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超 (湖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湖北黃石 435002)
視覺作為知覺得主要感知方式,通常人們認識產品是通過視覺還有觸覺來完成的。視覺造型的感知原理是進行產品概念設計的原理依據,如形態的心理、形式美法則、錯視覺、格式塔心理學。根據形態分類可以得到形態設計的最基本規律,即人工形態不會自然產生,一個新的形態設計離不開對現實形態的參考和借鑒,再融入一些新的設計。造型設計應該是全方位系統考慮形態設計各種因素的形態設計過程。由此,產品的造型設計可以稱為是集技術、藝術、經濟為一體的人類有目的的主觀性,創造性活動。天然物體的形態有其形成的自然規律,通過形態我們認識了他們的形成規律和對環境的適應性是人們設計形態的源泉,人工形態為人所用,必須將形態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有機完美的結合起來,既要符合工程的可行性又要滿足人的生活需求。作為兒童早教產品要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從兒童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出發進行設計。
視覺造型設計與構成的關系密切構成是視覺元素在形態中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思維來創造形象,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組合形式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在形態設計過程中,先要通過精密計算安置所有視覺元素,以期獲得高度的視覺平衡和無限的設計可能,并創造出視覺上高度清晰的設計風格,進而探索形態的審美實質和視覺特征,追求全部設計要素統一的動態平衡效果,強調通過各種對比因素之間的視覺調整而產生一種活力。通過各種元素的排列組合,組成特殊的藝術形態,引起消費者的心理反應和聯想,這是一個系統而嚴謹的過程。
設計者只有通過產品的系統形象與最終的使用者交流。因此一個好的設計者要保證最終設計的系統形象表達了正確的使用者模型。(圖1.1)兒童早教產品設計要把握設計的規律和特點,馬思洛闡釋了設計的三種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反思的;本能的設計的基本原理來自人類本能,在人們之間和文化之間都是一致的,在本能水平上,物理特征——視覺、觸覺和聽覺——處于支配地位。行為水平的設計講究的是效用、性能。反思水平的設計注重的是信息、文化以及產品或者產品效用的意義。

圖1.1
兒童作為一個處于生命初期的,還在成長和發展中的個體,已經遺傳了 復雜的大腦結構,擁有語言和藝術,能夠成為將來社會所學的各種職業人士。所以在早教產品開發中,可以綜合各種有關語言,認知和創造的內容和產品設產品語意。
兒童作為新生生命個體,整個世界對他們來說都是全新的,他充滿了好奇感和求知欲,沒有固定的模式和記憶,因此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十分豐富。兒童的學習特點因此和成人也具有很大不同。兒童的學習以形象和理解意思為基礎,不太注意形式,因此我們的安排應當貼近實際生活,安排在一個有意義的情景中。建立可信和友好的交互方式,小孩子的情感很脆弱,我們的產品設計不能與他們的善良、天真的本性相違背,減少欺騙和情感的傷害。設想一下對于一個使用沒有安全感的產品,例如使用的材料和不當的設計造成的不悅,這就不會為兒童所接受。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遏制不好的下載材料類容進入兒童學習設備也是必要的,許多現代技術實際上是社會交互的技術,它是信任的技術和情感的紐帶,社會交互和信任都未被涉及到技術中,甚至沒被考慮,對產品的研發來說,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不斷優化的交互方法。
豐富交互的形式和手段,兒童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遵循他們學習的規律,通過聽、做、說、唱、玩、演、讀、寫和視聽等各種學習形式,通過技術的實現來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因此交互的方法和概念模式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概念模式,我們在操作時就只能盲目的死記硬背,照別人說的去做,無法明白這樣做的原因,當出現一些故障或情況時,我們就無法對付,我們需要一個好的概念模式。
設計的全面考察的提升,我們常常認為產品關注的是技術和他們提供的功能,然而關注情感成為未來情感開發的趨勢,成功的產品關注的是情感,尤其是兒童使用的產品怎樣產生豐富的體驗。
兒童學習的動機、需要和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始發點。觀察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同時根據孩子的個體特點,適時地創造條件使該興趣延續和深化下去。如,有的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持續時間短、容易轉換,家長便應該適時對幼兒的興趣給予關注,關注的方式方法則因幼兒所需而異。
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有利于人際之間的互動在家庭中為幼兒營造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有利于人際之間的互動。溝通、協調、討論、辯論與合作,需要家長為幼兒提供一個充分自主的教育氛圍。學習內容絕不僅僅是文本知識,游戲、操作等一切能夠使幼兒在身心某一方面有所收獲的活動,不管這些收獲是大是小、是外在的還是內隱的、是即時的還是滯后的,都是幼兒的學習,人是社會中的人,人會接受來自外部的信息和文化,同樣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交流與合作,有些兒童會出現封閉、孤獨的現象,還有些兒童已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還有許多類似的不良現象,因此關注兒童身心成長,使兒童學會表達、互助、互動等都應當成為早教產品開發的有機組成部分。
幼兒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幼兒多感官參與的與其他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這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對象材料的性質、幼兒需要的性質直接決定活動的性質和特點。從幼兒活動的對象維度上作分析,可以深入探討幼兒的活動,并把握各類活動與幼兒發展之間的現實聯系,例如一些基于平板電腦的兒童軟件開發,通過聲音,畫面引導兒童參與學習,這可以幫助兒童提高知識,幫助他們更快的學習和認識世界。
當今,情緒任是人類心理學中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一部分。有人認為情緒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遺留物,大多數人則把情緒看成一個問題,要通過理性和邏輯思考來加以克服的一個問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進化上更高級的動物比原始動物具有更多的情緒,人類則是情緒最豐富的動物。此外,情緒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影響人們的決策、思考及行為。
情緒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對認知,學習,交流,好奇心和創造性思維都很關鍵,當今的兒童心理研究和早教產品開發應當更加趨向這一面,快樂可以拓寬思路,增加創造力和想象力。而負面的情緒會增加人的憂慮,使思維變得狹窄。通常來說美觀的,易用的兒童產品更能吸引兒童,提高兒童的認知與理解,對于早教產品的設計應當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認識特點,具有優良的產品外觀設計,產品交互設計和優質的學習內容,只有具備這些要素早教產品才能引導和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總結
以上就是我們設計時要考慮的因素,早教產品的開發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首先要分析兒童的學習需求,生成一個概念設計,它是一個有序的、可組織的、有目標的設計,它實際上是一個創新性的想法,一個好的概念模式使我們能預測操作行為的效果。還需要對產品進行細節設計,它具體并優化了設計的方方面面,最終完成一個面向制造的產品設計。
[1]唐納德·A·諾曼著.付秋芳.程進三譯.情感化設計[美].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2]趙得成.產品造型設計:從形態的概念設計到實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