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教學效率成為改革中的重點問題,提高教學效率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要途徑。然而,以往的課堂教學處于頑固地位,它制約著學生能力的發展,使教學效率長久不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上也存在這種現狀,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實現困難重重。面對初中語文現在所處的困境,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和長期的教學規律來說一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所謂課堂教學效率,指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一定方法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知識,達到教學目標。而要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每個方面都要從教師和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下面我將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現階段一些初中語文課堂中出現了消極的情況,學生認為語文課聽不聽無所謂;教師認為教了學生也不認真聽,這種學生學習態度消極、教師教學態度怠慢的現象嚴重影響著初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而這些現象的出現歸根究底就是學生缺少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決定一個人學習一門學科的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基礎。上文所提到的有的學生認為語文學不學無所謂,這種消極的學習態度是不可能從語文這門學科中真正受益的。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可以使語文教學貼近生活,貼近生活的知識往往能吸引學生。例如,在初中語文寫作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有關“感恩平凡的人”作文,此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回歸生活,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平凡之人值得感恩的事件,帶領學生去看清潔工人工作,去觀察一些平凡工人所做的平凡小事,引導學生發現平凡中的感動,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語文的興趣,愛上語文。
二、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更改教學模式
教育在變革,課程在改革,學生的特點也在改變,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一成不變,那么教學效率想要提高是不可能的。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端正教學態度,不能消極應教。其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使學生愛上教師,從而產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情。所謂“信其師,親其道。”說得就是這個道理。最后便是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方式入手,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用新型技術。
三、用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輔助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不是單一的環節,教師要將所有的環節鏈接起來,用課前預習和作業來輔助課堂教學。課前預習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在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充分備課,拓展一定的課外知識。學生課前預習的時候,預習范圍要廣,而且要抓到預習的重點。教師布置課后作業時,要以鞏固課堂知識為重點,引導學生在課后作業中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作業中帶有創新因素,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要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努力,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努力都要從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出發,不要做到“教”和“學”的分離,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要做到真正的“教學相長”,促進彼此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鐘麗婷.加強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下旬,2013(2).
作者簡介:陳陽,男,出生于1975年10月,本科,就職單位:湖南省長沙縣白沙鎮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初中語文。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