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環境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幼兒也不例外。處在人生起點的幼兒更需要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與生活,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環境;成長
人要在環境中生活,同樣,環境也離不開人的創造。人與環境是相互聯系的,是相輔相成的。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對于幼兒來說,環境更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要通過對環境的創造與利用來發展幼兒,使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得到較好的發展。
幼兒園是幼兒主要的學習與生活場地,幼兒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這就意味著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是有重要影響的,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讓幼兒從小就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學習,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為幼兒的良好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注重為幼兒創設健康的心理環境
心理環境在幼兒的發展中是極其重要的,要想使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必須為幼兒創造一個適宜發展的健康的心理環境。為幼兒創造的心理環境愉快、自由,幼兒便可在其中自由發展,提升自我的綜合素養。為幼兒創造健康的心理環境,我們要做到如下幾方面:
1.幼兒與教師的關系應是親切、平等、和諧的
教師的職業決定了教師要保持一顆愛人之心。因為教師絕大部分時間是和幼兒在一起度過的,如果教師不抱有一顆愛心,那么工作是做不好的。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要時時處處體現關愛之情,看到幼兒有困難時要幫忙解決,主動伸出援手。在教學與平時的活動中,教師要更新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授者,學生也不再是默默聽課的“木頭人”,教師要明白,幼兒才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要與幼兒開展互動,多傾聽幼兒的想法,尊重幼兒所提出的建議,有針對性地發展幼兒的興趣愛好,讓幼兒感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受到了教師的重視與關愛,這樣,幼兒才能感到在園的時間是輕松、愉快的,從而建立起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遇到問題開動腦筋尋找解決的辦法,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提升。
2.建立互助、友愛的伙伴關系
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獨生子女在家受到家人太多的呵護與關愛,久而久之,會養成自私、孤僻的性格,這種性格對人格的發展是不利的。我們要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多注重培養幼兒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品質,建立起互助、有愛的伙伴關系。
比如,我們在上美術課的時候,開展了分組畫畫的活動,把幼兒分成幾個繪畫小組,給他們一節課的時間每個組的組員共同畫出一幅畫,幼兒的興趣非常高,畫畫時分工合作,幼兒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懂得了相互幫助的重要性。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能夠使幼兒建立起互助、友愛的伙伴關系。
3.教師要起到榜樣作用,為幼兒樹立真誠相待、友好合作的形象
幼兒與教師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不自覺地會模仿教師的言談舉止,因此,教師要利用這一方面為幼兒樹立榜樣。教師與教師之間要相互關心、團結合作,處處為幼兒做出表率,時間長了,幼兒也會受到影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與人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的品質。
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年齡小,對什么事情都滿懷好奇心,喜歡探索新的事物,所以,一定要為幼兒創造新奇、生動的物質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但是我們在為幼兒創造環境時要注意,不要過分的奢華,要注意這個度,因為過于奢華的環境不利于幼兒保持健康樸素的心態,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重于泰山,我們有責任不斷地開拓創新,去探索更適合幼兒發展的物質環境,促進幼兒的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的一切付出都是為了幼兒,為了幼兒的發展,我們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讓幼兒在輕松、愉快、自主、平等的環境中成長,我相信,只要我們真誠地付出,一定會有收獲。
參考文獻:
[1]郭瑞霞.淺談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7(02).
[2]宋漣娉.淺議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10).
[3]陳萍.淺談幼兒智慧力的培養[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
[4]胡克祖.3~6歲幼兒好奇心結構、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
[5]張坤.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6]余珍有.教師的交際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
[7]任智茹.被忽視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行為特征及教育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
[8]葉乾隆,祝蓓里.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作者簡介:斯琴,女,1969年9月19日出生,大專,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直屬機關蒙古族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教育。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