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摘 要:怎樣的課堂教學結構才能構建這樣的學習氛圍呢?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談了一些看法。 探究如何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力。
關鍵詞:語文課堂;氛圍;激趣;輕松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72-01
眾所周知,新課標強調學生要在愉快中學習。創造民主、輕松、和諧、濃郁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的前提條件。新課標強調教師由傳授者轉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 導者,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設身處地 為學生創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接納 性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學習 共同體”,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無拘無束 地大膽質疑、發表見解、與教師爭論。只有這樣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鉆研 問題、啟動思維、馳騁想象。
新課標要求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愿學,樂學,筆者在多年的課改實踐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一、輕松愉快激趣法
語文課堂要體現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 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上課開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唱唱歌,背背詩,這樣,不僅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要學生自己概括對該句話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鈴聲響起還意猶未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魅力在于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問題,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素養、心理狀況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這就是創造力的表現,也正是我們要悉心呵護和著意培養的。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重視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方法,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特別是與老師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敢于不屈從于教師,不迷信于權威,敢說“我認為”。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松、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無限活力。
二、欣賞表揚激趣法
人人都渴望被賞識,小學生更是如此。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清代學者 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是 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 源泉。課堂上筆者采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每節課筆者盡量多贊賞 學生,不光贊賞一個兩個,而是贊賞一群一批,甚 至全班;不是虛偽的應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實實在 在的。有了贊賞這一“添加劑”,學生在學習中就能 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 躍,學習效果好。可以說,贊賞出創造力,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 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 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 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 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 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 教育工作者:“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 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三、動手操作激趣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四、媒體輔助激趣法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濃郁 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在課堂上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擯棄以往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施舍知 識的場所,擯棄家長制、霸道者的教風,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去真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能喜歡語文,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