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
摘 要:“大語文觀”要求學生重視語文的學習,同時重視語文的作用,并在實際生活中用心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感悟生活。“大語文觀”的核心教育理念確立了語文教育和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主要從激發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向、重視自主閱讀論述在“大語文觀”中如何加強初中“大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大語文觀”;“大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若想較好地踐行“大語文觀”,一方面要求教師能用歷史與時代的眼光,將所教授的傳統文化知識看作是古今中外生活、文化及情感的積淀、傳承;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自身的需求,關注學生的物質生活世界及精神生活世界,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的意義,并賦予教學課堂更多的生活內容。下面本文簡要論述如何在“大語文觀”的引導下加強初中“大閱讀”教學。
一、激發閱讀興趣
在越來越繁重的學習任務與激烈的考試競爭環境下,中學生漸漸喪失了閱讀的興趣。他們的閱讀行為不可能僅因語文老師一句“課外閱讀能夠拓展知識面”而自覺地踐行。故要求教師以課內閱讀為核心,借機引導學生注重課外閱讀,將閱讀活動從課內延伸至課外。
二、指導閱讀方向
教師要對中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行一定的指導,不能僅僅憑借個人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文學作品,而應該為學生推薦古今中外各種類型的優秀文學作品,讓每位學生都能從中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三、重視自主閱讀
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關注學生的真實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態及其發展變化,靈活地為學生選擇要閱讀的書目。同時,還要不斷探索新穎的讀書活動形式,讓學生對閱讀名著產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讀完了大綱規定的必讀篇目之后,要鼓勵學生自己主動地確定好讀書思路、明確個人讀書的方向,進而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不管是現代科技書、古時人文歷史書等都能拿來閱讀,這些書對于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養都有一定的幫助。無論學生選擇閱讀什么類型的名著,只要其樂于閱讀,就能夠從中獲得豐富的精神營養。主張自主閱讀,允許每位學生個性化地解讀文本,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總之,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語文教師只要重視培養學生養成養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并對其閱讀方向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學會自主閱讀,日積月累,定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參考文獻:
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