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
摘 要:寫作在初中語文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寫作是對學生思維、知識等多種能力的集中應用。因此,寫作訓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亟須開展的一項任務。這些年,許多語文圈內人士對中學生的寫作水平頗為悲觀,呼吁加強初中生寫作訓練。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困難的過程,投入與效果不成正比。針對初中生寫作的問題,從隨筆訓練出發,解決學生的寫作煩惱。
關鍵詞:初中語文;隨筆訓練;研究
一、隨筆訓練有明確的方向
學生寫作的問題主要有內容比較空泛、文中的感情不真實、作文形式統一、作文語言刻板。造成這些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在寫作之前不知道寫什么。特別是讓學生寫一篇文章時,寫的內容就要思考很長時間。根據這種情況,筆者讓學生有一個寫作方向,就是根據語文課堂上的課文內容進行創作。比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魏巍的《我的老師》。根據課文中對人物的描寫,讓學生進行隨筆練習。可以模仿文中的形式描寫,也可以自己進行創作。教材中的文章適合學生閱讀,也適合作為學生寫作內容的一個方向,幫助培養寫作能力。
二、利用隨筆訓練培養寫作興趣
有了寫作的方向和內容,其次就是幫助學生通過隨筆引起對寫作的興趣,為班級營造一種寫作氛圍。只有對寫作產生興趣,學生才會下工夫去研究。在培養學生興趣之前,首先要讓學生買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本子作為隨筆訓練的本子。筆者發現,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作業本時,對作業本上的內容就格外認真。如果使用普通的作文本或是訓練本,對寫作的態度就不夠端正。讓學生買自己喜歡的作業本后,可以告訴學生,這個本子會一直陪伴他們的初中生活,除非發生意外狀況,不能隨意更換作業本。這是為了加強學生的使命感,認真對待隨筆訓練。同時,允許學生在本子上進行修飾。這樣學生更舍不得扔掉這個本子。
三、利用隨筆訓練積累寫作素材
如果學生有內容可寫,可以不必拘泥于教師布置的仿照課文寫作的內容。隨筆不是作業,不必有統一的格式、統一的內容。學生可以在讀一本小說或是文章后,寫一些感想,或是抄寫一些自己認為非常好的片段。教師也可以有硬性要求,幫助學生擴大知識儲備。比如,在學習過《木蘭詩》后,可以讓學生尋找一些相關內容寫在本子上,比如,古今中外其他有名的女英雄。
綜上所述,隨筆訓練是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方法。通過平時的隨筆訓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內容可寫、材料豐富、語言生動。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寫隨筆,由此掌握更多的寫作手法。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