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世界各國的學校供餐服務中,美國是開展較早、實施成效較為明顯的國家之一。美國學校供餐的特色包括:形式多樣,受眾面廣;法律健全,立法先行;政府主導,多方監管;營養要求具體,且不斷更新;以人為本,確保公平。這些經驗對于我國剛剛起步的學校供餐計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美國;中小學;學校供餐
學校供餐是指向在校學生提供食物。學校供餐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在校供餐模式,即學生在學校享用食物(在校供餐模式又分為學校提供營養膳食和學校提供高能量的餅干或小吃);二是把學校分發的食物帶回家的模式,即在校學生的家庭可分到食物。[1]
近年來,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膳食營養受到了民眾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環顧全球,建立與完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供餐機制不僅是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也是各國促進兒童身心健康、保證義務教育順利實施的重要途徑。在世界各國的學校供餐服務中,美國是開展較早、實施成效較為明顯的國家之一。
一、美國學校供餐體系的發展歷程[2]
美國的學校供餐始于1853年。當時,紐約兒童救助協會開展了一項為職業學校學生提供膳食服務的計劃。然而,這項計劃并未使其他組織或市政當局投身于學校供餐服務,也沒有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直到1904年,隨著羅伯特·亨特(Robert Hunter)的《貧窮》(Poverty)以及約翰·斯帕格(John Spargo)的《孩子們的痛苦呻吟》(The Bitter Cry of the Children)兩部著作的先后出版,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意識到兒童營養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學校供餐的重要性。一些地區的私人慈善機構、學校聯盟以及當地學校委員會基于對營養不良學生學習能力的關注,開始致力于學校供餐服務。
20世紀30年代,美國國內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在校學生饑餓以及營養不良的問題引發了全國的關注。在聯邦政府和民間慈善組織的共同推動下,學校供餐項目發展迅速。到1942年,所有的州都推行了學校午餐計劃。然而,在城市或農村綜合區較大的學校,設備的安裝以及校舍的添置或重建是相當昂貴的。如果此項目未來沒有持久的保障,那么對于學校來說就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因此,有些學校的董事會猶豫是否承接學校供餐項目。
為保障學校供餐的持久性和穩定性以及充足的撥款,1946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國家學校午餐法》(National School Lunch Act,NSLA),正式提出實行全國學校午餐計劃。該法的頒布使學校供餐有了永久性的合法地位以及財政保障,美國學校供餐體系也由此被納入了法制軌道。此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國學校供餐體系逐步完善。如今,美國學校供餐體系已成為包含全國學校午餐計劃(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NSLP)、學校早餐計劃(School Breakfast Program,SBP)、專項牛奶計劃(Special Milk Program,SMP)、新鮮水果和蔬菜計劃(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Program,FFVP)在內的一個全面且公平的供餐體系,不僅促進了美國兒童及青少年的營養健康,同時對美國農、牧、漁等產業也有一定的扶持作用。
二、美國學校供餐體系的特色
(一)形式多樣,受眾面廣
美國學校供餐體系包含全國學校午餐計劃、學校早餐計劃、專項牛奶計劃、新鮮水果和蔬菜計劃,幾乎覆蓋了全美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在校學生。全國學校午餐計劃與學校早餐計劃面向公立學校、非營利學校、住宅托幼機構的兒童及青少年。凡是在參加全國學校午餐計劃和學校早餐計劃的學校就讀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享用營養均衡的校餐(主要根據學生家庭收入確定支付金額)。專項牛奶計劃為沒有參加聯邦其他兒童營養膳食計劃(如全國學校午餐計劃、學校早餐計劃)的學校、托幼機構或符合資格的露營團隊(如學生夏令營)的學生提供牛奶;參加全國學校午餐計劃或學校早餐計劃的學校也可參加專項牛奶計劃,但只能為沒有購買校餐的幼兒園學前班或半天班的兒童提供牛奶。新鮮水果和蔬菜計劃專為小學生提供每周兩天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這些計劃各具特色并相互補充,使美國學校供餐體系日益強大,為越來越多的美國兒童服務。2012年,參加全國學校午餐計劃的學生人數高達3100萬,參加學校早餐計劃的學生人數達1290萬,專項牛奶計劃已經覆蓋3647所學校和托幼機構、571個夏令營組織以及482非住宅的托幼機構。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有計劃都需符合要求的學?;驒C構主動申請參加。[3][4][5] [6]
(二)法律健全,立法先行
美國學校供餐體系的每一次發展與突破都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自學校供餐項目實施以來,先后頒布的多部法律形成了健全的保障體系。立法先行的特點使得學校供餐項目的實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946年,《國家學校午餐法》的頒布使得學校供餐納入了法制軌道,對于美國學校供餐體系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1966年兒童營養法》(Child Nutrition Act of 1966)提出了學校早餐試行計劃;《2002年農場安全與農村投資法》(The Farm Security and Rural Investment Act of 2002)中的營養部分提出了新鮮水果和蔬菜試驗計劃,政府撥款600萬美元為四個州指定的小學和一個印第安部落組織免費提供新鮮的水果、干果及蔬菜。此外,還包括《2004年兒童營養和WIC重新授權法》(Child Nutrition and WIC Reauthorization Act of 2004)、《2010年健康、無饑餓的兒童法》(The Healthy、Hunger-Free Kids Act of 2010)等。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不斷修訂是規范學校供餐管理、順利開展相關計劃的關鍵。[7]endprint
(三)政府主導,多方監管
為加強學校供餐管理的規范性和系統性,美國建立了完善的學校供餐管理體系和分級保障制度。美國學校供餐項目在聯邦一級由美國聯邦農業部總負責,其他部門負責協調、配合;聯邦農業部下屬的食品營養局(FNS)專門管理各項計劃的具體實施。在州一級,學校供餐項目通常由各州的教育機構進行督促,主要通過與學校食品供應商簽訂協議來掌握各計劃進程。根據《國家學校午餐法》第14部分的規定,美國成立了國家咨詢委員會,由13位來自社會各階層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成員組成。該委員會主要開展學校營養午餐、兒童營養項目的研究,以及提供實施建議等。此外,美國學校供餐項目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學生家長與社區的參與和全社會的監督。學校和學區通過媒體向民眾宣傳學校供餐的相關政策,保證學生家長充分了解學校供餐的政策內容,并將每周的食譜提前公布在學校網站、宣傳欄或宣傳單上,接受民眾特別是學生家長的質詢。另外,學校還與社區通力合作,舉辦營養知識宣傳與普及工作,共同提高學生的營養健康水平。[8]
(四)營養要求具體且不斷更新
美國各項學校供餐計劃都有詳盡的營養要求,其中全國學校午餐計劃和學校早餐計劃還對各學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卡路里限制,以確保各年齡段學生獲得適量的營養[9]。專項牛奶計劃所提供的牛奶除要求脫脂或低脂(1%)外,其維A與維D的含量必須達到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規定的水平 [10]。由于目前美國兒童及青少年肥胖與超重現象嚴重,2013年,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和聯邦農業部長湯姆·維爾薩克(Tom Vilsack)公布了營養校餐新標準。新標準規定,學校應提供更多的水果、蔬菜以及粗糧,只能提供脫脂或低脂(1%)的液體奶,逐漸減少學生飲食中鈉的含量,控制學生飲食中飽和脂肪與卡路里的含量,盡量減少反式脂肪。[11]
(五)以人為本,確保公平
在美國學校供餐體系中,政府優先確保經濟困難的學生能夠享用營養的食物。任何在參加全國學校午餐計劃或學校早餐計劃的學校就讀的學生都可自愿申請購買校餐(以下校餐泛指早餐或午餐)。按照學生家庭收入與聯邦規定的貧困線的百分比將學校早餐與午餐的支付方式分為免費、減價、全價三種 [12]。劃分的具體標準為:家庭收入低于或等于聯邦貧困線130%的學生可享用免費校餐;家庭收入介于聯邦貧困線130%~185%之間的學生可享用減價校餐,但學生支付的費用一般不能超過40美分;家庭收入高于聯邦貧困線185%的學生則要全價支付校餐費用,但這部分學生實際上仍然能夠享受到一定的補助。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美國貧困標準的130%的四口之家的年均總收入為30615美元,美國貧困標準的185%四口之家的年均總收入為43568美元。[13]
此外,處于以下三種情況的兒童也可以享用免費校餐:第一,如果家庭正享有臨時援助貧困家庭項目(TNAF)、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印度預留食品分配計劃(FDPIR)的福利,那么該家庭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免費校餐;第二,正在接受醫療補助的兒童;第三,兒童福利機構或寄養中心等機構負責照看或安置的無家可歸或離家出走的兒童,經法院宣判由某一家庭負責照料的收養兒童,參加國家啟蒙計劃(Federally-funded Head Start Programs)的兒童,參加移民教育計劃(Migrant Education Program)的兒童。學校不得對享受免費或減價校餐的兒童采取物理隔離或其他歧視措施,也不得通過賦予特殊標記或標簽、宣布或發布名單,以及其他方式公開這些兒童的身份。[14]
三、對我國的啟示
美國的中小學校供餐體系已趨于成熟和完善,而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供餐項目還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借鑒成功經驗以實現我國學校供餐快速、健康的發展。
(一)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逐步擴大資助范圍
美國學校供餐體系的快速發展與美國聯邦政府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大量的資金投入為其發展提供了保障。2012年,政府在全國學校午餐計劃中投入116億美元,在學校早餐計劃中投入33億美元,在專項牛奶計劃中投入1230萬美元[15][16][17]。目前,我國的學校供餐項目還沒有足夠的資金保障。我們要充分重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供餐的意義,將其置于國家發展的重要位置。除加大國家財政對義務教育的資金投入外,我們還應在各項政策的制定上充分考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供餐體系的發展,如對供餐項目的相關經營機構實行稅收減免政策,以降低供餐成本等。
(二)加強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任何政策的良好實施都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對于學校供餐這一涉及領域廣、實施復雜的項目而言,嚴格的法律保障尤為必要。美國早在1946年就頒布了《國家學校午餐法》,到目前為止,已先后頒布了十幾部涉及學校供餐項目的法律與規章,涉及學校供餐的各個方面。同時,美國學校供餐體系的每一次擴展都以相關立法為先導,保證了試行計劃的順利實施。這正是我國現行學校供餐項目的薄弱之處,完善法律體系是我國學校供餐項目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堅持政府主導,調動多方積極性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項規模龐大而復雜的項目,要保證該計劃運行的長期性和穩定性,不僅需要雄厚的資金投入,而且需要政府的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但是,僅此是不夠的,我國的學校供餐體系剛剛萌芽,在監管、資金等方面需要社會組織或慈善機構的支持與幫助,學校供餐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也亟需被社會各界與廣大民眾所認識。此外,不能忽視家長的作用。因此,我們要調動多方力量,形成一個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從團體到個人的強大網絡,促進學校供餐體系的良好運行。
(四)關注城市薄弱學校和貧困學生endprint
在美國的供餐體系中,相關政策總是向經濟困難的學生傾斜。我國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受益群體也是農村地區的貧困學生,可我們不能因此而忽視城市中的貧困學生。在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全體學生享有免費午餐的基礎上,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實行相對靈活的午餐計劃,根據學生家庭收入的高低提供不同的膳食補助,對于情況特殊的學生予以特殊照顧。
(五)具體實施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因為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營養狀況顯現出整體差異,在滿足整體營養標準的前提下,要考慮到個別營養素的添加,對于食物種類的選購也要靈活。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要適時地增加資金投入;有關部門要定期檢查學生的營養狀況并據此調整學校供餐的營養標準。此外,在計劃的實施中可能會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各項政策、管理辦法、監督機制、評價系統等應及時調整。
參考文獻:
[1]State of School Feeding Worldwide 2013[R].World Food Program, 2013:3.
[2]Gordon W. Gunderson. The 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EB/OL].http://www.fns.usda.gov/nslp/history_2, 2013-11-20.
[3][9][12][15]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NSLP Fact Sheet[EB/OL].http://www.fns.usda.gov/sites/default/files/NSLPFactSheet.pdf, 2013-9/2013-11-22.
[4][1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BP Fact Sheet[EB/OL].http://www.fns.usda.gov/sites/ default/files/SBPfactsheet.pdf, 2013-9/2013-11-24.
[5][10][17]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MP Fact Sheet[EB/OL].http://www.fns.usda.gov/sites/default/files/SMP_Quick_Facts_0.pdf, 2013-8/2013- 11-24.
[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FVP Fact Sheet[EB/OL].http://www.fns.usda.gov/sites/default/ files/FFVPFactSheet.pdf, 2013-9/2013-12-01.
[7]Joanne Guthrie, Constance Newman, and Katherine Ralston. USDA School Meal Programs Face New Challenges[J].CHOICES, 3rd Quarter 2009:3~10.
[8][14]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ichard B. Russell National School Lunch Act[EB/OL]. http://www.fns.usda.gov/sites/ default/files/NSLA.pdf, 2011-11-18/2013-12-12.
[11]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 USDA Unveils Historic Improvements to Meals Served in Americas Schools[EB/OL]. http://www.fns.usda.gov/pressrelease/ 002312, 2013-9-27/2013-12-25.
[13]Texa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come Eligibility Guidelines[EB/OL].http://www.squaremeals.org/Publications/IncomeEligibilityGuidelines.aspx# SMP, 2013-12-28.
編輯 朱婷婷 賈曉燕
作者單位:馬莉娜,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通訊地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850號;郵政編碼:116021;電子郵件:malinanan1@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