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問卷形式呈現給被試道德兩難故事,對206名初中生的道德判斷進行了研究,發現有30.6%的初中生處于未分化階段;有2.9%的處于懲罰和服從定向,有0.9%的處于天真的快樂主義階段;有5.8%的處于好孩子定向階段,有6.8%的處于維護法律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其中有24.7%處于社會契約的定向階段,有28.3%處于良心的道德階段的。討論了性別、是否獨生子女以及判斷傾向等方面的差異。
關鍵詞:初中生;道德判斷;柯爾伯格;道德階段
道德判斷(moral judgment)是運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識對行動的是非、好壞和善惡進行道德評價的過程。當代初中生是社會的后生力量,初中生的道德判斷水平至關重要,他們對道德行為的判斷,直接反應了他們的道德水平發展階段,也從側面反應了社會未來的道德判斷現狀。本研究用道德判斷測驗(MJT)的工廠風波事件用作調查工具,從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出發,研究初中生的道德判斷處于哪個階段,討論初中生的道德發展水平現狀,也討論了性別、是否獨生子女以及判斷傾向等方面的差異,對于初中生進行德育有一定的啟示。
一、方法
1.被試
隨機抽取206名初中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90人,女生116人。被試年齡在13~17歲之間,調查共發放問卷226份,收回有效問卷206份。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道德判斷測驗中的其中一個“工廠風波”調查問卷作為調查工具。問卷共有13個問題,要求被試在9級評定量表上做出相應的判斷。最后,以計算出的C分數作為道德判斷能力的指標,C分數越高,表明個體的道德判斷能力越高。
二、結果
有30.6%的初中生處于未分化階段;2.9%處于懲罰和服從定向,0.9%處于天真的快樂主義階段;5.8%處于好孩子定向階段,6.8%
處于維護法律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24.7%處于社會契約的定向階段,28.3%處于良心的道德階段。男生與女生在第四階段存在顯著差異,女生顯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的發展階段,男女生均沒有顯著差異。是否獨生子女在第五階段上的道德判斷發展存在顯著差異,獨生子女顯著高于不是獨生子女的初中生。在其他的發展階段上,兩者均沒有顯著差異。在判斷傾向上,77.7%的人傾向于判斷錯誤。
三、討論
道德判斷測驗可以很好地測量一個人的道德發展水平,研究結果可以說是令人欣慰的,可能是因為樣本太小,無法代表眾多初中生。每個人的階段都是不同的,本研究被試的年齡在13~17歲之間,年齡上存在很小的差異,發現初中生普遍達到了較高的道德發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初中生德育的成功。初中生接受道德教育可以促進認知和道德的發展。
判斷傾向是指被試對“工廠風波”事件的一個總體判斷。判斷傾向為正確的學生更傾向于認為道德準則僅是一種社會契約,即認為規則其實是人定的,可以靈活改變的,也就是柯爾伯格的第五階段,判斷正確的人可能更容易達到第五階段。而在本研究中,有77.7%的人傾向于判斷錯誤,也與柯爾伯格認為大多數的人處于習俗水平的推論相一致。從結果上考慮很多人把該工人的行為認為是錯誤的,但是在具體進行判斷時,卻比較喜歡用高道德階段來判斷整個事件,即非結果主義。對初中生進行德育的話,可以更多地從這個方面進行考慮。
參考文獻:
[1]宋希仁,陳勞志,趙仁光.倫理學大辭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1043-1044.
[2]吳慧紅.道德研究新視角:道德判斷測驗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
[3]楊韶剛,吳慧紅.青少年道德判斷能力的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6,26(2):55-60.
作者簡介:方佳,女,1988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浙江省諸暨市浣江教育集團浣東初中,研究方向:中學生心理健康。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