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式教學”并不是要在課堂上讓學生解決多少實際問題,而是要讓學生掌握研究的過程,獲得學習的興趣,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創造自主學習,將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教學模式
作為一位年輕的地理教師,我在教學中積極地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貫徹于課堂實踐活動,去年的一節校內公開課,經過跟指導老師的溝通和準備,終于初步擺脫了新教師通病——“滿堂灌”,能夠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學習。下面就將這堂課的設計和教學步驟敘述如下:
這堂課學習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常見的天氣系統”第一課時,主要學習鋒面系統及其對天氣的影響,這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含量比較多,若只是老師一味地教授知識點,學生學起來很枯燥,沒有理解正確的方法做題準確率會很低。因此,結合導學案教學,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節:
第一部分導入我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近日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新聞視頻,讓學生觀察冷鋒的移動路徑并找出帶來什么樣的天氣。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鋒面系統對天氣的影響,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部分,讓學生結合教材和學案,先自學鋒面的特點、冷暖氣團的物理性質對比,以及鋒面附近出現的天氣狀況。第三部分,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表格的形式先教會學生怎樣分析冷鋒的定義、符號、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特點和實例。接著讓學生按照方法自主學習,分組討論、研究暖鋒、準靜止鋒的特點、對天氣的影響,以及冷暖鋒的區分方法,并通過表格來對比歸納總結。各小組派代表展示研究成果,并評出最好的一組給予掌聲鼓勵。第四部分,教師概括總結,分析不足,并用多媒體動態演示冷暖鋒移動時冷暖氣團的移動特點以及對天氣的影響,利用多種感官刺激加深學生的理解,避免一味地死記硬背。第五部分,達標測試,學生完成學案相關內容,請個別學生上臺演板,完成學生糾正,個別不太熟練的學生通過組長的指導,慢慢完成練習。
一、這節課比較滿意之處
1.帶給學生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堂課的導入聯系生活實際,并沒有因為教而教,每個教學環節都追求最大化關注學生的興趣,使整節課的氛圍很好,學生注意力集中,積極動腦思考,積極舉手發言,我能從他們的眼神中感覺到他們這節課學習的快樂。
2.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然也是課堂的主人,所以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本節課把傳統的“講堂”變成學生學習的“學堂”,給他們充分的時間自我探究。朱永新在《新教育之夢》中談到:“理想的智育,應該讓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課堂大部分的時間交給了學生,教師只是作為引路人、糾錯人和組織者。
3.教會學生方法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面對枯燥復雜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運用歸納總結的方法總結。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小組間的評比,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發揮了學生自己的分析、歸納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最大化避免課堂流于“華麗”的形式,無論是課堂學生活動還是多媒體、導學案的結合,都實實在在落實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能力的提高。
二、這節課存在的問題
1.板書設計還需加強
老師應該在課堂上把本節課主要的知識點羅列清楚,學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掌握,同時也有利于復習和鞏固。
2.小組討論時應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
小組討論時,分組應考慮每組學生的層次是否相近,組內思維較活躍的學生如何發揮作用,以及成績較差,學習不積極的學生如何在組員的幫助下提高學習興趣,建立學習的信心,如何利用小組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能力等問題,還需教師進一步
思考。
3.老師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及課后反饋
這節課采用的是學案形式,但學習后學生掌握的程度如何不甚了解,這要求教師在課后要通過和學生溝通和交流來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以便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在《好的教育》一文中寫道:“最好的教育就是適合孩子發展規律的教育,是孩子感覺最好的,而不是我們作為教育者以為最好的。”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注重引導學生,創造探究式課堂,讓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思考問題,從而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時應借助多媒體技術,根據各知識點的不同特點,應用不同的平面或動畫技術來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選用一些生活事例,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因為這樣能貼近生活,不僅使學生感到親切,而且把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賦予課本以鮮活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教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自主、和諧、愉快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楊伯盛.如何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1).
作者簡介:姜馨蓓,女,1986年9月出生,碩士,就職于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第二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
?誗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