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幼兒入園,是幼兒從家庭個體活動走向幼兒園集體活動的第一步。由于環境、生活方式的變化,而產生擔心、恐懼的心理,幼兒剛開始入園會出現哭鬧、逃跑、不參加集體活動等現象,從而導致教師無法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班;幼兒園生活;集體生活
【案例記錄】
囡囡(化名)是我園小班的一個小女孩,從入園的第一天起,囡囡就抱著一個布藝小白兔,而且一直抱著,不管是做操、游戲,還是吃飯、如廁。囡囡不參加任何活動,只是抱著小白兔跟著;囡囡沒有任何小伙伴,不跟任何人說話,只是把小白兔抱著。囡囡經常對小白兔說:“小白兔,我要跟你在一起!”“小白兔,你也要跟我在一起哦!”老師就問囡囡:“為什么要和小白兔在一起,不能分開呢?”“因為我愛小白兔,愛就要在一起。”囡囡說。怎么辦呢?看著囡囡來園的天數越來越多了,但是整天和小白兔在一起、不參加活動、不與人交往的狀況還是沒有改善,我很著急,家長也很著急。
【情況分析】
現代家庭中以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從小沒有伙伴,沒人說話,沒人游戲,成長于單一的家庭環境、單一的成長氛圍。上幼兒園了,老師、伙伴、環境都是陌生的,對囡囡來說這樣的老師沒有小白兔親切,這樣的伙伴還不是好朋友,這樣的環境里只有小白兔在身邊才有安全感。囡囡就更加對玩具小白兔依賴了,經過我的初步分析,囡囡對小白兔的愛里融入了安全感、依賴性和保護性,我根據囡囡和小白兔“愛就要在一起”的觀點,采取了以下教育策略,既不分開囡囡和小白兔,又使囡囡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成為班級中快樂、健康成長的孩子!
【教育策略】
一、愛就要在一起,我們都是你的好伙伴
“囡囡和小白兔有愛,你愛小白兔,小白兔也愛你,愛就要在一起,對的,囡囡,老師、小伙伴和我們的班集體也是愛你的,他們也要跟囡囡在一起哦。”我這樣對囡囡說,起初囡囡總是用懵懂的眼睛看著我,但是我還是不厭其煩地引導著囡囡,每次孩子的游戲中都帶著囡囡和小白兔嘗試著去參加,囡囡從抱著小白兔在旁邊看,逐漸地抱著小白兔一起開始玩一些玩具了,一次次的活動,一次次的游戲,囡囡除了小白兔有了好朋友熙熙;囡囡、小白兔和熙熙成了好伙伴;過了一段時間,囡囡又有了小哲,于是囡囡、小白兔、熙熙和小哲又成了好伙伴……囡囡的小伙伴越來越多了,囡囡越來越開心了,“囡囡和小白兔,愛就要在一起”,老師和小伙伴也對囡囡說:“愛就要在一起,我們都是你的好伙伴?!?/p>
通過伙伴的力量,讓囡囡感受到老師是愛她的,小伙伴是愛她的,我們的班集體是愛她的,她不僅僅擁有小白兔,她擁有的還有很多很多,消除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取而代之的是幼兒園的安全、快樂、溫馨。逐步引導囡囡和周圍的小伙伴互動、交往。
二、愛就要在一起,情景引導生動有效
通過班級組織繪本圖畫書《小白兔找媽媽》故事生動的情境,告訴小朋友們小白兔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有很多好朋友幫助了他,讓囡囡也幫她的小白兔找一找媽媽,于是很多孩子都來爭當小白兔的媽媽,囡囡也明白了:自己的小白兔也是大家都來保護的小白兔,是我們班集體中的一員,我們都來關心它,教育它。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的區域游戲中,美工區:設計各種漂亮的衣服,讓孩子們給小白兔裝飾漂亮的衣服;生活區:給小白兔洗澡,做個講衛生的小白兔;閱讀區: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教育小白兔成為一個善良、樂于助人、樂于分享的小白兔等情境性活動的開展,使囡囡越來越主動參與到各種活動中,要把“小白兔變得越來越優秀”,其實囡囡和小白兔的角色都有了轉變,囡囡成了大家的好伙伴,小白兔成為集體中的一員,角色轉變的效果就在眼前,愛就要在一起,囡囡逐漸樂于參加班集體中的活動了,變得越來越優秀了。
三、愛就要在一起,親子教育力量大
通過家園溝通,了解囡囡的案例情況,取得家長的支持,家園合力來改變囡囡,讓她盡早適應集體生活,使家長了解到在幼兒園我們把囡囡的小白兔當做小伙伴,給囡囡營設了安全溫馨的氛圍,那么在家里創設和諧、寬松的親子氛圍更為重要,要讓囡囡打消“她只有小白兔”的意識。還要盡可能地開展各種親子活動、親子游戲,多帶囡囡去參加社會活動,改變家庭氛圍,讓囡囡明白愛要和小白兔在一起,爸爸媽媽的愛也和她在一起,她們是一個大家庭。親子教育的力量大,融洽和諧的親子關系使囡囡越來越感覺到家庭的愛,減少了對小白兔的依賴。
四、愛就要在一起,轉移注意力有實效
“囡囡,今天你的小花渴了嗎?”老師引導囡囡,于是,囡囡一蹦一跳很開心地去照顧她的自然角了;“小朋友,誰愿意幫助玩具找到家呢?”很多小朋友高高地舉起小手,囡囡也舉起了手,老師有意識地請囡囡幫忙整理,囡囡為主動積極地為班集體服務,把玩具整理得整整齊齊,個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同時,還幫小白兔找到了自己的家呢:“小白兔,安安靜靜地待在這里,囡囡要去學習知識了?!编镟镉泻軓姷募w榮譽感,所以在班集體的活動中,老師總是及時調動囡囡的積極性,協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做老師的小助手,轉移她對小白兔的注意力,使她更加集中注意力參與到集體生活中來。
五、愛就要在一起,我是小白兔的好榜樣
教師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從各個細節來關注囡囡的轉變,囡囡逐漸改變了對小白兔的依賴,而轉變成為“我要給小白兔做榜樣”“我是小白兔的好榜樣”的榜樣意識,用自己開心的表現,主動的表現,勇敢的表現,自信的表現,表現給小白兔看、給小伙伴看、給老師看。角色的轉變也是囡囡整體的轉變,囡囡終于樂于參加活動、適應集體生活了。
囡囡有了很多好伙伴的愛;有了爸爸媽媽親子博大的愛;有了老師教育和關懷的愛;變成了小朋友眼中的好伙伴,爸爸媽媽眼中的好寶寶,老師眼中可愛的學生;小白兔也成了家庭和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愛就要在一起,再也不是囡囡對小白兔依戀、依賴、缺乏安全感的在一起;愛就要在一起,而是囡囡自信、勇敢、快樂地和大家在一起。囡囡、小白兔、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所有的大家都要快樂地在一起哦!
參考文獻:
[1]袁愛玲.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環境[J].幼兒教育,1983(09).
[2]蔣俊華.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學指導語策略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周海蓮,女,1979年2月出生,學歷:學前教育本科,就職于江蘇省鎮江句容市崇明托幼中心,研究方向:幼教、親子教育、陽光運動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