科專業的大學生,大部分學生為非第一志愿錄取,對農科類專業缺乏信心和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在迷芒和不解中度過了大學光陰。本文針對安徽某高校2011級農學專業的64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調查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旨在為農科類專業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參考借鑒。
1 自主性學習的影響因素分析
1.1 學生自身因素對自主性學習的影響
1.1.1 人生道路和學習目標對自主性學習的影響分析 通過調查可見,32.8%的同學選擇學術創造,為人類貢獻新知識的從學道路,37.5%的同學選擇以后從事商業活動,9.4%的同學則選擇從政的道路,20.3%的同學選擇了“走一步看一步”。說明79.7%的同學對人生道路已形成了了初步設想,但還有多達20.3%的同學對人生道路缺乏定位,不知所措。當問及大學畢業以后的打算時,40.6%的同學選擇繼續深造,48.4%的同學選擇直接參加工作,9.4%的同學選擇先參加工作再考研,只有極個別(1.6%)的同學選擇了“現在還沒有想好”。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一是由于這部分同學還處于父母的“掌控”之中,生活優裕,缺乏對人生的構想;二是這部分同學存在學習困難,對下一步的學習沒有規劃能力。對于學習目標的確立,12.5%的同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79.7%的同學偶爾有學習目標,7.8%的同學沒有學習目標。
對于每一天的學習安排,15.6%的同學有具體的學習計劃,其余同學則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僅有10.9%的同學能夠認真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其余同學不能認真執行學習計劃或者無計劃。人生道路、學習目標和計劃安排對自主性學習動機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由以上分析可知,大部分同學雖對人生道路有了初步構想,但是付諸實施的力度還有待于加強。endprint
1.1.2 學生對學習的認識及學習狀態對自主性學習的影響 通過學生對學習的認識調查可以看出,45.3%的同學認為學習是一種精神需要,能夠提高綜合素質,32.8%是為了繼續深造而學習,14.1%認為學習知識不能解決現實問題,覺得讀書沒有什么大用,7.8%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79.7%的同學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20.3%認為不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17.2%的同學對學習充滿信心,37.5%比較有信心,35.9%對學習有點把握,9.4%的同學對學習沒有自信心;絕大部分的同學(81.3%)認為通過努力能提高學習成績;當學習遇到失敗時,57.8%的同學認為是努力不夠造成的,29.7%認為學習方法不對,12.5%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由此可見,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態度端正,對學習的認識正確,但也有少部分同學對學習的認識存在偏頗,需要加以正面引導,幫助同學建立學習自信心。
通過調查發現,59.4%的同學認為自己獲取的知識和本領主要來自于自主性學習。12.5%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潛能發揮了70%,64.1%認為自己的學習的潛能發揮了50%,15.6%認為學習潛能發揮了30%,這說明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潛能有待于發掘。34.4%的同學認為只要有時間就去學習,59.4%的同學有時間偶爾學習,6.3%的同學從來沒有想到去自修學習;64.0%的同學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對學習進展進行有效控制,21.9%對自己的學習進展不能有效控制,14.1%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效控制;64.1%的同學能進行獨立的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34.3%認為通過努力有時能進行獨立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在課堂上與老師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時,54.7%的同學一般不會提出來,37.5%的同學認為上課時不提,課間提出來和老師交流;當調查到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時,59.4%的同學會努力尋求辦法解決,28.1%的同學認為看著別人怎么做,自己跟著做,10.9%的同學會選擇耐心等待,如果老師不講也就算了。對于上課時同學的思維狀況,31.3%的同學上課時緊跟著老師的思路,28.1%的同學則是帶著疑難問題聽講,9.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思考能夠走在老師的前面,但是也有高達31.3%的同學不能投入思考,總是走神。對于課上討論,只有9.4%的同學經常參加課上討論,43.8%的同學偶爾參與課上討論,6.3%的同學表示沒有興趣參加;當教師布置了自學的內容或思考題而不用檢查時,48.4%的同學認為內容感興趣就做,不感興趣就不做,更有多達35.9%的同學認為不能完成,4.7%的同學認為不檢查做了也沒有用。68.8%的同學認為偶爾閱讀與專業有關的課外書籍,29.7%的同學經常閱讀,1.6%的同學則認為沒有時間閱讀。通過以上調查可以得出,該校農科專業同學已能夠認識到自主性學習對自身成長成材的重要意義,但是具體的學習環節還需進一步增強,自主性學習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得到鞏固。
1.2 學習方法對自主性學習的影響 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習效率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民也有則為有時間就去重點和難點,存在一些偏頗,需要加以正面引導。50.0%的同學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25.0%的同學認為除了刻苦努力,沒有別的好方法,18.8%的同學則經常借鑒別人的方法。62.5%的同學認為通過自己的摸索可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20.3%的同學希望借鑒其他同學的好方法,12.5%的同學則希望教師能夠教給他們有效的學習方法。當發現目前的學習方法不恰當時,只有20.3%的同學會立即調整,17.2%不知道如何調整。對于課前預習情況,調查發現57.8%的同學上課不預習,34.4%的同學有時預習,但沒有一位同學選擇認真預習過所講內容。對于學習總結方面,65.6%的同學認為有問題時才尋找原因,進行總結,15.6%的同學自己經常總結,以進一步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有15.6%的同學只是不斷努力,用行動代替總結。68.8%的同學認為老師在自主學習方面給過零星指導,26.6%的同學則認為老師沒有系統指導過。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有相當一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方法存在較大問題,課前不預習,課后不進行總結,最終導致學習效果較差;此外,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方法的指導。
2 對策建議
2.1 學校要幫助大一新生理清大學四年的學習規劃 大學四年對于每一位大學生的成長成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步入大學這樣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之后,同學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大多數同學經過緊張的高中生活之后,認為進入大學后可以放松一下,而恰恰相反,大學需要學習的知識與高中相比驟增,好多同學不適應,趕不上步伐,就在不知不覺中“落伍”了。所以在入學之初,學校就要幫助新生理清大學四年的學習規劃,樹立大學是學習知識的殿堂,而非“自由世界”的理念,讓他們認識到大學四年時間短暫,如不珍惜就會轉瞬即逝。在大一期間,學生要做到逐步適應大學生活,管控好自己,確立大學四年的奮斗目標,同時要把外語等基礎課學扎實,課余時間可以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也可以參加精品社團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大二時,要開始有計劃的準備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等證書考試,學好專業基礎課,大二下學期開始接觸專業知識,這時可以有意識的主動聯系專業課老師,早進實驗室接觸科學研究等工作,逐步加深對專業的了解;大三開始后,要系統學習專業知識,開始和指導老師溝通進行畢業論文的實習工作,爭取在一年內把畢業論文完成,一邊實習,一邊要做好下一步的規劃,準備考研的同學,從大三下學期開始,就要開始為選擇報考方向和報考的學校等開展前期調研工作,工作的同學也要為自己不斷“充電”,在職場上順利找到稱心的的工作;大四上學期是考研和找工作的關鍵時期,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收獲成功,而大四下學期則是整個大學的謝幕階段。大學四年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應該完成的事情,而且環環相扣,對于剛入學的新生來講,他們未必了解,然而當他們搞明白之時已經為時已晚。因此,學校要幫助新生理清學習規劃,讓他們學習思路清晰,然而再付諸行動,自己就有了目標和動力,學習的自主性將會大大增強。endprint
2.2 因勢利導,做好、做實入學教育 通過調查可見,進入大學后,60.9%的同學認為最大的學習動力是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將來有好的前途,以后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這也許就是大部分同學起初最基本的學習目標。因此,學校要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做好人生規劃,通過成功的入學教育,讓他們堅定“知識改變命運”的理想信念,進而把這種信念轉化為學習的無限動力,從而建立專業自信,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去挑戰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2.2.1 聘請知名專家學者為新生做好專業導航 要讓學生深入的了解專業,逐步培養專業興趣。大學新生最渴望的也是對將要學習的專業的深度解讀,針對農學專業的各個研究方向,學校要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學者給學生深度解讀專業知識,讓學生了解專業知識,筑牢專業思想,讓學生在專業分支上找到興趣點,一旦產生了興趣,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就能迅速得以提高,效果也會非常明顯。
2.2.2 邀請成功校友、學習標兵為新生樹標桿、做榜樣 學校要廣泛搜集一些畢業于本校學習本專業的海內外知名專業人才、成功校友的事跡介紹,給同學樹立榜樣和成功的樣板,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學農也有出彩的機會,學農也可以成長為科學家、企業家和成功人士。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持之以恒,不畏艱險,最終也能夠獲得成功,并且贏得社會的尊重,從而進一步增強和內化學生的專業自信心和奮斗目標。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讓刻苦學習、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習標兵為同學做學習技巧的座談交流,讓后進的同學學習他們成功的學習方法和刻苦學習的精神。
2.2.3 深度分析學習本專業的就業領域,讓學生早日明確奮斗目標 大學四年畢業后選擇怎樣的發展路徑,是考研究生還是直接工作、自主創業,都必須要經過一個對未來的細致的思考。如果我們每一位大學生在學習中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目標,那么在學習中就不會迷失方向,就會沿著自己的目標付諸實踐,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斗。在進一步了解專業背景以后,大學新生這時最想知道的是等到他們畢業的那一天,他們能夠到哪些領域實現就業,就業前景如何?通過輔導老師的講解,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生畢業以后可以就業的領域,對于農科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包括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務員或者直接到企業就業、自主創業等就業途徑。通過這方面知識的講解,可以讓同學進一步明確奮斗目標,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自主學習上來。
2.3 多措并舉,營造刻苦學習的良好氛圍
2.3.1 學校要完善教學、實驗條件,為學生成長成材提供堅實保障 通過調查發現,79.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學習資源能基本滿足需要,15.6%的同學認為學校條件不能滿足學習的需要,僅有4.7%的同學認為學校條件滿足需要,這說明學校要通過自身的改革,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越的就學條件,這不僅包括學校的硬件建設,也包括人文環境的建設。學校要加大實踐實習的力度,建好專業教學平臺,讓學生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難題,切身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除此之外,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各項科研課題,讓學生創新的激情充分涌流,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3.2 抓學風建設,加大對“學習標兵”的表彰力度 學校要通過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持之以恒的抓學風建設,讓大學生打消上大學以后在學習上可以松口氣的想法。大學生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圖書館等有利條件,發奮圖強,努力學習。大學一年級就要開始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習要求給每位同學發放“明白紙”,讓學生知道大學階段需要重點干什么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要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分類指導,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培養專業應用型、復合應用型和創新型為特征的多樣化人才。此外,學校還要對學習用功、成績優異者加大表彰力度,在全校同學心中樹立“積極進取,努力學習光榮”的氛圍,使廣大同學爭當學習和專業實踐的“標兵”。
2.3.3 創建“學習型寢室” 寢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最小“單位”,但這個小“單位”的作用卻很大。寢室內的成員若能和諧相待,能夠相互扶持、相互鼓勵、相互體諒,作息規律正常,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互幫互學,共同進步,最后就能夠共同實現夢想。最近幾年,很多高校涌現出了“考研寢室”,同寢室的同學共同努力,最后全部考研成功。學校要總結推廣“考研寢室”的經驗,讓有共同志向的學生生活在一起,創建“學習型”寢室,營造學習氛圍,從而為學生的成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2.3.4 建立學業預警體系 學校要對多門課程不達標而又不思進取的學生及早預警,防止他們滑入“深淵”,同時要完善各種制度,依規勸退學業荒廢的學生,同時也達到震懾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傅莉.對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22:77-81.
[2]陳福剛,謝述玲.大學生課堂學習方法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20):144-146.
[3]肖衛紅.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大學生自學能力[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0,30(3):97-98.
[4]胡婭梅.淺談大學生如何培養自學能力[J].科技資訊,2007,19:105-106.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