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談
摘? 要:當前,微課教學已經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普遍應用,其對于推動我國教學改革、契合《新課程標準》以及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微課,主要是基于計算機技術而開發出的教學資源,因此,無論是微課的存在還是發展都無法離開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新教學形勢下,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的應用價值已經得到了有效的體現,并且其應用范圍與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健全與完善。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微課;課堂教學
引言: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我國教育資源的數字化進程正在不斷快速推進,其目的在于盡量地和當前市場所需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求保持一致。如今,教學資源的個性化建設依然變為了實現教學改革的關鍵性途徑,而微課教學便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應勢而起。微課極大地適應了教育資源轉向開放化、多元化的積極方向發展,并且,微課的微型化與便捷性的資源,也已經被社會廣泛認可。
一、新計算機技術在微課教學中的優勢
通過借助備課組一齊研發生成的規范化微課方案,能夠良好的把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與此同時,教師適時地提出針對這一教學章節中的內容問題,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對于新的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能夠按照實際教學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思路。教師在展開需要介紹到實例的教學時,可最大化激發微課在教學中的功用。
教師在一節課堂教學結束之前,在進入教學小結時,微課可以起到深化理解教學內容的作用,有助于幫助學生梳理這節教學的知識點,歸納其中存在的相互關系。例如,教師在教學了有關農業類型的文章時,可讓學生通過某一個農業地域形式,根據不一樣的分類所屬類型進行分別闡述[1]。根據教學實踐統計,教師在每節課上所應用到的微課輔助資源的容量通常都只有數十兆而已,并且,格式較為開放,能夠很好與流媒體契合。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流暢地在線學習教師準備的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能夠將其下載在終端設備上,為自主學習提供便利。而學習質量的最有效獲取途徑,便來源于自主學習,而微課教學是實現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
“快樂學習”是微課教學的核心觀念,微課不僅作為一種輔助材料出現,而其宗旨就在于加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的學習規律為遵循標準,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的。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點,針對性地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最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新計算機技術在微課教學中的應用
(一)完善制作流程。微課的教學的整體質量與微視頻的制作密切相關,只有充分地應用計算機技術的優勢,才能夠完善微課的制作步驟,進而豐富制作手段,最終強化微課制作的水平。一般來說,微課制作主要涵括了四個層面:第一,選題。即需要具體的就某一篇教學教材的內容進行微課錄制。第二,編寫教案。盡管,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時間比較短,但近乎涵蓋了所有的教學策略,要涉及到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目標以及執行的教學形式等輔助內容。第三,課件制作。實施微課錄制,除去流媒體,也可以采用ppt的展示進行對教學細節的輔助,這樣一來,就必須應用計算機技術來設計適合的ppt。第四,視頻錄制。將上述準備的內容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體現出來,要最到選取錄制的優質性,例如可以使用攝像機或是錄屏的方式等[2]。
(二)微課的開發應用。高水平的微課制作,不僅要依賴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與錄制技術,還需要對微課內容進行全面開發。微課內容的開發程度將直接影響著著微課受用客體的滿意水平,也影響著微課的應用效益。隨著當前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微課所需的錄制設備及手段都大有改觀,這也給微課制作提供了優秀的技術支撐。與此同時,新形勢下計算機技術對于微課開發也展示了強有力地推動作用。微課的內容開發屬于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建設模式通常都有征集評審式以及項目開發式。微課的資源開發通常要通過幾個重點流程,例如宣傳發動、選題設計、后期加工、審核發布等。這也就進一步要求教師能夠在每一個環節中,都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的輔助作用,加強微課開發質量。
綜上所述,對教師來說,“微課程”將會革新傳統教學與教研方式。對學生來說,“微課”可以更好地滿足其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基于“微課”的教學將會更加普及,“微課”也必然會變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教師是“微課”開發的主體,而“微課”無論是在設計、開發與應用上都是挑戰。因此,教師更要細致分析教育技術學和教育教學規律,研究學生以及自身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斷總結、完善和提煉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最終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詹春青.中小學優質“微課”資源開發的區域實踐與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2(33):23-26.
[2] 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2,14(25):223-2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