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遠玉
摘 要:無論是過去“課內外銜接”的語文教學實踐,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語文教學,都是為了回歸語文課的本色。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閱讀文章的過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應從文本解讀、語言本色、課堂管理三個方面去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效性
閱讀,體現著人格的力量,體現著教育的人文色彩。閱讀,是一劑良方,是一種最佳的精神體操,擁有它,生命富足,永不倦怠。閱讀教學正是為了幫學生學會閱讀,擁有讓人生健康的永恒良方。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鐘里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與反思,認為應從文本解讀、語言本色、課堂管理三個方面去探索。
一、把握文本解讀的“三位”,科學地為學生的閱讀導航
深入研讀文本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所在。蘇霍母林斯基說過:“為了上好一堂課,你一輩子都在備課?!毖凶x文本是語文教師的必修課,是語文教師一生都需要修煉的看家本領。我認為文本解讀要把握好“三位”:不看教學參考資料,以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感知文本,用心靈與文本對話,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本當作教材,從組織課堂教學的角度研讀文本,探尋解讀文本的方法途徑,挖掘其育人效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分析思考文本有可能給他們帶來哪些思維障礙,以便在閱讀過程中給予有效的幫助。
二、固守文章語言的“本色”,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語文課應當咬定語言不放松。語文就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就是語文的根本?!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課程應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睂W生不能永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因此,對于語文起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閱讀教學更要落實基礎字詞的強化積累,加強閱讀、習作方法的指導。
1.以文為境,強化字詞積累
曾聽過不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公開課,也曾效仿、研究、反思。似乎公開課都是打磨出的“珠圓玉潤的寶石”,就連識字、寫字都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得無一點斧鑿之痕,著實令人驚嘆!這種打磨使教師破繭成蝶,這種打磨追求的是一種課堂閱讀教學的最高境界,這種打磨使語文教師有著更遠大的追求和夢想。我曾對學生的寫字進行過細致觀察,課上完成的字,特別是容易出錯的字詞講后立即練習的出錯要減少90%。因此,我認為,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生字指導與拿筆練寫應當是初讀課文、識寫生字中最重要的一步。
2.以文為本,授予閱讀技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教給學生“三法”: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法;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法;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法。
在語文讀本上選取一篇文章,讓學生和教師一起閱讀來閱讀理解這篇文章。讓學生動手、動口又動腦,多種閱讀方法合理運用在教師有針對性的課堂設問中,久而久之,學生就慢慢學會了用這些方法來解決閱讀中的困惑。
3.以文為范,模仿寫作表達
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是習作的前提,習作促進閱讀的分析。習作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飛躍的過程,閱讀是它最有力的支撐點。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應當與習作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聯動式的教學模式。
對于作文起步階段的三年級來說,先依賴課本上的閱讀篇章,有了一定的閱讀技法,才能慢慢地過渡到課外的閱讀。
由此可見,閱讀與習作的聯動式教學模式值得在每篇課文教學后大力推廣?!盎A字詞—閱讀技能—習作模仿”三步式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有著可以探究的廣闊空間。
三、嚴格課堂團隊的“管理”,促成小學語文探究式閱讀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自控能力不強,所學知識,所明事理甚少。我一向認為,在小學階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只不過是順應潮流,流于形式而已,殊不知忘記了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自我表現、向師性等心理特點。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愛自我表現可以試行團隊及個人的競爭激勵機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是否有實效,不是通過一兩節課的課堂呈現就武斷評價的。要從學生的基礎出發,觀察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是否有進步,閱讀能力、習作水平是否有提高,對于閱讀文章是否有興趣等來衡量一個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是否有實效。當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需要從每節閱讀課的細微處探索,是一個長期研究實踐并不斷改進的過程。
總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每個語文教師都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想。在花樣百出、紛繁復雜的課堂表象下,不能讓自己迷失了語文教學的方向,要固守語言文字的本真,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在彰顯自己個性閱讀課堂的同時,捧出一代代充滿個性活力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劉天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教育藝術,2010(04).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