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摘 要: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經常“出錯”,“錯誤”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細心捕捉學生的“錯誤”,尊重這些“犯錯”的學生,更要善于對待這些“錯誤”,讓這些“錯誤”成為可貴的教學資源,從而創建一個有活力的、高效的數學課堂,并通過反省錯誤,讓學生在反省中感悟真理,拓展思維,促進自己全面發展。
關鍵詞:課堂學習;錯誤資源;學生思維
一、對“錯誤資源”的正確認識
學生在認知事物和學習知識的時候,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開展多方面的分析,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錯誤就會發現,只要稍微加以引導,從其他角度對“錯誤資源”重新認識,就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在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糾錯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幫助,從而能夠活躍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的頭腦變得更加靈活,使得學生更具有創造力和創新能力。
二、對“錯誤資源”的合理利用
1.借助“錯誤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學生在學習知識和認知事物的過程中犯錯誤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開導和錯誤的糾正,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與學生發展好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教師抱以一種尊敬的態度。研究證明,學生對老師越是欽佩,教師所教的這門課程的學習就越有興趣和動力。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主糾錯,給學生一個更正錯誤的機會,使得學生的自尊心不會受到傷害,減輕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候的心理負擔,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和教師交流的勇氣,讓學生有一種想要與教師、與這門課程相接觸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2.將錯就錯,拓展創新思維
所謂創新思維,是指一個人在已有的經驗上和一般的思維邏輯基礎上,對平常的事物以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靈活的方法解決。而“錯誤資源”中可能會蘊含著一種新的思想,教師需要有一種發現“錯誤資源”中的創新因素的素質,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點撥和指導,讓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和障礙,進而用新的方法和思路解決問題,掌握一種新的方法和知識,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可以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加強,創新思維得到鍛煉。例如,“找規律”一章,有的時候在找規律的時候容易出現思維定式,例如“1,2,4,8,16,…”和“1,1,2,4,8,16,…”這兩個時候,如果熟悉第一個的規律,可能對于第二個的理解就會出現問題,學生認為后一個數是前一個數的2倍,但是第一個數和第二個數卻不符合規律,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讓學生跳出思維定式,不只考慮前一個數和后一個數之間的關系,而是考慮前面所有的數和后面所有的數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拓展創新思維。
3.利用“錯誤資源”,培養發現意識
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的過程,這也是學習知識最好的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錯誤資源”,挖掘其中潛在的智力因素,根據錯誤做到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例如,在教授“一個數除以小數”知識的時候,學生會出現諸如“0.97÷0.32=3……1”的問題,教師可以把這樣的問題放到課堂上大家一起討論對錯,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給學生一個自主改正錯誤的機會,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尋找驗證的方法,在學生的討論中,可以得到以下三個方法:第一,余數1比0.32大,所以是錯的;第二,余數1大于0.97,比被除數大,所以錯;第三,0.32×3+1>0.97,所以錯。這樣可以教育學生從多個方面看待問題,同時又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發現意識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正確處理錯誤,引導學生正確學習
對待問題的處理方式,因教師的不同而不同,但是不管是哪位教師的處理,都有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更正錯誤,并提升自己,為學生的發展考慮。所以,處理方式一定要恰當合理,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準則,更好地教育學生,為他們的成長而努力。例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出現定義不清的錯誤的時候,首先,不要責備學生,責備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分析錯誤,通過講解和舉例對定義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定義,而不是死記硬背,最后,要對錯誤進行“升華”,告訴學生哪里還可能出現這樣的錯誤,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一支預防針,同時學生也會對這次的錯誤進行類比,找到這類錯誤出現的原因,并且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以后的學習中避免類似錯誤的出現,引導學生正確地學習。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不斷地探索和創新,發現“錯誤資源”中的積極因素,讓錯誤也可以為學生的學習發揮很大的支持力和創造力。學生在錯誤的不斷改正中會逐漸地建立起一種思維方式和“錯誤免疫”系統,這是因為“錯誤資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而煥發出來的升級和力量。相信隨著教師實踐的不斷增多,經驗的不斷增長,“錯誤資源”也可以在教學中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朱向陽.利用心理效應,巧用“錯誤”資源[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0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