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勇
摘 要:近年來,襄州區張家集鎮中心小學通過創設濃郁的閱讀氛圍,組織廣大師生積極開展創建書香校園活動,讓書香走近學生,讓書香走進家庭,多渠道、多角度廣泛開展誦讀經典的讀書活動,積極為學生創建快樂成長的理想樂園,方法值得品味,效果較為明顯。
關鍵詞:閱讀氛圍;閱讀方法;誦讀經典
一、讓書香走近學生
學校通過開展課本劇表演會、選擇名篇名著中的精彩文段書寫比賽、辦手抄報、開展古詩文朗誦等活動,通過活動促閱讀,增強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體驗讀書的樂趣。學校通過每月一次的“博覽之星”和“書香班級”的評選,不斷總結推廣經驗,挖掘典型,使讀書活動向縱深發展。每學期結束后,學校根據閱讀情況,從學生中評選出“博覽之星”和“閱讀之星”,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同時,學校非常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導,首先從語文課堂做起,要求語文老師做好“課前鋪墊讀,課中拓展讀,課后延伸讀”,積極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在新課教學后推薦給學生,甚至課堂上直接引用,將閱讀內容滲透給學生,如,學習了《猴王出事》就推薦《西游記》,學習了《草船借箭》就推薦《三國演義》,學習了《景陽岡》就推薦《水滸傳》等等,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體現大語文教學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向學生推薦必讀、必背書目(文章),組織學生開展大量閱讀活動。“好雨潤物細無聲,書香沁心益成長”。
通過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發展智力,煥發靈性,開發了潛能,智慧的火花不斷迸發,創造能力不斷提高。
二、讓書香走進家庭
創建“書香校園”,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學校向每位家長發出了《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家長提出倡議:引導孩子們讀書,和孩子們一起讀書,要求家長給孩子靜靜閱讀時間、空間和足夠多的好書。倡議家長每天早一點關掉電視,或暫時放下手中的事,一天15分鐘,和孩子一起閱讀,慢慢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并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在家長學校培訓中讓家長明白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采掘不盡的富礦,是走向未來的基石。
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善辯,讀書更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捷徑,使家長成為學校書香行動有力的支持者、建設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推進,書香也漸漸走進學生家庭,有的家長定期帶孩子到圖書室、新華書店去借書、購書,有的家長天天堅持和孩子一起閱讀。
目前,學校約80%的學生家庭有書柜,約60%的家長為孩子辦有各種圖書借閱卡,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已成為家長的共識。
三、讓書香溢滿校園
如今,走進襄陽區張家集鎮中心小學,校園處處是書香,讀書真正成了學生最喜歡的生活方式。課余,班里的圖書角,學校的圖書室,閱覽室總能看到學生聚精會神讀書的身影,學生在那里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花壇邊,小樹旁手捧書籍專注地讀起來,讀書成了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書香校園創建活動,也極大地推動了師生的讀書熱情,提高了廣大師生的人文素養,促進了學校各項教育教學的深入開展。一是學生的言行更文明了,學生通過讀書、交流,明白事理,做文明事的多了。講文明禮貌的多了,學習要求上進的多了。二是家庭關系更和諧了。由于人與人之間有了新的認識,團結友愛的多了,促進了建設現代文明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有力發展。三是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了。
多彩的活動贏得了豐厚成果,校報《新芽》被評為區一等獎,在區級以上舉辦的作文比賽、演講比賽、書畫比賽中有近80名學生獲獎,17名學生在省、市組織的“我讀書,我快樂”征文中榮獲一、二、三等獎。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