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
通過班長以及班級自治委員會一同負責,互相協調,主動擔負起班級生活學習的管理工作。調動班里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同時按照“班規民約”進行自我約束,進而實現學生自主管理。讓每一個學生從單一的被管理者成為管理者,增進主人翁意識,增強責任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開拓型、創新型人才,也有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建設。
班級自治學生自主管理班主任一、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的意義
班主任放權,讓學生自主管理,就是讓學生自己“當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班里的學習和生活。主要通過班長以及班級自治委員會一同負責,互相協調,主動擔負起班級生活學習的管理工作。再就是調動班里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同時按照“班規民約”進行自我約束,進而實現學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老師在實施班級自治學生自主管理后,可以營造出一種積極和諧、健康溫馨的教育環境。無數教育教學實踐表明:中學生所處的教育教學環境如果過嚴,學生就會患上強迫癥,增加逆反心理,挫傷上進心,缺乏創造性;所處的教育教學環境如果過松,就會養成懶惰散漫心里,缺乏自制,犯錯誤甚者違紀違法,松嚴不當的教育教學環境使學生身心受到不良影響,教育教學功效也會大打折扣。實施班級自主管理,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讓每一個學生從單一的被管理者成為管理者,增進主人翁意識,增強責任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開拓型、創新型人才,也有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建設。
二、學生自主管理的實施
1.選好班長,成立班級自治委員會
“大海航行靠舵手”,一個好的班集體,班級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覷。因此,要開展學生自主管理先要成立班級自治委員會。班級自治委員會由學生結合自身特點民主選舉產生,包括班長、學習委員、紀檢委員等。其中班長的選舉最為重要,班長就相當于班主任助理,可以行使班主任的部分權力,通常由學生推薦人選,經班主任考核批準試用,再根據試用期的表現,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
2.設立班級自治委員會,分各專項工作組,把工作包干到位
班級工作繁重復雜,靠幾個成員是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要把工作都做好,必須依靠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這就需要設立班級專項工作組。班級專項工作組是為了有效地開展某項活動而設立的常規性或臨時性的機構,分為紀律檢查、學習、宣傳、衛生、體育、文藝活動等六個工作組。每個組各由一個班委負責。工作組其他成員通過自薦、推薦和任命等方式產生,人數根據活動內容和工作量大小而定。班長定期召開班委會會議對其進行考核和評估,對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要給予表揚,對出現的問題和失誤要本著關心和愛護的原則進行指正。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班干部體制中的“少數人當官,多數人被管”的局面。
3.實行值周班長負責制,讓班級自治委員會委員輪流管理班級
除了工作組的常規工作外,班中每天還有很多瑣事,這都需要有人管理。這就需要把班委分組,輪流管理班級的日常事務。每組設兩人,分組時考慮男女性別、性格能力互補等因素,盡量使之合作愉快,最大程度發揮其積極性,把班級日常工作管理好。
4.民主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監督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離不開一個完善的監督機制。處于青春期的少年男女自控力差,自我約束能力弱,意志不夠堅定,但可塑性好,有良好的向上愿望。因此,一套切實可行完整有效可操作的監督制度就能使他們相互激勵、相互約束、相互教育,最終達到共同提高。
制度的制定,因涉及每一個學生,所以制度能否順利執行要看它是否切合本班學生實際,是否能讓學生承受得了,“過嚴”則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過松”則無法起到約束作用,而由學生自己討論制定出來的制度一般比較切合實際,實施起來就比較順利;此外,由于每一個學生都參與了班級制度的討論與制定,當他們違紀受到處罰時,就比較容易接受,而且要在實踐中不斷修改、補充,不斷完善,最后形成班規。
班規從違紀情況、好人好事、作業完成、勞動衛生、儀表儀容、課堂表現、獲獎情況等各個方面考核學生,并把考核情況量化。以基礎分80分進行量化評估,有加分有減分。每天由紀檢組、衛生組、學習組等各個專項組及值周干部負責檢查。在教室里設置公示欄,將班規考核結果制成表格張貼在公示欄中,增強班級管理的透明度,也讓學生一目了然,規范自己的行為。每月定期召開班委會,統計量化考核分,下月初由班長公布結果。期末匯總,根據每個學生的積分排名,作為評優晉級發展黨團員的重要依據。
有此,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有利于學生創新進取精神的增強,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基本情況的掌握,有利于班級的自治管理。
5.班主任的指導和協調工作
班主任的指導和協調工作在班級學生自我管理的實施中,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班主任應經常召開班級自治委員會會議,對組織班委成員進行培訓學習,使其樹立服務意識,并精心指導,教會班干部工作的方法。班干部不恰當的工作方法往往是造成班干部與同學產生對立情緒的主要原因,在工作中應多采用與同學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處理事情必須公正客觀。
其次,充分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參與欲望。為此,首先,要教育學生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增強幾天榮譽感;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自治管理中的主體作用,每一名同學都積極參與到班級成員的量化考核中。
再次,班主任還要善于觀察,主動發現學生干部解決不了的難題。做學生思想工作,以客觀、平等、寬容的態度,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全部的愛為前提,增強班級自治預期效果。
影響班級自治的因素還有很多,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內部的如干部與干部、學生與干部;外部的如學校和教師的影響,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協調工作,處理好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充分發揮各方積極影響,使班級自治管理順利有效地實行。
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我們也可以借此說:“管是為了不管”。不管,則是班級管理者即班主任追求的最高工作境界。班級自治管理有利于我們達到這一最高目標,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班級朝著健康的軌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