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美術課程改革中重點提出了有效利用民間美術藝術資源的要求,這對于完善高中美術教學內容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使得民間美術藝術遺產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民間美術;融合
新課程改革提出以來,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內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擴展,從單純的美術技能的學習轉變為人文精神的培養,傳統藝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這對于提高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以及發展民間藝術都有很大幫助,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將民間藝術滲透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呢?
一、從課堂走向民間
美術教學的場所不僅在于課堂,民間藝術所代表的藝術內涵也不是僅僅通過課堂的講述就可以傳達的,這就要求高中美術教師將學生從課堂上帶入民間,通過實地觀察、了解來發現其中的藝術內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民間藝術博物館、民間歷史文化故居等,同時也可以邀請民間的藝術家走進學校為學生授課。
二、整編教材,明確任務
教師可以將工藝美術整編成學習教材,比如,可以形成關于本地民間工藝美術畫冊或者民間美術藝術指南等,將民間的工藝美術與高中美術教學課程進行有效結合,便于傳承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學習。教師要明確美術課程的教學任務,選取民間藝術中最適合的藝術案例進行講解,增強課程的豐富性,使美術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
三、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藝術,僅僅靠教師口頭的講授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于很難收到教學效果,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來讓學生了解民間藝術的藝術性,比如,傳統藝術中的剪紙、刺繡、泥塑等,如果能夠實際操作或者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資源等進行過程演示,學生就能夠更好地了解工藝美術的價值。
四、搜集素材,提升審美
美術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通過網絡、實地采訪等搜集民間藝術素材,并將資料進行有效整合,制作課件,與同學進行相互交流,這樣學生對不同的民間藝術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相對比較簡單的年畫、剪紙等,學生也可以自己動手,在課堂中進行展示交流,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實際體驗提升審美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啟鵑.談談黔東南民族民間美術走進美育課堂.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9(6).
[2]焦永生.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的探索.新課程:教師,2009(11).
作者簡介:冷梅,女,1985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美術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