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元元
摘 要:本文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提高教學質量為前提,培養實用性藝術類設計人才為目的,主要研究藝術門類下工作室的創建對設計類課程教學和專業人才培養起到的促進作用,包括工作室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的特征、工作室項目實踐研究方向和具體運作等,并分析闡述了其實踐教學方法與研究策略等內容。
關鍵詞:設計專業;工作室;實踐教學;項目
藝術學下的設計專業包含藝術設計、環藝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設計等,都屬于一種集體運營項目。行業的特殊性對設計人員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體現出人性化和策略性,還要適應設計行業所需,強調實用性和綜合性人才的培養。
1 工作室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1.1 促進課程教學
課堂教學與工作室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藝術學下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和專業人才培養起到促進作用。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中以完成技術項目為目標,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同時融入生產環節,完成教學實踐任務。
1.2 創新的教學模式
工作室的運行建立了實踐教學研究新的教學機制。工作室實踐教學屬于一種自由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室封閉式的教學模式,把課堂的概念進行延伸,使其與市場需要充分結合起來。在工作室里,學生可以自由想象、自我學習,從而使教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完美結合。
1.3 培養綜合素質
學生走向社會需要具備自學研究、實踐創新、溝通表達、管理組織等基本能力。通過工作室運行模式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競爭意識,強化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這些都源于企業化項目運行模式的教學機制,從而使學生在自主、自立、自我約束的教育過程中提升專業技能知識和綜合素質能力。讓專業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應用中,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的特征
2.1 項目制
項目制的提出是工作室運行的特色所在。不再以理論和概念為主要教學內容,而是在實際項目的訓練中,強化知識的應用性、概括性和全面性。項目制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探討、交流與對話的過程,老師作為項目的主導,更加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發揮。
2.2 綜合性
隨著設計產業化生產的日益發展,專業領域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在項目運作中要體現出綜合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如在動畫項目運行過程中,不僅要涉及關于動畫制作本身的專業知識,還要結合市場進行項目分析定位、項目策劃、文字劇本創作、音效情感研究等綜合性內容。工作室的運行模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協調各部分的合作,學會組織項目進展中不同階段的管理,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2.3 針對性
工作室的學生通常人數只有6~15人,可以實現小組式教學。老師根據小組特點進行因人施教,改變大班級教學中無法實現的個性化培養。工作室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與實踐氛圍,把創作實踐、項目實踐、理論知識充分結合起來,學生與老師共同研究探討,達到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并提高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2.4 適應性
在工作室里學生可以直接參與社會企業的生產,實現在校融入社會的平臺,提前適應公司化運作,學生在畢業后就可以達到無縫隙銜接。工作室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和綜合能力,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3 工作室項目實踐研究方向
3.1 教師課題科研項目
通過教師申報的校級、省市級、國家級課題等科研項目作為工作室研究的方向,讓學生直接參與課題研究的全部過程。在課題研究的實踐運行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策劃能力和理論性研究能力,也提高了創意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3.2 企業項目
企業項目研究即包含教師申報的橫向課題和縱向課題,也包含教師洽談的普通企業項目。這兩者都要直接與企業對接,屬于盈利性項目。學生參與工作室企業項目的運作,教師根據項目經費的預算,對學生進行工作時長、個人工作能力等進行綜合考核,并發放項目工資,讓學生提前體驗到企業化運作的規范化制度,并通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薪資報酬。這種項目運作即提高了工作能力、溝通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
3.3 專利項目
以專利開發為載體的工作室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設計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設計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專利產品。意在加強學生知識產權意識,掌握專利的相關知識和申報程序,工作室專利項目運作過程中,師生共同研討創新設計方案,著重加入創新思維內容,將學生從傳統的創造思維中解放出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并對于一些好的發明與改良的新產品進行實施,并鼓勵學生進行專利申請。
3.4 專業比賽項目
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范圍內的相關專業比賽,鼓勵學生以團隊形式進行參賽,用比賽獲獎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專業能力。工作室內專業比賽的運作,能夠以賽促學、培養學生的創作欲望、增加學生榮譽感、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學習興趣。
4 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的具體運作
4.1 分類研究
工作室按照不同設計專業方向進行工作室分類的劃分與建立。例如,產品造型工作室、環境設計工作室、動畫制作工作室、攝影工作室、陶藝工作室等,這些專業工作室的成立,成為學校現代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支撐骨架,與教學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在項目運行過程中,需要完成多方面的綜合設計內容。學生要根據不同的設計類別進行分組研究,制定相應的設計流程和時間計劃,按照科學的設計管理模式,對項目整體上進行規范化要求。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專業方向、興趣特長等選擇工作室,工作室也可選擇適合本項目完成的優秀學生。
4.2 教學方法
在工作室實踐教學過程中,工作室按照不同的項目研究方向,提出項目設計要求。學生根據專業特長靈活組成工作小組(2~5人為一組),在規定時間內共同完成設計作品。在具體項目運行中,教師首先設置項目課程學習目標確定項目實踐內容。其次,下達項目任務書,確定具體規范形式;然后根據學生小組的專業能力特長,指定參與此項目的小組。最后定期與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督促項目完成進度和完成質量,師生共同完成項目研究過程和實施過程。
4.3 展示與交流
各個工作室之間既是獨立的,也是相互聯系的。即在研究方向上各自為主,但在各個學科的應用上卻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工作室可定期進行作品展示與交流,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促進各個工作室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共同培養良好的工作室學習氛圍。
4.4 項目獎金制
工作室引入具體項目,設立“采用獎”或“獎金”的形式發放酬勞,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加大學生的討論和交流力度,營造學生之間比優、比強的氛圍。學生的創業意識得到激發,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也得以培養,為今后學生的創業能力打下了基礎。
5 結語
設計工作室的實踐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競爭意識、團隊精神、協作精神、榮譽意識等觀念,創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為今后培養全面的實用性設計人才奠定了基礎,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基礎平臺。
參考文獻:
[1] 張昊民.高校創業教育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 陶西平.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