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結合當前油田信訪工作面臨的問題,以及筆者近幾年的工作實踐,論述了加強基層信訪工作的重要性,從抓好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信訪條例、加強信訪信息收集、端正工作態度、排查不穩定因素等有效途徑入手,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為油田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和諧環境條件。
關鍵詞 信訪 重要性 有效途徑
作者簡介:胡定堂,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廠魏崗采油管理區,政工師,信訪員,研究方向:信訪。
中圖分類號:D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4)11-135-02
近幾年來,無論是國家的“兩會”召開,還是河南油田發生的重大事件,我都間接或直接地參加了維護穩定的工作。在信訪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學習和鍛煉,我深深的認識到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的重要性。
一、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的重要性
企業要發展,穩定是前提,企業沒有穩定的環境,企業的改革和可持續發展就會成為空談。河南油田改革轉型,不穩定群體增加,信訪人員不僅有協議解除勞動合同人員、離崗家屬工、離崗教師群體,而且還有在崗職工(包括非全民工)的利益訴求,信訪工作涉及的領域在擴大,觸及的層面在加深,訴求的形式多樣化,既有社會矛盾、經濟利益矛盾,也有體制矛盾、思想觀念矛盾,還有相互交織的復合性矛盾,再加上處理難度大,上訪人員訴求期望值高,許多問題觸及面寬,很難依據現有政策法規解決。因此,做好基層信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把信訪工作做好了,企業穩定了,油田才能聚精會神的抓生產,原油生產任務和其它經濟技術指標才能順利完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才能提高。
二、基層信訪工作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信訪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個別單位對信訪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責任不能落到實處,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不予解決,而是采取哄、推、拖的辦法,掩蓋矛盾。職工群眾來訪,空頭承諾,以各種借口進行推拖,能夠在基層解決的上訪案件不及時處理,最終導致越級上訪,激化了矛盾。
(二)體制不健全、政策遲緩
隨著油田企業改革的深化,利益分配格局的調整,導致不同利益群體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尤其是企業減員、改制分流、移交社會、內部退養等改革舉措的深入推進,油田相繼出現了諸如協解、內退、剝離、移交等群體。這些群體的出現,是企業推進改革的產物,是歷史前進、社會發展的必然。但在“社會成果共享”的利益分配上也涉及到了這些群體最為關注的利益問題。隨著體制的轉型帶來了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調整的過程中,本著從企業大局出發的原則,公平合理地維護了多數人的利益。但是,令人擔憂的是有的單位政策出臺遲緩,轉型會導致部分人的利益受到影響,利益受損的群體有人會難以接受,于是就有人站出來反映養老問題、房補、房價問題等,增加了企業的不穩定因素,聚集了新的矛盾。
(三)對上訪職工群眾信任程度不夠
個別單位將越級上訪人員接回后,不是及時解決問題,更不對上訪職工做深入細致地思想疏導和穩定工作,甚至還有個別干部因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引發了新的矛盾,造成新的上訪問題。
(四)缺乏科學的工作方法
控制和解決越級集體上訪措施不力,一些上訪人員多的單位在控制解決集體上訪的問題上,缺乏有效措施,事前不能及時掌握情況,事中不能及時到位工作,事后被動應付,致使矛盾升級。
三、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的有效途徑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解決基層信訪工作的有效途徑就是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信訪條例,加強信訪信息收集,端正工作態度,定期排查不穩定因素,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真正形成油田范圍內齊抓共管的全方位的工作格局。
(一)認真學習《信訪條例》,是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的基礎
當今社會是法制社會,做好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依據明確的政策法規。信訪工作也不例外,要做好信訪工作,2014年5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的《信訪條例》是必須認真學習的,還有其他涉及到社會生活方面的一些中國石化系統的政策法規也需要認真學習。只有學懂了政策法規,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正確運用。面對來訪職工群眾的各類訴求,才能決定是否受理;對于已經受理的訴求,才能搞懂如何進行處置。如果在實際工作中不按政策法規進行操作,一方面會損害來訪人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也會破壞基層單位在廣大職工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每一名信訪干部不僅要具備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要具有運用政策和法律處理信訪問題的能力;有及時化解矛盾和獨立辦理信訪案件的能力,有靈敏的信息反饋和對信訪形勢進行科學、全面綜合分析的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二)加強信訪信息收集,是做好信訪工作的前提
信訪現象同其他事物一樣,都會有一個醞釀、形成、發展演變的過程,如果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收集有價值的信息,及時、正確把握信訪先兆,就能牢牢把握信訪工作的主動權,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及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源頭,解決在萌芽狀態。在工作方法上必須多樣并舉,要重視基層信訪力量,構建和諧有效載體,形成多元化的信訪格局,把信訪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基層單位的每一個角落,專職信訪工作者還必須善于利用各種渠道,傾聽群眾的呼聲,正確把握上訪人員的脈搏,及時發現和掌握可能隨時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隨時防止突發事件和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
(三)端正工作態度,是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的關鍵
基層單位的信訪崗位不是具體的業務辦理部門,不能直接解決問題,主要工作職能就是把來訪職工群眾的訴求搞清楚,聯系訴求涉及的相關部門尋求問題解決的辦法,屬于二者之間的“導體”和“中轉站”。面對來訪的職工群眾,如果能夠從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清茶開始,認真傾聽,認真記錄,從來訪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著想,進行換位思考,做起工作來就容易得多。許多上訪事件的出現絕非偶然,大多數都是經過日積月累,有著復雜的背景,以及深層次的原因,輕易不好處理。面對上訪職工群眾,應該認真細致的了解他們的訴求,根據相關政策法規予以調節和解釋。如果屬于合理的訴求,就應該及時經行登記備案。進行必要的勸說、引導和處理。另外,在信訪工作中,還要努力做到求發展不以損壞職工群眾的利益為代價,單位在困難也要做到不與職工群眾爭利益,堅持立足實際求發展,真心實意對待職工群眾,盡心盡力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對職工群眾上訪的每一件事情,應盡心盡責,認真對待,哪怕職工群眾反映的訴求只有百分之一的道理,應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幫助解決。
(四)排查不穩定因素,是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的根本
每個基層單位都有若干個部門和科室,如果要掌握本單位的全部情況,就要逐一進行排查,不留死角。只有通過不斷的排查,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一是要做到全方位排查,既做到“眼觀六路”,又要達到“耳聽八方”,做到全方位、多角度,不留死角和盲區,力求“面面俱到”;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員隊伍,只有建立了信息網絡,健全了信息預警機制,可能引發不穩定的矛頭因素才能得到及時反饋;三是排查工作制度化、長效化,排查工作不是突擊行動,所以應形成定期排查的工作制度,層層明確責任,做到常抓不懈,切實將不穩定因素排細排足,早做處理,不留隱患。
四、對做好基層信訪工作的幾點認識
根據當前基層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有效途徑分析,提出如下幾點認識。
(一)強化基層信訪工作者的政治意識
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政治和大局的高度審時度勢,充分認識信訪工作在油田整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圍繞解決問題這一核心,進一步健全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強化各項工作措施,促進信訪問題及時有效解決,全力維護油田和諧穩定,更好地為油田發展服務。一是源頭治理,強化信訪工作首辦負責制,進一步加強信訪苗頭隱患排查化解工作,堅持定期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重點在排查的深度和密度上下功夫,以最大限度地將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二是強化責任追究,進一步規范信訪秩序,凡因對信訪問題處理不力、失職、瀆職,嚴重損害職工群眾利益、激化矛盾,引發信訪突出問題或群體性事件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將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直接責任人員和相關領導的責任。同時對集體上訪的組織者、違法上訪人員和非正常上訪人員,依法追究處理,決不姑息遷就;三是加強基層信訪工作隊伍建設,建立基層信訪站,做到對上訪人員有資料、有預案、有措施;四是強化信訪考核工作,按照中石化、勘探局信訪工作要求,根據信訪工作考核辦法,結合實際,進一步健全完善信訪工作考核機制,科學制定信訪工作考核實施細則。
(二)強化基層信訪工作者的學習意識
作為信訪工作者,要在內強素質上下功夫,認真學習新修訂的《信訪條例》內容,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一是在提高理論素養上下功夫,進一步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二是在政策、法律、法規方面下功夫,做到學深學透,能掌握運用,并不斷運用新知識、新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增長才干,提高信訪工作者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強化基層信訪工作者的作風建設意識
從接待一次職工群眾來訪,辦理一次職工群眾來信,接聽一次職工群眾來電抓起,重點把握好信訪案件的登記、受理、交辦、督辦和回訪等各個環節,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提升信訪工作質量和水平。一是堅持文明辦公,力戒粗言穢語、粗暴行為;二是嚴謹細致,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做到細而又細,力求不出紕漏;三是跟蹤督辦,對受理的信訪問題,健全工作檔案,加強督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提高信訪工作首辦一次性辦結率,減少重復信訪;四是確保機構、人員到位,設立專職信訪工作機構和人員,有效發揮協調處理職工群眾信訪工作的作用。
(四)強化基層信訪工作者的服務意識
首先,下基層接地氣,切實把執政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對于來訪的職工群眾,一是講歡迎,以誠相待,真心歡迎;二是講感情,學會換位思考,把職工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成為上訪者的貼心人;三是講方法,對來訪者的言語要有分寸,舉止要得當,讓他們帶著怨氣來,帶著滿意歸;四是講宣傳,向信訪的職工群眾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依法信訪的有關規定。
其次,實行信訪案件終結制,提高信訪案件辦結質量,按照信訪條例的新規定,信訪事項的辦理,在規定的時限內,經過調查、明確處理決定的依據和標準、書面答復、說服解釋、督促執行等幾個主要環節,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影響案件的辦結質量,各級組織必須落實責任,嚴格程序,嚴格做好調查、取證、處理,執行好終結制度,不斷提高信訪案件的查辦質量。
基層是職工群眾信訪問題的發生地,也是大部分信訪問題得以徹底解決的源頭,信訪工作事關石化企業的社會形象,關系到油田的和諧發展與穩定。信訪工作者要堅持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信訪條例》,以及其他涉及到社會生活方面的一些中國石化系統的政策法規和信訪政策,不斷加強對基層信訪陣地建設,做到超前謀劃、全程控制、理順信訪渠道,提高信訪問題一次性辦結率,更好的掌握信訪工作的主動權。
參考文獻:
[1]陳景輝. 法律與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批判.政法論壇.2013.
[2]勞倫斯·M·弗里德曼著.張錚,賓凱譯.對“法律與社會”運動的若干思考.交大法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