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效率呢?應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重視情趣教學,使學生愛上美術課
美術課程強調通過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帶著美術課沒有教學和作業的壓力去教學,通過親切和藹的教態,使學生感到美術課的輕松愉悅,在步入課堂后,面帶微笑,將一叢墨竹,或一只飛鳥,一莊幽村,或一個學生的憨態勾勒在黑板上,雖然是幾筆簡單的畫卻展現了生動的世界,使學生也不知不覺模仿起來,很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有時候,也引導學生想象畫畫,讓學生通過聽故事,然后讓他們把聽到的內容畫下來。結果發現,每個學生筆下生花,神態各異,卻又形象逼真,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會感到輕松快樂,他們不僅學會了畫畫,學會了欣賞,也學會了想象,使他們在單調的學習中尋找到了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愛上”美術課。
二、拓展學生思維,激發美術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其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要重視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是讓學生只局限在臨摹與再現上。如教學中畫房子時可以通過展現學生熟悉的環境、家鄉的建筑等來激發學生思維,引導他們經過周圍環境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在教學講故事配畫時,教師就引導學生抓住故事內容中的典型、主要情節及形象,然后運用造型手段將典型情節及形象描畫出來,不僅如此,還要引導學生求證畫面與文字思想的準確匹配,圖畫是否形象地表現出文字的思想與內容。長此以往,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三、運用媒體工具,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日常美術課,教師利用示范作品邊講解邊欣賞,學生只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很難讓學生領悟作品的內涵。在教學時,使用多媒體就會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感染力,充分發揮其聲、形、色的特點,為學生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可以使更多的美術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有利于學生理解。課堂雖小,但多媒體卻能打破時空地域的界限,能將更多的作品展示在學生面前,能讓學生更易獲得豐富的美術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又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使美術課堂教學更有效。
作者簡介:李嘉國,男,1980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甘肅省古浪縣十八里堡中心小學,研究方向:農村小班化教學。
編輯 李 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