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晶
一、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的抵消處理
甲公司為乙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當年向乙公司銷售產品
2000萬元,銷售成本為1500萬元,已分別在甲公司財務報表中列示。乙公司當年對外銷售70%該批內部購進商品,其銷售收入為1750萬元,銷售成本為1400萬元。
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集團內部存貨交易其實質就是存貨的內部調撥,從甲公司調撥到乙公司,乙公司進行對外銷售。集團的銷售收入是1750萬元,銷售成本1050萬元(1500×70%),存貨450萬元(1500×30%)。因此編制抵消分錄如下:
借:營業收入??????????? 2000
貸:營業成本???????????????????? 1850
存貨????????????????????????? 150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對于內部銷售收入的抵消,可分二個步驟進行處理(1)按照銷售方的內部銷售收入的金額,借記營業收入,貸記營業成本(2)按照購貨方的期末存貨價值×銷售方的銷售毛利率的數額,即期末存貨中包含的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的數額,借記營業成本,貸記存貨。
二、存貨跌價準備的抵消處理
1.接上例,年度終了,乙公司對存貨進行清查,發現該商品市場價格下跌,預計可變現凈值為550萬元,乙公司期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0萬元,并在其財務報表中列示。
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存貨價值是450萬元,低于可變現凈值550萬元,未發生減值,應將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抵消,抵消分錄如下:
借:存貨??? 50
貸:資產減值損失? 50
2.如果預計可變現凈值為440萬元,乙公司期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60萬元,并在其財務報表中列示。
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存貨價值是450萬元,低于可變現凈值為440萬元,只需計提1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應將多計提的150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抵消
借:存貨??? 150
貸:資產減值損失? 150
3.綜上所述,當集團整體存貨價值<可變現凈值<存貨所有方存貨價值,應將存貨所有方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抵消;當可變現凈值<集團整體存貨價值,應將存貨中包含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全部抵消。
三、 所得稅的影響
1.從集團整體看,存貨沒有發生減值,不存在暫時性差異,應將乙公司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進行抵消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
2.從集團整體看,存貨價值是450萬元;獨立納稅主體乙公司計稅基礎是600萬元,兩者差額-150萬元形成了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稅資產37.5萬元(150×25%)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37.5
貸:所得稅費用???????? 37.5
3.將1項和2項合并,母子公司稅率相同的情況下,確認的遞延所稅資產=(期末存貨中包含的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的數額-多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稅率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5
貸:所得稅費用??????? 25
四、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內部銷售商品的合并處理
上年末在合并工作底稿中進行了相應的抵消、合并后,合并報表中上年末的凈利潤,即本年期初未分配利潤為737.5萬元,詳見下表:
甲公司和乙公司個別報表數期初未分配利潤合計數為812.5萬元,按照一體化原則,站在集團整體的角度,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首先應將期初未分配利潤的數額進行調整。
通過抵消、合并后,期初未分配利潤合并數為737.5萬元,與上年合并工作底稿數一致。
通過抵消、合并后,期初未分配利潤合并數為737.5萬元,與上年合并工作底稿數一致。將期初未分配利潤的數額進行調整后,再進行本期購進內部商品的合并處理。本期購進內部商品的合并處理只需參照前面的講解分步進行處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