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國衛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育改革與發展不斷推進,尤其是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課程擺在了廣大中小學教師的面前。信息技術教育是一個能動的過程,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來實現教育目標的。因此,在中學信息課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以新課程為核心的理念,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更多地還給學生,使學生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和環境,有施展才華的舞臺;在課堂教學中,努力采用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開展探究、討論、自學和辯論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切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信息學科課堂教學的效益。
如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好這門課程,是每個信息技術教師的重要責任。教學中我采用以下六點來提高教學效果:
一、注重直觀教學,消除神秘感,加深學生對電腦構成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記憶
現階段電腦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但對許多人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生來說,還是比較神秘的。要打破這種神秘感,加深學生對電腦構成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記憶,直觀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用實物、模型、言語等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易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所學理論有深刻理解,為良好的記憶和操作奠定基礎。例如,在講到電腦的硬件組成時,如輸入設備、輸出設備時,可以直接把實物鍵盤和鼠標、顯示器出示給學生看。講到存貯器(內存,外存:軟盤、硬盤等)、CPU等概念時,打開教學機的機箱,具體指給學生看,對號入座。這樣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很容易記住這些概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看看實物再講解簡單工作過程,做到概念、原理、實物相結合,使學生印象更深刻。講軟盤驅動器工作原理時,打開主機讓學生觀看軟驅的工作情況,指明盤在旋轉,磁頭在往復無規則直線運動,變動為靜,變靜為動,學生可清楚地看到軟盤驅動器的工作過程,加深了學生對軟盤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注意使用聯想和類比,強化學生的記憶
在學習電腦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對一些概念、結構、操作等感到抽象,又不能通過直觀教學的方法來加深認識和理解,即使死記下來,也不能很好地應用。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類比的方法,把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利用學生對熟悉事物的認識揭露同類事物的意義和作用,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學生初學文件夾時,我將一個大包當作文件夾,大包里面的小包比作子文件夾,包里的書本比作文件,這樣就將抽象的文件夾具體化了。講到移動文本時,學生對操作過程不太理解,過程也記不住,我以剪報為類比,首先要先選中報紙上的一塊內容(選定文本),再用剪刀剪下拿在手里(剪到剪切板上),再選擇粘在哪里(選擇粘貼點),最后涂上膠水粘上(粘貼)。這樣學生將平時熟練的動作用到了電腦操作上,加深了對操作過程的理解,使操作掌握得更牢固。
三、靈活應用教材,加強重點,突破難點
初中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如果在教學中按教材順序按部就班地講授,先講電腦基本構造、發展等,學生只是聽記,不進行操作,勢必會影響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的:先講授電腦的硬件組成,接著講了開機,讓學生操作,接著讓學生打開文字處理軟件Word(講明打開方法,要求學生作好記錄),接著講窗口的組成部分,讓學生做好筆記。在以后的課中,先講一點計算機基本知識,再讓學生用Word將學到的各種知識輸入,這樣既練習了指法,又鞏固了知識。整個教學過程有講有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
四、變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里學到知識技能
指法是電腦操作的基礎,如何盡快地掌握指法,提高輸入速度是個難點。先引導學生觀察鍵盤的構造,重點是字符鍵區。觀察鍵的布局方式,橫成行,豎直往右下方斜;又引導學生觀察F和J兩個鍵,讓學生注意到它們上面的橫凸起,如果兩手食指分別放在這兩個鍵上,其余八個手指該怎樣放最合適?在學生弄清手指放法的基礎上,接著引導他們思考,每個手指擊哪幾個鍵較方便?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自己歸納出了指法。因為是自己歸納的,所以記起來不費勁。讓學生按英文字母的順序慢慢地熟悉鍵位。再如文本編輯中剪切、復制、粘貼有三組快捷鍵,引導學生觀察:X像小剪刀,Ctrl+X即剪切;Ctrl+C是復制,Ctrl+V是粘貼。這樣使用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學到了知識技能。
五、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注重邏輯記憶
某一思想只有在它構成一個人自己經驗中的一個環節時才能被領悟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引導學生尋找良好的記憶方法。如講完文本的編輯,文本的格式化等操作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文本的編輯和文本格式化的操作。這樣在新舊知識的聯系中,讓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學到了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學習。
六、聯系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學了不用,等于耕了地不種”。要想多收獲,知識就要多用,只有多用,腦子里的知識才會活,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有所創造。如在講文件夾的操作時,出了這樣一道題讓學生完成:在A盤目錄下建“諸城”文件夾,在“諸城”文件夾下建“昌城”文件夾,在“昌城”文件夾中建“鎮南”、“鎮北”、“芝靈”、“巴山”四個文件夾,在“鎮北”中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四個文件夾,在“初四”中建“一班”、“二班”、“三班”、“四班”文件夾,在“一班”中建“XXX”文件夾,將“鎮北”中的“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復制到“鎮南”、“芝靈”、“巴山”中。通過這些具體問題的解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鍛煉了技術應用能力。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培養了應用操作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為創造性地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為打造高效率的信息技術課堂提供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