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
【摘 要】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也隨之不斷進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值得我們探討。本文通過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預設與生成關系的重要性,對如何做到預設與生成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預設;生成;探討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預設和生成兩個環節雖對立統一,但是卻缺一不可。預設的環節需要老師提前對課文進行理解、備案,在上課的時候利用自己所預設的文案進行生成環節。預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老師對課文的尊重,從而生成的結果是對學生的尊重。沒有預設就沒有生成,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結果。語文老師如果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將會使自己的課堂變得有趣,也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傳統
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普遍認為只要備過一次課,以后對于同一篇課文的講解就不需要再備課了。只要學生認真的背好課文,知道并了解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那么這一課的教學任務就算完成,完全不考慮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只是一味的傳達知識點。
2.太過重視分數
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學校和家長普遍只關心考試分數,一張卷子定終生。因為這種思想觀念語文老師教學過程變得不被人關心,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不能很好的體現。
3.課堂氣氛死板
在中國的學校教育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感,大部分學生的心中抱著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的心態,這種情況造成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少,不能對老師教學過程中預設與生成的結果進行改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課堂氣氛不活躍,缺少創新性的狀況。
二、如何把握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預設與生成兩者關系的調整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針對以上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措施,以此來加強預設與生成關系措施的實施:
1.精心預設,結合實際進行生成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有計劃性和目的性的組織活動,要想學生學的好就需要老師對課文進行精心的預設。在給課文的備課中老師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對于這篇課文學生需要學到什么,要用怎樣的方式講才能讓學生理解才能達到這一課的教學目的。多角度的對課文進行剖析,深度的理解教材和選材的意義。只有老師自己明白為什么教材中會有這篇課文,才能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刻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預設的過程需要老師思考:學生會根據課文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會喜歡怎樣的教學方式,會根據哪句話進行提問,對課文會有什么樣的感悟,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什么錯誤等狀況。老師通過精心的預設來增加課堂中的趣味,讓枯燥乏味的語文通過自己的講解變得充滿魅力,讓學生對語文充滿興趣,提高他們主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生成的過程中,老師應當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自己的預設進行調整,達到課堂中預設與生成的對立統一,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而不是只為了教學目標一味的傳授知識點,否則會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難學的想法,并且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
2.多與學生互動,增加溝通
老師的教學水平如何,學生的學習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一般情況下,老師教的越好,學生的聽課積極性越高,學習成績也隨之提高。老師的預設只是一個提前的備案,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跟學生的溝通來進一步加強生成的效果,以此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本身就是教和學組成,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跟學生多溝通,了解自己教學方式哪些方面需要改進,不能因為覺得因為自己是老師,講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學生的意見。這樣的狀況使得生成的環節缺少了其本質的意義。教學本身就是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教授知識,對于學生所不理解的內容進行講解,如果光有預設的環節而忽視了生成的結果,則事倍功半。多與學生溝通,增加互動的頻率,將從學生那里反饋過來的教學意見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不斷的對自己的預設進行調整。
3.擺脫傳統教學思想,增加彈性教學
在具體的教學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突發問題,老師在預設的時候不要把每個問題都限定死了,留一點彈性空間,在課堂上才能讓生成的環節變得更加的有活力。由于課堂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它不可能只局限于一種情況,教師在進行預設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到所有狀況,不拘泥于傳統教學的觀念,增加課堂的創新性,對生成會產生好的效果。曾經發生過一種狀況,一個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春光染綠我們的雙腳》的時候正好到了秋天,教室外面的楓葉都隨著秋風慢慢的飄落。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老看著窗外,這個老師就靈機一動,在秋天何必要講春天,干脆帶學生們去教室外面撿楓葉、做書簽,讓學生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給他們講解了杜牧的《山行》。這種情況很少會有老師能做到,覺得在外面上課不能讓學生專心的聽課,然而這個老師的做法會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更好的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情景,加深了他們對古詩的理解。雖然與預設的方案不同,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讓學生們增加了對語文學習的樂趣,并加深了老師與學生的溝通,生成的效果相對于死板的教學好很多。
結束語:
教學的成功離不開教師精心的預設,也離不開學生配合的生成。在小學高級語文教學中做到預設與生成的對立統一,有利于教學目的的達成,也提高了學生積極學習的熱情。
【參考文獻】
[1]王芳麗.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關系的把握[J].文教資料.2013.03(16):21-22.
[2]孫娜,蔡偉.源于預設,達于生成:課堂教學的哲學之境[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3.08(05):12-13.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