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善待質疑 啟發創新

2014-12-12 15:53:16張靈麗
化學教與學 2014年12期
關鍵詞:鼓勵體驗創新

張靈麗

摘要:通過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啟發學生善于查閱資料,親自動手探究異常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倡學生參與演示實驗,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參與;體驗;質疑;實驗;鼓勵;創新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2-0082-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1

日常生活中,翻開報紙,經常會看到某某大學教授論文抄襲,某某電影抄襲,某某電視劇抄襲,真可謂抄襲成風,最后評論員會總結說,中國人缺少創新意識。反思抄襲現狀,抄襲事件屢屢發生的深層原因在哪里?是誰扼殺了中國人的原創力?中國的學生為什么缺少創新思維?這和我們教學模式有沒有關系呢?和我們老師的課堂教學有沒有關系呢?我想,多少有點關系吧?比如,學生提出一個疑問,中學老師如果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中考不考,不要去研究了,或者說,這個問題要到高中、大學才考慮的,現在不用考慮。”如果老師經常這樣回答學生,自然而然地學生的質疑就會越來越少,探究的熱情就慢慢被澆滅,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被扼殺了。所以,為了保護學生的的原創力,作為一線老師,一定要善待學生的質疑,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中,我們具體該如何鼓勵質疑,啟發創新學生呢?多年的初三化學教學中,筆者有以下的拙見,在這里和大家分享。

一、讓學生參與教師演示實驗

1. 通過親自實驗,培養學生“望、聞、問、切四診法”,提高觀察力和靈敏度

我一直有個“固執”的觀點,學生看到的和親身體驗的感覺肯定不一樣。就如一位國外名人所講:“告訴我,我會忘記,演示給我,我會理解,讓我參與,我將學會。”所以,在課堂上每做完一個演示實驗,我就會把實驗儀器和藥品讓學生一一傳下去,讓每一個同學都能親自拿著儀器近距離玩味、體驗。開學第三天,我做了一個銅綠溶于水的實驗,讓同學觀察銅綠的溶解情況,當試管傳到后面一個同學時,他很好奇,不僅看一看,還摸一摸,甚至還湊上去聞一聞,其他同學們被他的“滑稽”動作逗笑了,我贊賞說:“你們看他觀察實驗多仔細啊,連我都沒想到要聞聞氣味,摸摸試管壁溫度的變化呢,其實化學的學習,尤其是實驗現象的觀察就需要看、聽、聞、摸面面俱到的。”我真誠的贊賞完,同學們不笑了,試管傳到下一個同學時,她很自然地聞聞氣味、摸摸試管壁。緊接著,我同時做鎂帶和稀鹽酸、醋酸反應的實驗,當試管傳到后面一個同學時,他舉手問:“老師,鎂帶都消失了,我分不清哪個是醋酸?哪個是鹽酸啊?”立刻就有同學搶答:“聞氣味啊,醋酸有酸味的啊!”還有同學說:“摸試管壁的溫度啊,溫度高的是鹽酸。”就這樣水到渠成,學生很快就養成了聽、看、聞、摸實驗現象的習慣,我贊揚說:“同學們在化學課上,學會了中華名醫扁鵲的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呢!”

2.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和對科學的敬畏之情

反思演示實驗,以前我們老師只管在講臺上做實驗,想當然地認為后面的同學都能看到實驗現象,但當同學把試管傳到后面的時候,我站在前面根本什么也看不到,所謂的演示實驗,其實是老師演示給自己看,試想,長此以往,坐在后面的同學對演示實驗還有多少興趣,對化學還有多少熱情,反之,若我們邁出一步,把演示實驗盡可能地讓每個同學都能親密接觸一下,學生的感覺絕對不一樣,而且同學在傳遞儀器的時候,我反復強調要注意安全,小心再小心,同學們在我的警示下,化學儀器就像名貴的水晶瑪瑙般被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態度極其虔誠,這虔誠的態度無形映射到對化學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和嚴謹程度。

二、刨根問底追蹤調查“異常實驗”

1. 氧氣異常氣味的探究之旅

課上講氧氣的性質,當做完燃燒實驗后,我贊揚說:“同學們今天課上積極性都很高,耗氧量很大,現還剩余一瓶氧氣,獎勵給大家吸氧吧。”同學甲猛吸一口,直搖頭,一副痛苦狀,同學乙也模仿他猛吸一口,大喊:“好難聞啊!”其他同學質疑道:“氧氣沒有味道的啊!”同學乙辯解道:“真的好難聞啊,不信你們聞聞呢?”質疑的同學也紛紛嘗試,疑惑道:好難聞啊!”看到大家面面相覷,一派狐疑狀,我啟發說:“純氧是無味的,可我沒說這個是純氧啊,這瓶氧氣是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備的,想想有沒有可能產生其他氣體啊,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查查看呢!”第二天上課,甲同學舉手說:“上網查過了,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備氧氣的時候,會產生氯氣,氯氣是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啊!我們昨天吸毒啦!”昨天吸氧的同學一臉興奮的驚恐狀,沒吸到氧氣的同學則滿臉慶幸,呈現幸災樂禍狀!

甲同學把網上查得的資料在投影上展示給同學們看:

用二氧化錳和氯酸鉀混合加熱制氧氣的實質是:[1]

2KClO3 + 2MnO22KMnO4 + O2↑ + Cl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K2MnO4+Cl22KCl + MnO2 + O2

三個方程式相加,約去中間產物得到:

2KClO32KCl+3O2↑

所以:由方程式 2KClO3+2MnO22KMnO4+O2↑+Cl2↑ 看出,可能生成微量氯氣。在同學們敬佩眼神的注目下,甲同學自豪地走下講臺,我趁機大大贊揚了他善于鉆研的精神,此時的他可是信心大增呢。

2. 驗滿氧氣的質疑和實驗揭秘

在講氧氣的制備時,我講到氧氣的驗滿方法是把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滿。一學生馬上舉手說:“不對吧,上節課,一瓶氧氣我們五個人每人吸了一大口后,帶火星的木條還能復燃,氧氣早就不滿了,但為什么木條還能復燃啊?”我贊揚說:“是的,氧氣的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帶火星的木條就能復燃,至于到底氧氣的濃度達到多少帶火星的木條就可以復燃,你們課下可以查閱資料,或者自己設計實驗探究,希望你們可以告訴我一個準確的答案。”第二天,幾個學生找到我,說他們網上查詢得知,當氧氣的濃度達到50%[2]的時候,帶火星的木條就可以復燃了,他們想通過實驗來驗證。我鼓勵說:“好啊,拿出你們的實驗方案來啊!”他們幾個領了任務,興沖沖地回去了,第三天中午,他們又興致勃勃地來找我,說實驗方案已設計好,用排水法分別收集30%、40%、45%、50%、55%、60%的氧氣,來分別驗證,在我的指導下,幾個同學分工合作,順利完成實驗,成功得出結論。當實驗成功的那一刻,幾個同學別提有多自豪啦!

3. 追蹤調查鎂帶在空氣中的燃燒產物

在一節習題課上,有這樣一道題,鎂帶在空氣燃燒,不僅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鎂,而且還可以和氮氣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請寫出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本身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因為剛剛做做實驗,而且鎂帶燃燒后的產物我讓同學傳著看過的,于是,我問:“有沒有同學看到白中帶黃的固體?”同學都搖頭說:“沒有,只看到白色固體。”我接著問:“題目上說鎂和氮氣反應會生成氮化鎂,而且空氣中78%可是氮氣啊,應該可以生成淡黃色的固體的啊?”學生說:“可能是因為氮氣的性質穩定,沒反應吧?”另一個同學說:“肯定反應了……他們爭論不休,我啟發說:“有沒有別的可能呢?會不會還有其他反應發生呢,回去查資料,明天告訴我。”第二天的課上,同學乙舉手說:“老師,我查過了,生成的氮化鎂會和水進一步反應生成白色的固體氫氧化鎂,所以看不到淡黃色了。”同樣,他走到講臺寫下從網上查到的反應方程式:Mg3N2+6H2O2NH3↑+3Mg(OH)2[3]后,大家恍然大悟,噢!原來如此啊!

三、結語

1. 去功利化,鼓勵學生探究

我想說作為理科老師,絕對不能太功利,不能整天只盯著中考、高考,而要從科學的角度教會學生如何探究,如何思考,每個同學的能力不同,興趣不同,老師要準許并鼓勵能力超強的同學發現問題,并幫著他們解決問題,其實對真正感興趣的知識,是沒有難易之分的。

2. 開闊視野,鼓勵學生質疑

如果我們老師能不斷鼓勵同學去質疑、去實驗,同學們的質疑一定會越來越多,思考越來越深,查閱資料越來越勤,視野越來越多開闊,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創新思維越來越快,學習興趣越來越濃。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參考文獻

[1] 嚴宣申.化學原理選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8:232

[2] 王祖浩,王程杰.中學化學創新實驗[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34

[3] 王祖浩,王程杰.中學化學創新實驗[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41endprint

摘要:通過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啟發學生善于查閱資料,親自動手探究異常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倡學生參與演示實驗,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參與;體驗;質疑;實驗;鼓勵;創新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2-0082-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1

日常生活中,翻開報紙,經常會看到某某大學教授論文抄襲,某某電影抄襲,某某電視劇抄襲,真可謂抄襲成風,最后評論員會總結說,中國人缺少創新意識。反思抄襲現狀,抄襲事件屢屢發生的深層原因在哪里?是誰扼殺了中國人的原創力?中國的學生為什么缺少創新思維?這和我們教學模式有沒有關系呢?和我們老師的課堂教學有沒有關系呢?我想,多少有點關系吧?比如,學生提出一個疑問,中學老師如果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中考不考,不要去研究了,或者說,這個問題要到高中、大學才考慮的,現在不用考慮。”如果老師經常這樣回答學生,自然而然地學生的質疑就會越來越少,探究的熱情就慢慢被澆滅,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被扼殺了。所以,為了保護學生的的原創力,作為一線老師,一定要善待學生的質疑,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中,我們具體該如何鼓勵質疑,啟發創新學生呢?多年的初三化學教學中,筆者有以下的拙見,在這里和大家分享。

一、讓學生參與教師演示實驗

1. 通過親自實驗,培養學生“望、聞、問、切四診法”,提高觀察力和靈敏度

我一直有個“固執”的觀點,學生看到的和親身體驗的感覺肯定不一樣。就如一位國外名人所講:“告訴我,我會忘記,演示給我,我會理解,讓我參與,我將學會。”所以,在課堂上每做完一個演示實驗,我就會把實驗儀器和藥品讓學生一一傳下去,讓每一個同學都能親自拿著儀器近距離玩味、體驗。開學第三天,我做了一個銅綠溶于水的實驗,讓同學觀察銅綠的溶解情況,當試管傳到后面一個同學時,他很好奇,不僅看一看,還摸一摸,甚至還湊上去聞一聞,其他同學們被他的“滑稽”動作逗笑了,我贊賞說:“你們看他觀察實驗多仔細啊,連我都沒想到要聞聞氣味,摸摸試管壁溫度的變化呢,其實化學的學習,尤其是實驗現象的觀察就需要看、聽、聞、摸面面俱到的。”我真誠的贊賞完,同學們不笑了,試管傳到下一個同學時,她很自然地聞聞氣味、摸摸試管壁。緊接著,我同時做鎂帶和稀鹽酸、醋酸反應的實驗,當試管傳到后面一個同學時,他舉手問:“老師,鎂帶都消失了,我分不清哪個是醋酸?哪個是鹽酸啊?”立刻就有同學搶答:“聞氣味啊,醋酸有酸味的啊!”還有同學說:“摸試管壁的溫度啊,溫度高的是鹽酸。”就這樣水到渠成,學生很快就養成了聽、看、聞、摸實驗現象的習慣,我贊揚說:“同學們在化學課上,學會了中華名醫扁鵲的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呢!”

2.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和對科學的敬畏之情

反思演示實驗,以前我們老師只管在講臺上做實驗,想當然地認為后面的同學都能看到實驗現象,但當同學把試管傳到后面的時候,我站在前面根本什么也看不到,所謂的演示實驗,其實是老師演示給自己看,試想,長此以往,坐在后面的同學對演示實驗還有多少興趣,對化學還有多少熱情,反之,若我們邁出一步,把演示實驗盡可能地讓每個同學都能親密接觸一下,學生的感覺絕對不一樣,而且同學在傳遞儀器的時候,我反復強調要注意安全,小心再小心,同學們在我的警示下,化學儀器就像名貴的水晶瑪瑙般被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態度極其虔誠,這虔誠的態度無形映射到對化學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和嚴謹程度。

二、刨根問底追蹤調查“異常實驗”

1. 氧氣異常氣味的探究之旅

課上講氧氣的性質,當做完燃燒實驗后,我贊揚說:“同學們今天課上積極性都很高,耗氧量很大,現還剩余一瓶氧氣,獎勵給大家吸氧吧。”同學甲猛吸一口,直搖頭,一副痛苦狀,同學乙也模仿他猛吸一口,大喊:“好難聞啊!”其他同學質疑道:“氧氣沒有味道的啊!”同學乙辯解道:“真的好難聞啊,不信你們聞聞呢?”質疑的同學也紛紛嘗試,疑惑道:好難聞啊!”看到大家面面相覷,一派狐疑狀,我啟發說:“純氧是無味的,可我沒說這個是純氧啊,這瓶氧氣是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備的,想想有沒有可能產生其他氣體啊,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查查看呢!”第二天上課,甲同學舉手說:“上網查過了,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備氧氣的時候,會產生氯氣,氯氣是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啊!我們昨天吸毒啦!”昨天吸氧的同學一臉興奮的驚恐狀,沒吸到氧氣的同學則滿臉慶幸,呈現幸災樂禍狀!

甲同學把網上查得的資料在投影上展示給同學們看:

用二氧化錳和氯酸鉀混合加熱制氧氣的實質是:[1]

2KClO3 + 2MnO22KMnO4 + O2↑ + Cl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K2MnO4+Cl22KCl + MnO2 + O2

三個方程式相加,約去中間產物得到:

2KClO32KCl+3O2↑

所以:由方程式 2KClO3+2MnO22KMnO4+O2↑+Cl2↑ 看出,可能生成微量氯氣。在同學們敬佩眼神的注目下,甲同學自豪地走下講臺,我趁機大大贊揚了他善于鉆研的精神,此時的他可是信心大增呢。

2. 驗滿氧氣的質疑和實驗揭秘

在講氧氣的制備時,我講到氧氣的驗滿方法是把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滿。一學生馬上舉手說:“不對吧,上節課,一瓶氧氣我們五個人每人吸了一大口后,帶火星的木條還能復燃,氧氣早就不滿了,但為什么木條還能復燃啊?”我贊揚說:“是的,氧氣的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帶火星的木條就能復燃,至于到底氧氣的濃度達到多少帶火星的木條就可以復燃,你們課下可以查閱資料,或者自己設計實驗探究,希望你們可以告訴我一個準確的答案。”第二天,幾個學生找到我,說他們網上查詢得知,當氧氣的濃度達到50%[2]的時候,帶火星的木條就可以復燃了,他們想通過實驗來驗證。我鼓勵說:“好啊,拿出你們的實驗方案來啊!”他們幾個領了任務,興沖沖地回去了,第三天中午,他們又興致勃勃地來找我,說實驗方案已設計好,用排水法分別收集30%、40%、45%、50%、55%、60%的氧氣,來分別驗證,在我的指導下,幾個同學分工合作,順利完成實驗,成功得出結論。當實驗成功的那一刻,幾個同學別提有多自豪啦!

3. 追蹤調查鎂帶在空氣中的燃燒產物

在一節習題課上,有這樣一道題,鎂帶在空氣燃燒,不僅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鎂,而且還可以和氮氣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請寫出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本身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因為剛剛做做實驗,而且鎂帶燃燒后的產物我讓同學傳著看過的,于是,我問:“有沒有同學看到白中帶黃的固體?”同學都搖頭說:“沒有,只看到白色固體。”我接著問:“題目上說鎂和氮氣反應會生成氮化鎂,而且空氣中78%可是氮氣啊,應該可以生成淡黃色的固體的啊?”學生說:“可能是因為氮氣的性質穩定,沒反應吧?”另一個同學說:“肯定反應了……他們爭論不休,我啟發說:“有沒有別的可能呢?會不會還有其他反應發生呢,回去查資料,明天告訴我。”第二天的課上,同學乙舉手說:“老師,我查過了,生成的氮化鎂會和水進一步反應生成白色的固體氫氧化鎂,所以看不到淡黃色了。”同樣,他走到講臺寫下從網上查到的反應方程式:Mg3N2+6H2O2NH3↑+3Mg(OH)2[3]后,大家恍然大悟,噢!原來如此啊!

三、結語

1. 去功利化,鼓勵學生探究

我想說作為理科老師,絕對不能太功利,不能整天只盯著中考、高考,而要從科學的角度教會學生如何探究,如何思考,每個同學的能力不同,興趣不同,老師要準許并鼓勵能力超強的同學發現問題,并幫著他們解決問題,其實對真正感興趣的知識,是沒有難易之分的。

2. 開闊視野,鼓勵學生質疑

如果我們老師能不斷鼓勵同學去質疑、去實驗,同學們的質疑一定會越來越多,思考越來越深,查閱資料越來越勤,視野越來越多開闊,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創新思維越來越快,學習興趣越來越濃。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參考文獻

[1] 嚴宣申.化學原理選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8:232

[2] 王祖浩,王程杰.中學化學創新實驗[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34

[3] 王祖浩,王程杰.中學化學創新實驗[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41endprint

摘要:通過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啟發學生善于查閱資料,親自動手探究異常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倡學生參與演示實驗,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參與;體驗;質疑;實驗;鼓勵;創新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2-0082-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1

日常生活中,翻開報紙,經常會看到某某大學教授論文抄襲,某某電影抄襲,某某電視劇抄襲,真可謂抄襲成風,最后評論員會總結說,中國人缺少創新意識。反思抄襲現狀,抄襲事件屢屢發生的深層原因在哪里?是誰扼殺了中國人的原創力?中國的學生為什么缺少創新思維?這和我們教學模式有沒有關系呢?和我們老師的課堂教學有沒有關系呢?我想,多少有點關系吧?比如,學生提出一個疑問,中學老師如果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中考不考,不要去研究了,或者說,這個問題要到高中、大學才考慮的,現在不用考慮。”如果老師經常這樣回答學生,自然而然地學生的質疑就會越來越少,探究的熱情就慢慢被澆滅,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被扼殺了。所以,為了保護學生的的原創力,作為一線老師,一定要善待學生的質疑,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中,我們具體該如何鼓勵質疑,啟發創新學生呢?多年的初三化學教學中,筆者有以下的拙見,在這里和大家分享。

一、讓學生參與教師演示實驗

1. 通過親自實驗,培養學生“望、聞、問、切四診法”,提高觀察力和靈敏度

我一直有個“固執”的觀點,學生看到的和親身體驗的感覺肯定不一樣。就如一位國外名人所講:“告訴我,我會忘記,演示給我,我會理解,讓我參與,我將學會。”所以,在課堂上每做完一個演示實驗,我就會把實驗儀器和藥品讓學生一一傳下去,讓每一個同學都能親自拿著儀器近距離玩味、體驗。開學第三天,我做了一個銅綠溶于水的實驗,讓同學觀察銅綠的溶解情況,當試管傳到后面一個同學時,他很好奇,不僅看一看,還摸一摸,甚至還湊上去聞一聞,其他同學們被他的“滑稽”動作逗笑了,我贊賞說:“你們看他觀察實驗多仔細啊,連我都沒想到要聞聞氣味,摸摸試管壁溫度的變化呢,其實化學的學習,尤其是實驗現象的觀察就需要看、聽、聞、摸面面俱到的。”我真誠的贊賞完,同學們不笑了,試管傳到下一個同學時,她很自然地聞聞氣味、摸摸試管壁。緊接著,我同時做鎂帶和稀鹽酸、醋酸反應的實驗,當試管傳到后面一個同學時,他舉手問:“老師,鎂帶都消失了,我分不清哪個是醋酸?哪個是鹽酸啊?”立刻就有同學搶答:“聞氣味啊,醋酸有酸味的啊!”還有同學說:“摸試管壁的溫度啊,溫度高的是鹽酸。”就這樣水到渠成,學生很快就養成了聽、看、聞、摸實驗現象的習慣,我贊揚說:“同學們在化學課上,學會了中華名醫扁鵲的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呢!”

2.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和對科學的敬畏之情

反思演示實驗,以前我們老師只管在講臺上做實驗,想當然地認為后面的同學都能看到實驗現象,但當同學把試管傳到后面的時候,我站在前面根本什么也看不到,所謂的演示實驗,其實是老師演示給自己看,試想,長此以往,坐在后面的同學對演示實驗還有多少興趣,對化學還有多少熱情,反之,若我們邁出一步,把演示實驗盡可能地讓每個同學都能親密接觸一下,學生的感覺絕對不一樣,而且同學在傳遞儀器的時候,我反復強調要注意安全,小心再小心,同學們在我的警示下,化學儀器就像名貴的水晶瑪瑙般被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態度極其虔誠,這虔誠的態度無形映射到對化學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和嚴謹程度。

二、刨根問底追蹤調查“異常實驗”

1. 氧氣異常氣味的探究之旅

課上講氧氣的性質,當做完燃燒實驗后,我贊揚說:“同學們今天課上積極性都很高,耗氧量很大,現還剩余一瓶氧氣,獎勵給大家吸氧吧。”同學甲猛吸一口,直搖頭,一副痛苦狀,同學乙也模仿他猛吸一口,大喊:“好難聞啊!”其他同學質疑道:“氧氣沒有味道的啊!”同學乙辯解道:“真的好難聞啊,不信你們聞聞呢?”質疑的同學也紛紛嘗試,疑惑道:好難聞啊!”看到大家面面相覷,一派狐疑狀,我啟發說:“純氧是無味的,可我沒說這個是純氧啊,這瓶氧氣是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備的,想想有沒有可能產生其他氣體啊,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查查看呢!”第二天上課,甲同學舉手說:“上網查過了,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備氧氣的時候,會產生氯氣,氯氣是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啊!我們昨天吸毒啦!”昨天吸氧的同學一臉興奮的驚恐狀,沒吸到氧氣的同學則滿臉慶幸,呈現幸災樂禍狀!

甲同學把網上查得的資料在投影上展示給同學們看:

用二氧化錳和氯酸鉀混合加熱制氧氣的實質是:[1]

2KClO3 + 2MnO22KMnO4 + O2↑ + Cl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K2MnO4+Cl22KCl + MnO2 + O2

三個方程式相加,約去中間產物得到:

2KClO32KCl+3O2↑

所以:由方程式 2KClO3+2MnO22KMnO4+O2↑+Cl2↑ 看出,可能生成微量氯氣。在同學們敬佩眼神的注目下,甲同學自豪地走下講臺,我趁機大大贊揚了他善于鉆研的精神,此時的他可是信心大增呢。

2. 驗滿氧氣的質疑和實驗揭秘

在講氧氣的制備時,我講到氧氣的驗滿方法是把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滿。一學生馬上舉手說:“不對吧,上節課,一瓶氧氣我們五個人每人吸了一大口后,帶火星的木條還能復燃,氧氣早就不滿了,但為什么木條還能復燃啊?”我贊揚說:“是的,氧氣的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帶火星的木條就能復燃,至于到底氧氣的濃度達到多少帶火星的木條就可以復燃,你們課下可以查閱資料,或者自己設計實驗探究,希望你們可以告訴我一個準確的答案。”第二天,幾個學生找到我,說他們網上查詢得知,當氧氣的濃度達到50%[2]的時候,帶火星的木條就可以復燃了,他們想通過實驗來驗證。我鼓勵說:“好啊,拿出你們的實驗方案來啊!”他們幾個領了任務,興沖沖地回去了,第三天中午,他們又興致勃勃地來找我,說實驗方案已設計好,用排水法分別收集30%、40%、45%、50%、55%、60%的氧氣,來分別驗證,在我的指導下,幾個同學分工合作,順利完成實驗,成功得出結論。當實驗成功的那一刻,幾個同學別提有多自豪啦!

3. 追蹤調查鎂帶在空氣中的燃燒產物

在一節習題課上,有這樣一道題,鎂帶在空氣燃燒,不僅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鎂,而且還可以和氮氣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請寫出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本身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因為剛剛做做實驗,而且鎂帶燃燒后的產物我讓同學傳著看過的,于是,我問:“有沒有同學看到白中帶黃的固體?”同學都搖頭說:“沒有,只看到白色固體。”我接著問:“題目上說鎂和氮氣反應會生成氮化鎂,而且空氣中78%可是氮氣啊,應該可以生成淡黃色的固體的啊?”學生說:“可能是因為氮氣的性質穩定,沒反應吧?”另一個同學說:“肯定反應了……他們爭論不休,我啟發說:“有沒有別的可能呢?會不會還有其他反應發生呢,回去查資料,明天告訴我。”第二天的課上,同學乙舉手說:“老師,我查過了,生成的氮化鎂會和水進一步反應生成白色的固體氫氧化鎂,所以看不到淡黃色了。”同樣,他走到講臺寫下從網上查到的反應方程式:Mg3N2+6H2O2NH3↑+3Mg(OH)2[3]后,大家恍然大悟,噢!原來如此啊!

三、結語

1. 去功利化,鼓勵學生探究

我想說作為理科老師,絕對不能太功利,不能整天只盯著中考、高考,而要從科學的角度教會學生如何探究,如何思考,每個同學的能力不同,興趣不同,老師要準許并鼓勵能力超強的同學發現問題,并幫著他們解決問題,其實對真正感興趣的知識,是沒有難易之分的。

2. 開闊視野,鼓勵學生質疑

如果我們老師能不斷鼓勵同學去質疑、去實驗,同學們的質疑一定會越來越多,思考越來越深,查閱資料越來越勤,視野越來越多開闊,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創新思維越來越快,學習興趣越來越濃。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參考文獻

[1] 嚴宣申.化學原理選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8:232

[2] 王祖浩,王程杰.中學化學創新實驗[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34

[3] 王祖浩,王程杰.中學化學創新實驗[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41endprint

猜你喜歡
鼓勵體驗創新
沙畫活動中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
淺談演員“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的轉化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33:48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5:34
試論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45
“鼓勵”浪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她的性爱视频| 无码免费视频|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亚洲动漫h| 免费毛片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日本国产在线|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日本免费a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先锋资源| 不卡无码网| 伊人久综合| 欧美成人aⅴ| 免费高清毛片|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99精品视频播放|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91在线精品| 制服丝袜 91视频|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99视频全部免费|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欧美成人一级| 一级在线毛片|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任我操在线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色99| 99精品欧美一区|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中文字幕 91| 国产成人91精品| 久久一级电影|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 黄色网在线|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精品第页|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亚洲自拍另类|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亚洲动漫h|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在线|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