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高中化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轉變,教學手段從知識性學習變為實踐性學習。學生的自主能力、動手能力、探索能力成為評估化學成績好壞的關鍵,因此化學實驗得到了高度的重視。但是傳統的化學實驗和安排并不能夠滿足高中化學新課標的要求,需要在教學手段和實驗安排上面做些改變。根據新課標對化學教學的要求,提出了幾點化學實驗改進的建議,并用實際實驗方案做了說明。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動手能力;參與性;積極性
實驗是化學學習的必要手段,其效果更是其他的教學途徑不能夠比擬的,無論是從知識的理解,還是進一步的探索學習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高中化學實驗的改進方向應該是科學、實用、簡約、安全的,具有啟發性,以下是對基本化學實驗的改進案例。
一、減少藥品浪費,爭取產物和原料的循環利用,發展節約實驗
化學藥品是化學實驗進行的基礎,在每年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會浪費很多的化學藥品,特別是因為學生使用量不對、重復實驗次數多等原因。另外,學生、教師節約藥品的意識并不強,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實驗質量”上。所以對新課程中的化學實驗改進藥品使用、提倡節約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鈉的燃燒實驗。新課標的教材中,更換了傳統實驗使用的石棉網,而是采用蒸發皿,雖然能夠循環使用蒸發皿,彌補了石棉網易被燒破的缺點,但是卻不能夠給學生一個很好的視野范圍,學生不能夠觀察到鈉的融化過程,燃燒現象和產物的觀察也不容易進行。可以選擇使用硬質玻璃作為燃燒的依托物,并用酒精燈加熱。這樣不僅僅有了一個良好的視野范圍,更重要的是淡黃色的產物變得更加明顯。其中玻璃管可以是廢舊的試管,而實驗切下的鈉的外皮,可以用于鈉與水的反應實驗。
二、提高實驗的趣味性,使實驗現象更加“神奇”有趣,發展趣味實驗
實驗的趣味性是吸引學生及聽課效率和實驗效果的重要保證。但是在新課程的一些化學實驗中,過于重視實驗的“精確現象”,讓學生失去了對“神奇現象”的驚訝。這樣的化學實驗是過于緊張的,即使讓學生正確地進行了實驗操作,也不會讓他們愛上化學實驗,更愛上學習化學。發展趣味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一個保證,以下是對簡單實驗的趣味化改變。
例如,碘和鋁的反應。傳統的教學是將碘和鋁,在有無水的情況下進行反應的對比。新課程的實驗中沒有要求將碘變為碘粉,使得燃燒并不充分,而且用量較少,沒有“吸引人”的紫色煙霧產生,這樣使得學生只能觀察到略微的顏色變化,實驗并沒有什么看點。要想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就要以一個吸引人的“名義”來使實驗更具魅力。首先給這個實驗起名字為“滴水生煙”:取三克碘片放置在干燥的研缽體內,再加入0.2克的鋁粉。將其混合均勻之后,移入坩堝內,盡可能堆得緊湊一些。形成一個小丘,并在丘頂挖一個小坑。用滴管向“坑內”滴一兩滴水。碘和鋁就會發生劇烈反應,發光發熱,產生棕色煙霧,放出的熱又使得過量的碘成為碘蒸氣,更是美麗無比。
總之,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不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立的,而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應用化學的能力。以上幾點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積累,雖然對實驗有所改變,但是不盡完善,希望大家能夠提出更多的改進辦法,為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添柴”、助力。
參考文獻:
[1]潘裕其.問題化教學與當代課堂的缺失[J].教育發展研究,2006(4B).
[2]彭曄.高中化學強化實驗內容可行性探索和研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4(03).
作者簡介:丁亞琴,女,1981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泰興中學,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