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平
一年級的學生從一入學開始就有差距。尤其是識字方面,更是參差不齊。而且,新課標對低年級識字量的要求很高。所以,新課改下的識字教學必須講究新的方法才能適應新教學的需求。反思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我覺得要利用一切可以調動的手段來指導學生識字。
一、利用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特點,變抽象為具體
1.創設恰如其分的識字教學的氛圍。比如,在游戲中識字,利用圖片識字,在競賽中識字等。
2.充分調動起學生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
3.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二、探尋識字的“趣味性”,讓識字“趣味十足”
1.猜字謎識字。
遇到難的、易錯的字,借助猜字謎的方式進行教學。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國字玉出門,人才進了門(團);日下一橫長,里字下邊藏(量);一只狗,張大口,打個哈欠摔跟頭;又張口,眼淚流,主人心痛抱著走(哭)。
2.圖片識字。
圖片識字主要是用于教學象形文字,如教學“日、月、山、火、田”這些字時,我利用圖片或簡筆畫進行教學。讓學生明白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體會古人造字的含義。
3.競賽識字。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們還可以利用小組競爭比賽的方式把各種識字練習寓于競賽之中,利用闖關或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教給識字方法,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根據漢字的構字特點,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的愿望和能力。如象形字是由形象的圖畫演變而來的,教學時就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與實物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盡快掌握這類漢字。
四、家校聯合,營造識字的氛圍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的任務僅僅依靠在校時間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在家里,家長可以在實物上貼上字,達到字與物的結合,更加形象。同時在家里家長也要營造一種讀書的氛圍,讀報紙雜志識字,看電視識字,把識字寓于生活之中。
五、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
不同的學生認知結構不同,其學習速度、學習進程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求我們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進程,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識字的樂趣,獲得識字的成就感。
六、利用實踐活動,在生活中識字
1.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
2.每個活動有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資料,并交流收獲。
總之,為了讓學生掌握得更牢固,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會讀生字,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學習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