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語言的交際性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在搞好基礎教育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它是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交際能力是指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交流信息的能力。
關鍵詞:交際氛圍;語言表達;交際活動;交際能力
著名的教學家巴班曾指出:“教學手段的優選是實施教學過程中最優化的方案之一。”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用新的教學理念,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共同參與英語學習活動,才能達到培養和發展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以下就交際能力的培養談談我的個人分析。
一、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是一門外語,它不像母語那樣每天耳濡目染,學習外語最不利的客觀因素就是缺乏地道的外語環境。因此,如果教師能創設一個小小的英語世界,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那么對學生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用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教室的墻上掛上學生自己創作的英語畫報,貼上英美國家風土人情的海報、簡刊,黑板上設有英語園地等。課前準備時用錄音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或用簡單的日常對話如“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Lucy?”“ Im fine, thank you.”作為課前熱身活動,使學生感受到英語課的開始,不知不覺地融入英語語境中去。教師善于設計課堂,精心設計課堂的每個環節,時刻注意營造濃郁的英語語言環境,將教學目標演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把枯燥的知識轉變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就能為交際活動的展開邁出成功的一步。例如,在學習問路的交際語言項目中,如果只按照書本上的對話理解,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假如我們把班級的座位設想成道路的分布圖,再組織學習展開問路的對話,那么路線就能一目了然,學來淺顯易懂,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樂于交流表達,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就會調動起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得以體現。
二、把教學的中心地位讓給學生,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表達
教師要摒棄“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的傳統模式,這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對語言的實踐設置了障礙,違背了語言學習的目的——培養語言的交際能力。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中心,成為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參與者。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應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獨立語言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允許回答問題有多種答案存在,不必因為學生的表達與預期的不符而給予否定。自然、真實、平等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學起來更加積極主動,之后自然會更加大膽地投入口語交際活動中,達到課堂最大限度地培養交際的目的。為此,教師還要科學地挖掘教材,利用教材,用即興回答、反復訓練等多元化的操練方式,加強課堂語言實踐力度,為交際能力的培養而努力。如,教師向學生提供有關電話的用語:“Hello, may I speak to...?”“ Hello, this is ... speaking.” “ Would you like to...?”然后給學生假設一些情景,如,打電話邀請同學參加生日聚會,或邀請同學一起去爬山、看電影等,讓學生自由發揮,不受限制地套用這些句型進行具體的語言表達,體現出課堂的中心地位。
三、組織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堂活動,增加語言交流的機會
初中生好新奇,又活躍,可塑性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欲。教師把英語課堂作為學生向往的“英語交流”的平臺,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堂活動,不斷為學生開辟表演的舞臺,激發他們交流的欲望,可以進行英語演講、自由對話、角色表演、自編短劇、小組表演等活動,有時還放些背景音樂襯托,讓學生在這課堂舞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目前新教材有看病、購物、訂餐、談論天氣、游玩等許多話題,如果只讓學生單純地模仿,機械地背誦,就會使之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反之,我們采用情景對話、接龍表演等形式就能激發他們的活躍性和熱情,促使他們用英語交際。從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到學生互問互答,循環問答,連珠炮式問答,看哪組回答得又快又好,對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表揚與獎勵。再有每日堅持三分鐘說英語的活動,內容可以緊扣教材,也可以是當前的熱點話題。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會養成良好的習慣,會希望自己能在課堂上一顯身手。因此,組織多樣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問答能力正是培養交際能力的需要。
四、利用課外英語活動,拓展英語交際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盡量給學生英語交流的機會外,還要把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由課內延伸至課外。在課外爭取一切機會盡可能地和學生用英語溝通。課間休息或閑暇時多用英語與學生進行日常生活會話,在路上遇見時鼓勵大家用英語打招呼,或組織英語朗誦、演講、歌曲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全方位地感受到學英語的快樂和喜悅。在校內舉辦英語角,邀請師生共同參加,促使人人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既能鞏固英語知識,又能進一步挖掘其語言實踐的深度和廣度,拓展交際的空間。
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尊重、信任、平等對待每個學生,鼓勵賞識他們,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多開口說英語,敢于用英語表達,樂于參加課內課外英語實踐活動,從而使他們的英語交際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才仁.英語交際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何高大.實用英語交際與口才英語[M].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江麗芬,女,1978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福建省福州三十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