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霞
摘 要:小學低年級教材每冊都安排了集中識字,如何形象地揭示漢字的一些造字規律和識記方法,讓集中識字教學更加有趣是每位教師認真思考的課題。從游戲、探究活動、誦讀等方面加以闡述。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集中識字;趣味化
小學低年級的集中識字教學在教材的編排上是有趣的,但并不代表識字課堂就一定趣味橫生,我們必須根據教材特點,進行趣味化設計,充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如何做到課堂教學趣味化呢?
一、趣從游戲中來
小孩子都喜歡做游戲,所以,在游戲中識字能讓他們興趣盎然。比如,學習《識字4》,就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來轉轉盤,讓學生在游戲中發現造字規律;學習《識字3》,可讓學生扮演孫悟空,用火眼金睛審視詞語,找出生字結構上的異同;學了這課的兒歌后,讓學生幫助兒歌中的寧寧改掉粗心的毛病,做個細心的小畫家,把兒歌改一改;學習《識字7》,可讓學生將字和圖進行對照,進行拼裝游戲,以此來感受會意字的神奇,并能體會出會意字的特點來;學習《識字1》,讓學生圖文對照,拿著圖片介紹事物,學完課文后請學生做江南水鄉的導游,介紹水鄉風光,并用上課文中的詞語……多形式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到:原來識字這么有趣,識字并不難。
二、趣從探究中來
做游戲只是第一步,還得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探究,體會探究之樂。比如,《識字3》用圖與字對照的形式,揭示了會意字的造字特點。如何讓圖中的意思走進學生的人腦呢?課上,我拿了一支毛筆,故意將筆桿和筆頭拉開,讓學生來看一看:它們各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在學生弄清筆桿是用竹子做的,筆頭是用毛做的后,我分別寫了“竹”和“毛”兩個字。接著,我又將筆桿和筆頭裝在一起,問:“現在它是什么東西了?毛筆做成了,那么‘筆字是怎樣組成的呢?”學生說:“可用‘竹字和‘毛字合成。”我趁熱打鐵,問:“你們愿不愿意做個小探長,看看這課中的哪些字也是用這種方法造成的?學生積極性高漲,很快就發現了“灶”“尾”“看”屬于這一類。學生的這一探究活動,從具體的物體間組合,發展到了抽象的字理間組合,可以說是一次理念的飛躍和學習方法的提升。當學生探得其中的奧秘時,是那樣的興奮,感覺這樣的識字趣味無窮。
三、趣從誦讀中來
集中識字并不僅僅是讓學生認識幾個生字,它更要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對于詞串識字,我們必須讓學生通過誦讀來體味漢字的神奇。短短的幾個詞組,竟然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而誦讀又讓畫面流動起來,將字、畫、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比如,教學《識字5》中“寒流 大雪 北風”一句,可讓學生回想冬天寒流南下,北風呼嘯、大雪翻飛、天寒地凍的情景,然后指導學生朗讀,努力通過緩慢、沉重、略帶顫音的語調,來表現當時冷的感覺。這樣,學生對于“寒流”一詞,就有了形象化的體味。
四、趣從識記中來
識字并不是光認識就行了,還必須讓學生有效地記住它。通過形象的比較,激發學生想象,開拓其思維,將識記趣味化。比如,學習《識字4》,學生通過玩轉轉盤游戲發現,這5個字中都有“苗”這一部分,只是偏旁發生了變化。我再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他們很快發現,5個字讀音相近。“這是為什么呢?”我拋出一個問題。“因為它們都有‘苗,讀音也與‘苗相近。”學生為找到依據而高興。我因勢利導地說:“告訴大家一個秘密,這類字我們叫它形聲字,像這5個字中的‘苗,我們叫它‘聲旁,因為它管著聲音;另一個偏旁叫‘形旁,它表示著意思。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學生對應偏旁,很快解讀了出來:因為“描”要用手,所以用提手旁;因為“瞄”要用眼睛,所以用目字旁……盡管學生弄清了這幾個字的意思,也能正確區分,但并不代表完全掌握,時間一長,仍可能忘記,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效識記,我這樣來激趣:把剛才的發現編成一首兒歌,讓我們把這幾個字記得更牢。學生興致勃勃,你一言我一語地湊成了一首兒歌:“用手來描紅,用眼來瞄準,用嘴喵喵叫,用鐵造船錨。反犬是小貓……
總之,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內容,需要教師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強化興趣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