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學是培養教學過程中美育的重要載體,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美術教學;語言魅力;新課導入
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很大的差異性,美術是一門講求“美”的學科,美術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美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具體的了解,能夠對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具備優秀的審美能力,提升自身的美術修養。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非常的重要,教學語言的魅力是學生學好美術課程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一、注重教學語言魅力對新課導入的重要性
初中美術課程已經擺脫了小學階段的幼稚和基礎,在美學藝術方面相應地提高了一個層次。不再像小學階段那樣寫寫畫畫就可以了,更多地涉及美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繪畫技巧等,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成為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對于美術教學這樣的轉變,可能很多學生都比較難以接受,而美術理論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導致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針對這類情況,教師如果在導入新課上下些工夫,比如說,教師注重自身教學語言的應用,以一種積極、活潑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如,采用猜謎、或者講故事的方式來導入新課,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佳容易地接受新課程,使課堂教學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課堂上注重啟發性問題對教學效果帶來的益處
在教學過程中,語言魅力不僅僅指的是語言簡潔明了、有趣生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的魅力還表現在教學提問方面,教師適當、有效的提問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美術課堂上,啟發性的提問更能夠使得課堂效果呈現出良好的效果。比如說,如果學生要畫一幅關于森林的畫,學生畫好了一片森林之后,教師應該啟發學生思考:“森林一定要有樹,那么森林里除了樹之外還有什么呢?”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之下,可能就會思考以及展開想象,就可能還會畫上河流,還有小動物。教師還可以再進一步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啟發,比如說,如果學生畫了鳥兒,那么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有了鳥,就該有鳥窩等。
參考文獻
王輝麗.管窺初中美術教學中的語言魅力[J].考試周刊,2014(04).
作者簡介:白青柳,女,1986年6月出生,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