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媚
摘 要: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一直以來被教育學家們所關注,良好習慣的養成為幼兒今后終身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結合教學實踐,將多元化閱讀教學應用到培養幼兒閱讀習慣養成實踐中,通過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多樣的閱讀材料和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多元化閱讀;閱讀習慣;閱讀環境
早期閱讀在教育界一直以來都受到相關學者們的重視,被教育家們為終身學習的基礎。而早期閱讀的核心就是通過應用多種形式的閱讀材料,激發幼兒對閱讀、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興趣,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初步的閱讀技能,只有真正將這種閱讀習慣融入幼兒生活,才能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創造多元化的閱讀環境
多元化的閱讀環境應該是豐富有趣、動態開放的,能夠吸引兒童多種感官和長久注意力的閱讀氛圍,能使閱讀活動真正成為兒童生活化、社會化過程的一部分。首先,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3歲左右的幼兒有愛看、愛摸的行為特點,我們可以根據這一年齡特征設計大小不一、色彩鮮艷、質地良好的布書。其次,開設閱讀小天地。幼兒的注意力不穩定,維持時間不長,就可以根據這一心理發展特點設置每一個學習時段的閱讀小天地,讓幼兒在一個學習時間短、中途歇息期間可以根據自己意愿或興趣自由選擇讀物。這些閱讀材料最好是能放在幼兒伸手夠得著的地方,或者固定放在某個角落,讓學生養成閑暇時間閱讀的好習慣。再次,為強化幼兒的這一讀書習慣,可以專門利用教室的一角開設讀書資源共享區,鼓勵幼兒從自己家中把喜歡的課外讀物帶來幼兒園,與其他孩子共享。在日常教學中鼓勵和支持幼兒經常來看一看,養成每日閱讀的習慣,每周開展一次讀書活動讓幼兒之間互相交換材料閱讀。
二、挖掘多元化的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的選擇是培養幼兒閱讀習慣過程中最直觀重要的環節,教師不僅應該注重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閱讀題材,讓幼兒有機會全方位的接觸各個領域,而且應該注重挖掘閱讀材料來源的多元性。首先,選取閱讀材料中注意題材的多樣化。幼兒由于其形象思維豐富、抽象思維欠缺普遍喜愛故事類的書籍,教師起初可以選用故事類閱讀題材,然后,根據幼兒興趣特點或發展方向擴大題材,引導和鼓勵幼兒閱讀兒歌、兒童詩、童謠、散文等,讓幼兒在多樣化題材中初步感受各種文體不同的呈現方式和語言風格,為進入正式的書面語言閱讀打下基礎。其次,注意挖掘生活中的閱讀材料。教師還應注意幼兒閱讀材料不僅來源于書本,更包括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閱讀材料和機會,幼兒生活的周圍世界豐富多彩,教師應該深刻挖掘書本以外的閱讀材料,如,電視的廣告用語、食品的包裝、街上各商店標記等等,讓幼兒不僅將閱讀活動停留在書本層面,而且讓他們在生活中處處發現,豐富閱讀內容,使閱讀活動真正融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三、開展多元化的閱讀活動
閱讀活動是語言輸入的過程,而語言輸出過程能夠強化閱讀效果,教師注重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為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將閱讀中獲取的內容應用語言形式表達出來,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詞匯由貧乏到豐富,由斷斷續續、不連貫的表達到有條理、連貫地說出書中內容,不僅培養了幼兒閱讀的興趣和信心,更加在這一將書面語言內化,并轉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首先,可以開展故事表演活動強化幼兒語言表達技能。幼兒多接觸的是故事性較強的閱讀材料,教師應該指導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觀看故事書中的圖畫,更應該著重于對書面文字的理解,鼓勵幼兒在閱讀之后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者小伙伴聽,還可以定期開展故事表演活動,讓孩子對故事中的人物做角色表演,另外,為了鍛煉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對于故事情節中缺失的旁白可以自編,這不僅激發了孩子的興趣,也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讓他們在表演中提高語言能力,感受閱讀給他們帶來的成功喜悅。其次,可以邀請家長配合,組織親子共讀活動。和家長溝通,要求家長密切配合,每天進行15~20分鐘的親子共讀活動,讓孩子與父母一起,共同去品味讀書的樂趣。幼兒因為不完全識字,雖然能夠觀察圖畫,但是需要家長在旁邊加以引導,用適當的語音語調向孩子講述閱讀內容,在閱讀之后向孩子提問、鼓勵其思考,這些互動活動都能從一定程度上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的閱讀信心和自主性。
總之,通過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和開展多元的閱讀活動,讓幼兒將閱讀活動內化為一種習慣,并真正遷移到生活中,閱讀就成為幼兒持續的興趣和內在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習慣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終身所收益。
參考文獻:
[1]尖措吉.以多元化閱讀促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J].青海教育,2012(9):37.
[2]張金娟.多元化閱讀,幼兒更喜歡[J].教師,2010(8):123.
[3]胡穎.多元化閱讀中幼兒閱讀習慣養成的實踐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8):84-8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