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玲 (省人大代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發展研究室副主任)
編者按:今年召開的省市人代會上,很多地方新增了代表履職體會交流環節,不僅增強了代表的履職意識、責任意識,也為代表間相互交流、學習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從本期起,本刊《代表手記》欄目將陸續選登部分代表的履職體會,以期為廣大代表提高履職水平提供些許借鑒與啟示。
作為一名教師,我從事基層教育事業近20年,對教育,我有著特殊的感情。
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努力扮演好“代言人”的角色。從2008年當選至今,已有6年時間,我始終要求自己盡心盡力,恪盡代表職責,做一名合格的“代言人”。
我是老師,要上好一節課,課前備課是關鍵。同樣,作為人大代表,要履行好職責,也需要事前“備課”。說起代表履職的“備課”工作,我認為,不僅要俯下身子,體察民情,傾聽民意,還要廣泛收集材料,通過多方面的分析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法。
有一次,教育廳邀請來自全省不同行業的10位代表評議教育工作。會前,我走訪了140位教師和校長,傾聽他們的意見,記錄他們的心聲。之后,我又把這140人的意見濃縮成10條建議帶到評議會上。教育廳領導在聽了我的建議后,一致認為我的建議是來自教育基層最真實的聲音,對推動教育工作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當代表,究竟要當什么樣的代表?這是我時刻在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來自教育系統的人大代表,教育是我的專業領域,但我認為,既然要做人民的“代言人”,關注的目光就不應僅僅停留在教育領域,凡是事關民生的,都要關注。這6年來,我共領銜提交議案和建議53件,涉及教育、文化、城建、交通、農業、環境等各個領域。
當前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但社會上生活困難群體依然真實地存在著。可是,我國的社會救助體系主要由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災民救助等基本救助體系組成,對困難群體的救助無法做到全覆蓋。為此,我在廣泛收集材料、深入研究相關案例的基礎上,在2013年1月的省人代會上,提出了關于出臺《浙江省社會救助條例》的議案,希望以此來系統保障困難人群的生活。此議案后被列入省人大常委會2013年立法計劃,并被省人大常委會評為優秀議案。
我認為,要想當好人民的“代言人”,還必須時時保持“在線”,無論是工作調研、茶余飯后聊天,都得時刻牢記“人大代表”的責任。
一次下鄉教學調研時,有學生反映班里的桌椅因年代久遠,殘破不堪。了解這個情況后,我就去實地查看,發現正如學生所言,那些破舊的桌椅不僅不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調研回來后,我馬上就此事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可由于學校缺乏維修經費,致使此事辦起來頗費周折。好在最終在我的再三督促下,該校800多位小學生總算用上了新桌椅。
在我看來,代表履職不僅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還要有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勇氣和魄力。
由于歷史遺留原因,溫州蒼南是我省最后一批未通過教育強縣驗收的縣(市、區),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為此不懈努力,身為一名教育系統的人大代表更不能氣餒。在一次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代表接待日”活動上,我總共談了6個問題,其中包括蒼南的教育強縣創建問題,為此還遞交了一大疊相關調研材料。當時,前來接待的省人大常委會領導馬上要求教育廳針對我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結果不到一個月時間,省教育廳就派工作組到蒼南進行調研,蒼南的教育強縣創建驗收工作正式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