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時效性不僅符合廣大師生的教學要求,也有助于素質教育的普及,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本文主要從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角度出發,分析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意義,闡述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策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時效性
在新課改的浪潮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成為了廣大教師不斷探索與追求的目標。課堂教學時效性就是指利用系統化的教學過程與科學化的教學方法,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意義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主要就是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掌握,并且進行靈活運用。在時效性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實驗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這樣才可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堂時效性教學的意義就是教師可以全面向學生講解化學基礎知識,并且通過趣味活動的展開以及高效教學方法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講解同一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學生可以在同一時間接受,并且通過連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入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并且利用化學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策略
(一)強調化學實驗的作用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化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與實驗性緊密結合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化學實驗,通過化學實驗的開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興趣與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只有調動學生探索、創新、求知的欲望,才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積極的學習。并且這是從學生內心發出的學習愿望,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化學實驗的開展,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興趣,進而樹立“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的學習態度。
在設計實驗課程的時候,一定要在實驗目的與實驗現象上留一些懸念,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進行探索,進而讓學生產生一種置身魔幻世界的感覺,充分感受化學的魔力,進一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化學啟蒙的時候,可以和現實生活中的魔術進行聯系,為學生再現“燒不壞的手帕”、“白紙上寫字”、“清水變果汁”等魔術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對化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提高化學水平。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熱情與興趣,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燃燒與緩慢氧化”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引進英國戰艦“歐羅巴”號失火事件,對戰艦“歐羅巴”號失火的原因、過程進行分析,了解相關的燃燒現象,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掌握著火點,并且對緩慢氧化、自燃等化學概念進行學習。
除此之外,適當、巧妙的提問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并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化學課堂整體教學質量。由此可以看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一定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未知問題的期待、探討、解答的過程中,深入了解知識內容,進而予以牢固掌握。比如,在學習“鐵的性質”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銹”的實驗,向學生提問:“怎樣降低生活中鐵具生銹變質的概率?”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進行實驗探索,不僅可以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還可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實現了時效性教學的目的。
(三)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處理技術、互聯網技術在教學實驗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校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通過電腦、投影儀、音響、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內容的展開。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一些化學知識較為復雜,化學反應與現象較為抽象,學生無法予以全面理解,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呈現,如通過視頻、音頻等描述化學反應過程,突出化學現象,讓學生快速、深入理解復雜的化學知識,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效率最大化與教學質量最優化,是化學教師的主要任務與職責。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落實新課改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斷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
【參考文獻】
[1]高建萍.學到高效課堂——淺談新課程標準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2(06)
[2]張瑜,朱廣濤,王寶珍,等.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教學整合環境下的學生角色分析[J].中小學電教(教師版),2012(12)
[3]徐遠征,甘耀明.關于構建中學化學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化學教育,2011(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