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高校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創新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很有必要,也是走內涵發展之路的需要。
關鍵詞: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4-0012-03
收稿日期:2014-03-10
作者簡介:楊燕妮,武漢東湖學院(湖北武漢,430212)教務處副處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唐鐵山,武漢東湖學院(湖北武漢,430212)副院長,正高級經濟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與經濟管理。
民辦教育由于起步晚的緣故,再加上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其現在的人才培養模式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為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民辦高校必須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民辦高校的市場競爭力。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一)應用型人才
在應用型人才的研究中,學者見仁見智。不管存在怎樣的爭議,至少他們都是看到了應用型人才的作用,從中也可以發現,學者們對于應用型人才的界定參考了理論型、研究型、技能型以及學術型人才的觀點,因為應用型人才與理論型、研究型、技能型、學術型人才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他們就是把發現、發明、創造轉變成可以實踐或者接近于實踐,他們主要承擔轉化應用、實際生產的任務。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屬于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類型,這種模式通過一定的標準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實現學習、實踐和職業技術能力相結合。
二、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實踐教學的支撐體系
應用型人才注重的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有相應的實踐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非常明顯地表現出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一方面,學校對于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另一方面,學生本身也對實踐環節關注不夠。這樣不僅導致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還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埋沒、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相對不高。這嚴重違背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原則。這些都會導致學科專業之間很難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學生所學的知識也不能融會貫通,對于變化迅速的社會需要難以把握和應對,最終造成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脫節的現象。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不明顯
由于適應性不夠,應變能力很低,在面對經常變化的社會時,不能做出及時調整,導致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的對接機制缺乏。在一般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大部分時間被用來安排教師授課,學生接受理論知識過多,而能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少,實踐環節也少。教學內容體系是培養不同類型和層次人才的基礎和前提,但是,現今的民辦高校多是效仿了精英化教育或者是照搬公辦大學的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而這種教學體系注重的是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具體的課程之間缺乏廣泛的聯系,因此沒有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不能很好地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三)以能力為核心的培養模式尚未建立
據用人單位反映,許多畢業生在工作中專業實踐能力較弱,不能滿足單位的需要。這主要是因為實踐教學的構建和教學體系之間存在著不平衡,表現在很多方面:(1)大多數教師側重于傳授理論知識,而不注重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2)學校在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發展方面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長期性和穩定性;(3)在實驗課的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導致實驗課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4)相應的能力考核體系沒有建立;(5)人才培養方案過于寬泛,且落實不到位,沒有提出相應的對策;(6)教師隊伍自身專業實踐能力很弱,不能適應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內在要求。
(四)傳統的教學管理觀念和模式滯后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大眾化教育時代到來的新形勢下,傳統的教學管理觀念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再加上民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情況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迫切需要,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教學管理工作,使其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但是,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教學管理還保留了傳統教學管理的觀念和模式,與現實不符,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我們需要用創新的思維和模式去思考和解決這個問題。
三、創新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
(一)確立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
1.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民辦高校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既要立足于當前的發展,又要把未來的發展納入考慮之中。因此,民辦高校要把可持續發展思想貫徹在辦學的全過程中,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和創新。首先,政府要重視民辦教育。在教育領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民辦教育的發展,充分調動和發揮全社會創辦民辦教育的積極性,為民辦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和發展環境,進一步提高民辦教育管理質量和水平。其次,民辦高校自身要借鑒經驗,推進發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可借鑒其他民辦高校辦學的成功經驗,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和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注重提高辦學質量,積極推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2.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當前,民辦高校關鍵要培養能夠為社會發展服務和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民辦高校應該從根本上做起,要依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方面改革傳統的教學觀念,另一方面還要進行全面的創新。民辦高校不僅要改革教學方法,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形成較為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我們要把素質教育理念的精神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以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強,并且根據社會的需求和變化及時對教學觀念進行更新,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3.注重應用型人才的主體性和培養模式的協調性相結合。民辦高校在制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時要綜合考慮人才培養目標、指導原則等一系列要素,還要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關鍵是對于主體性原則和協調性原則必須加以注重把握。主體性即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教學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也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和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協調性即要處理好各種關系,如教師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師生之間的利益的平衡關系。只有處理好這些關系,才能促進學校和師生的和諧發展。另外,還要考慮到人才培養問題在民辦高校教育體系中處于何種地位,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然后努力抓好教學工作,從而促進民辦高校協調統一發展。
(二)優化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措施
1.加強課程內容改革,優化專業體系結構。課程內容和專業體系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表現,必須加以重視。所以,我們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明確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加強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的改革,使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更能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要優化專業體系結構。首先,對于照搬而來的專業體系結構要進行創新和改進,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專業。其次,要多關注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趨勢,根據社會的需求調整學科專業的設置,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體系結構。再次,要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對學科結構和專業設置進行適當的調整,打造優勢和特色專業??傊?,要積極地推進教學課程內容的改革和專業體系的優化,在教學中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提升師資隊伍層次,完善相關制度措施。師資隊伍建設對于民辦高校的發展至關重要,關系到民辦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努力提升師資隊伍層次。師資隊伍建設必須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始終堅持學習并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目標的實現發揮應有的作用。當然,制定和完善相關教師教育法規和制度也很重要,能為民辦高校教師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然而,目前很多民辦高校的相關制度措施如產權評估制度、管理評估制度以及專業評估制度等存在著不夠完善的問題,這會直接影響到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所以,完善這些相關制度措施,有利于促進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3.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當前,要對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關鍵是要做好教學管理。因此,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有利于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的發展中,民辦高校應該注重加強制度建設,切實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這是實現民辦高??沙掷m發展的必然要求。機制創新可為民辦高校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也能為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另外,我們還要有發展的眼光,要及時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進,建立能夠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長效機制,以滿足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可持續發展視野下
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發展趨勢
民辦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有創新意識,要不斷探索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趨勢,為自身贏得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具體措施如下:(1)注重特色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以特色求發展能夠體現民辦高校的發展優勢,也是民辦高校未來的生存之路。應及時更新特色教育觀念,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辦好特色教育。(2)與時俱進,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今后,民辦高校要繼續全面貫徹黨的一系列教育指導方針,切實加強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解放思想、創新載體,探索出民辦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新途徑。(3)強化品牌意識,打造民辦高校高等教育核心競爭力。要想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民辦高校必須把改革的的思路定位在品牌建設上,樹立品牌制勝的觀念,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總之,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穩步發展的空間,就必須改革和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注重質量建設,走內涵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方健華)
Reform and Research on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Private Colleges
YANG Yan-ni TANG Tie-shan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430212,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in private colleges still has lots of problems, which cannot totally adapt to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for private colleges to make innovations in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develop their connotation.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applied talent; talent train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