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
摘 要 介紹重慶市豐都縣紅心柚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豐都縣紅心柚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認識為先,品質為本;管理為重,技術支持;大戶帶動,示范引領;營銷保證,研發長效”等對策。
關鍵詞 紅心柚;產業發展;現狀;對策;重慶市豐都縣
中圖分類號:S666.3;F326.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0--2
豐都縣地處重慶版圖中心,是舉世聞名的“鬼城”,幅員面積2 900.86 km?,其中農業用地83 818 hm?,全縣總人口8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9.6萬人。距重慶主城區150 km,渝利鐵路、滬渝高速公路南線和長江黃金水道從東到西橫貫縣境,便利的交通為豐都縣紅心柚產業發展提供的很好交通條件。豐都縣是沿江河谷丘陵地區,屬于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8.5 ℃,年均降水量1 123.4 mm,無霜期318 d,日照時數1 311.8 h,土質為富鉀、中氮、低磷,pH值為6~8,是柑橘生長的最適生態區,渠溪河流域尤為適合紅心柚的生長。
豐都紅心柚又名紅心柑、紅柚子柑,20個世紀80年代由豐都縣農技人員從當地實生紅柚群體中選育培植的地方品種,其果肉紅艷、柔軟多汁、細嫩化渣、酸甜爽口、風味濃郁的優良品質和獨特的商品性能。果形優美,皮薄,肉質色澤粉紅悅目,瓤瓣大而均勻整齊,易分離,果味酸甜適中,品質極佳,芳香味濃,倍受消費者青睞。曾榮獲“重慶市十大名柚”、“全國優質柚金杯獎”“中國農業國際博覽會名牌產品”“ 2008年重慶市名優柑桔萬人品嘗暨鑒評會柚類金獎”“中國紅心柚之鄉”等殊榮。無公害豐都紅心柚產品和產地認證于2006年通過國家法定部門審定,同年3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正式命名為“豐都紅心柚”。
1 發展現狀
豐都紅心柚產業歷經近30 a的發展,尤其是豐都紅心柚納入特色效益農業骨干產業以來,紅心柚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截止2013年底,雙龍、三元、青龍、興龍、仁沙、社壇、保合、虎威、樹人、十直等基地鄉鎮種植面積達到6 666.7 hm?,大部分柚樹已進入投產期,年總產量達2.5萬t,年產值約6 000萬元。
為了做大做強紅心柚產業,豐都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扶持紅心柚產業發展。種植紅心柚除由政府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服務外,對標準化示范基地和種植面積大、示范帶動強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進行專項資金扶持和獎勵。目前,豐都縣共有紅心柚龍頭企業5家、紅心柚協會1個、專業合作社25個,為果農脫貧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2 存在問題
2.1 認識不足,定位不明
部分干部群眾對紅心柚產業認識不到位,未作農業骨干產業和農民致致富工程來抓,加之市場因素的影響,紅心柚價格波動收益不穩定的陰影在部分果農心里還依然存在。
2.2 重栽輕管,管理粗放
栽輕管是影響柚果品質、效益的主要原因。多數農村青壯勞動力外出經商、打工,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在家的果農多數年老體弱,文化水平低,對果園生產管理仍然依靠老經驗,管理粗放,這部分人沒有精力和能力學技術、管園子,大部分柚園都存在密度過大、樹體過高、下部空虛、病蟲害嚴重等問題,造成果品偏小、色澤較淡、甜度不高、品質下降;有的柚園多年失管,致使柚樹不掛果、無收益(據統計全縣約2 000 hm?柚園因未管理而未產生效益)。
2.3 基礎滯后,影響發展
紅心柚產業布局集中村社普遍缺乏道路、水系等基礎設施,機動車輛進不去,抗旱澆水跟不上。靠人力搬運施肥、采果,靠天下雨抗旱保樹,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較大;多數果園道路不暢,果農勞動強度加大,影響銷售。
2.4 劣雜樹多,品質不純
現紅心柚果園仍存在品質不純的柚樹,紅心柚屬自花授粉的無籽品種,其它品種的柑橘混雜其中,出現“一半紅一半白”的多籽柚子,尤其是純正的紅心柚市場行情好,一些不法商販在銷售中滲雜劣質紅心柚,嚴重影響了紅心柚品牌的聲譽。
2.5 園欠人管,技術欠缺
目前,成年柚園密度太大,影響了柚樹生長、掛果時間及柚果品質。同時,缺少專業的技術機構、隊伍服務指導,尤其是大規模的生產基地建設告一段落后,缺乏對果農系統的必要的專業技術培訓,其劣雜柚樹高換嫁接和春冬松土培肥、修枝整型、防蟲治病等如何開展,任由農戶各行其是。除雜提純不徹底、只栽不管或管理粗放,是導致部分果園遲遲不結果或結劣質柚果的根本原因。隨著產業結構重新調整、項目發展重點轉移,原本就沒有“大企業”后盾的紅心柚產業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2.6 營銷不強,加工缺失
紅心柚的銷售大部分自產自銷,沒有專業銷售隊伍和銷售渠道;商品化處理水平低,缺乏加工,產業副加值低,致使銷售市場縮小。
3 主要對策
3.1 認識為先,品質為本
切實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把發展紅心柚產業對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講透徹,把發展紅心柚產業的對比帳算明白,進一步統一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思想認識,增強基地干部的責任性和調動果農的積極性,做好紅心柚“提質增效”工作,采取除雜去劣和高換嫁接等措施,確保品質純正。
3.2 管理為重,技術支持
創新管理模式:通過租賃、承包、托管、代管等形式,實行公司帶大戶、大戶帶農戶,以標準化、規范化、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方式,切實解決目前無序發展、分戶管理的混亂局面,遏止產業繼續下滑勢頭。抓好柚園管理:充分利用冬培春管時節,以鄉鎮為單位統一組織柚園專業管理技術隊伍,逐一督促指導搞好柚樹的修枝整型、防病治蟲、松土培肥、高換嫁接等工作。搞好科技服務。根據柚樹的不同季節和生長階段,切實抓好廣大果農的技術培訓,指導果農搞好柚園肥水管理、防病治蟲、柚果采摘鮮等工作。
3.3 大戶帶動,示范引領
出臺紅心柚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引進有實力的龍頭企業經營紅心柚產業;鼓勵機關干部職工下鄉租賃、托管成林柚園;支持跨區域、跨行業的各級各類紅心柚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股份公司、協會等經濟組織;采取一定補貼標準實行“先建后補、多建多補、競爭擬補”的原則,吸引更多的有志豐都紅心柚發展的投入紅心柚產業發展,不搞一家獨大,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就沒有創新,沒有進步,就停滯不前。豐都紅心柚產業的發展,縣、鄉(鎮)村三級必須具有技術人員從事豐都紅心柚技術服務工作,其中,縣級4~6人(成立專門的果品辦,主抓紅心柚產業發展),鄉(鎮)2~3人,133 hm?以上的基地村配備1人。縣、鄉(鎮)兩級實行績效管理,村級實行量化補助。用3~5 a時間逐步解決豐都紅心柚因生產管理水平不一致造成的品質差異較大的問題。
3.4 營銷保證,研發長效
加強紅心柚市場管理,加強本地市場管理,規范市場營銷行為,要緊緊盯住京、廣、上等大城市,著眼國外市場。鼓勵和發展銷售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培植銷售大戶。鞏固、擴大原有的銷售市場,扶持和培養5個以上銷售組織和10個以上銷售大戶,力爭年銷售紅心柚達1萬噸以上。引進大型農業加工企業對豐都紅心柚進行深加工,如將柚子皮加工成蜜餞、果脯、軟糖等,小果子加工果汁、柚酒,提煉精油產品等,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豐都紅心柚的商品化處理和產品附加值。同時,要抓好紅心柚技術攻關,聘請國內柑橘資深專家為顧問,與科研院校合作,破解“品質差異、矮化密植、儲藏保鮮”三大難題;鼓勵一線的農技人員和果農尋找芽變的新品種,選育新優品種。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