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慧 鄧靜姿
摘 要 日語專業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的設置既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又要滿足學生長遠發展需要,而學年論文正是其重要環節之一。學年論文撰寫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日語專業知識的認知,推動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關注專業科研走向,提高畢業論文質量,乃至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盡管在該環節的設置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仍然具有必要性。
關鍵詞 日語專業 學年論文 人才培養 畢業論文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Japanese Professional Academic Papers Setting
SHI Xiaohui, DENG Jingzi
(City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3)
Abstract Japanese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all aspects of setting both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but also to mee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tudents, and academic papers is one of its important aspects. Academic paper writing help improve student awareness of Japanese expertise helps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but also helps students focus on professional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si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us, although in this part of the setup will encounter some difficulties, but still has a necessity.
Key words Japanese professional; academic papers; talent training; thesis
根據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具體情況,各個院校都會及時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便于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指導教學與管理,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學年論文意義重大,尤其是對作為小語種零起點的日語專業而言。所謂學年論文是指學生在校學習了部分專業課,初步掌握了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完成的初級形態的學術論文。其撰寫工作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是具有目的性的研究性學習,旨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提高學術意識,初步學會對本專業知識進行科學研究。但部分高校日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尚未設置學年論文這一環節,本文就此日語專業學年論文的設置探討一二。
1 學年論文設置的依據及意義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的文件,就今后一段時期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提出以下意見: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和管理;二、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專業結構調整;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四、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發揮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五、加強教學評估,建立保證提高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六、加強教學基礎建設,提高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而學年論文的設置有助于以上各個意見的有效實施。
(1)學年論文的設置是高校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的鮮明體現,是加強專業結構調整力度的有力證明。學年論文這一環節的設置及從教學任務的下達到實施,相比一般的實踐教學更加需要學院加大教學投入,深化教學管理,需要各個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投入教學經費等。
(2)學年論文的設置是全面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的有效措施,是加強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助推器。學年論文屬于實踐環節,可通過這一環節的設置,增加實踐比例的同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持續關注專業前沿的研究進展,為學習和研究積累素材,拓寬知識面。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年論文的過程中,必須加倍努力做好科研工作,更新知識體系,積極參與學術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3)學年論文的設置是教學基礎建設加強的有力證明。學生在學年論文這一任務的推動下,需要采用多種方法搜集資料,使用各種現代化信息手段獲得信息,通過討論、實驗等對信息進行甄別。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圖書館的館藏資料,閱覽室的網絡設備,實驗室的數字化資源,只有教學基礎建設達到了相應的條件,學生的學年論文才能出色完成。
日語專業作為小語種,在發展過程中深受市場影響,在各大高校接連開設日語專業的情形下,如何面向市場,提高人才質量,成為關鍵。對部分剛開設日語專業不久的高校而言,日語專業目前無論是教師隊伍還是教學管理,都正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學年論文的設置,對各項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必將對師資配備完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內容改革、學生專業能力提高等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于師生而言都有積極作用。
2 日語專業學年論文的設置
學年論文,是實踐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與課后自主學習的有效結合,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為撰寫畢業論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就日語專業而言,學年論文的設置可以分為前期、中期、后期三個階段,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甄別信息能力的作用。學年論文的前期工作可以第一學期在課堂小討論中以啟發的形式開展,中期信息的搜集工作可以安排在第二學期課后以引導的方式展開,而中期的信息集中及甄別則可以安排在第三學期以合作學習的形式展開,最后的真正的撰寫工作可以安排在第四學期收尾。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第四學期使用中文撰寫,第五或第六學期就該專題深入,使用日語撰寫。具體可如下開展:endprint
(1)學年論文前期因材施教做好準備工作。日語作為在大學中為數不多的零起點的專業之一,報考的學生大多出于興趣或者是好奇心。而興趣源于日本的動漫、游戲或者是漢字的大量的使用等。但是學習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這個過程使得可能在第一學期的基礎學習中學生最初的學習熱情就遭遇挫折。如果通過學年論文的前期工作,將興趣轉化為論文的素材的搜集,促進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自主了解各種信息,則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日本動漫為例,啟發學生去思考調查“日本動漫為什么有吸引力”“動漫的起源是什么”“動漫的發展歷程如何”“中日美動漫的各自特色是什么”“各個國家如何看待本國的動漫業”等,通過學年論文的前期任務,將興趣和專業學習結合起來。
(2)中期的學年論文主要是素材和信息的搜集和集中,甄選信息。在第二個學期,學生開始對日本的文化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或者這一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疑問,與原本的認識有差異,那么可以引導學生去采取各種手段搜集不同觀點的,不同版本的,不同國家的各種信息素材。而后采取同類型題材的學生互相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搜集的素材曬出來,討論,甄別出科學的信息,能加以利用的信息。相近的題材得出不同的結論,那么可能是搜集的方法不科學,又或者是網絡信息不完善,也可能是文化的差異性或中日文化視點導致的差異性等。在此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而且能夠通過合作學習了解到不同搜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優點。
(3)后期的學年論文撰寫工作之所以安排在第四個學期,是因為在前期和中期,學生的能力水平尚且無法閱讀原版日語的文獻,寫作水平尚且達不到初級學術論文的水平。隨著教學的開展,學生在第四個學期,基本完成了中級日語的學習,開始了閱讀和寫作的學習,綜合能力有了提高,那么在原本的大量的中文信息的基礎之上,可以去搜集更專業的更深度的日本的信息和觀點。而通過文化與素養的學習,已經能夠站在更高更科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另一方面,學年論文的寫作也能夠促進學生理論水平和動手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第四學期使用中文撰寫,第五或第六學期就該專題深入,使用日語撰寫。
學年論文撰寫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促使學生持續地學習,保證課堂內外的學習效果,而更重要的是為畢業論文這一環節打下堅實的基礎。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某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展開專業的研究,得出科學的結論,該結論必須有意義、對問題的解決有所貢獻,或者有助于問題的進一步解決。日語作為零起點的學科,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僅僅是兩個學期的寫作課時遠遠不夠的,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研究過程,至少在使用外語寫作方面有過歷練,才能達到流暢表達的程度。
3 日語專業學年論文設置的困難、對策
學年論文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如何去了解學生的個性并激發興趣,如何保持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的關注,如何去引導學生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如何促進教師與學生長期交流,如何保障學年論文的科學性等,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入學時的問卷調查。在每年的專業介紹中,教師也會采取舉手表決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報考日語專業的動機和目的??赏ㄟ^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的關注點,學生的日語基礎情況,學習熱情等,為學年論文前期工作打好基礎。
(2)教師的課堂教學啟發作用。在教學中避免照本宣科,穿插日本文化文學等知識,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在小組討論中,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向,用學術的語言加以點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展開辯論。并時刻鼓勵學生大膽使用日語表達自己的論點。
(3)自主學習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根據教師的研究方向或者理論成果,將教師進行方向性的區分。通過專業講座等形式,讓學生和老師之間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能夠建立起長期優良的交流。利用日語角或者是網絡等這種可以大家一起參與的形式,就某個專業的話題進行深入的交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例文、學術資料等相關幫助。在寒暑假開始前,布置必讀書目,要求學生閱讀一些有助于提高專業素養的書籍,促進學生理論水平的提高。
(4)學校的師資配備和制度完善。為鼓勵學生提高各方面能力,發展自己的個性,在建構教師隊伍時,要引進不同地域,不同院校,不同專業方向的人才,達到南北交融、方向交叉的目的,在學年論文甚至是畢業論文的指導上,更有利于學生的選題和論文的完成。學校制定嚴密的學年論文指導措施,從開題到撰寫到評定成績,要制定出實施細則、組織方式、考核標準等,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同時可以制定出一定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帶動學生做科研,發表成果。
日語專業學年論文的設置教育部各項文件精神的指示的直接體現,并直接作用于畢業論文質量的提升,為學生深造創造條件,有利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對專業發展而言,學年論文的設置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關于修訂2013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意見.2013.4.
[2] 內蒙古民族大學.文學院本科生學年論文實施方案.2012.9.
[3] 吳文文.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會計學本科學年論文教學探討[J].財會月刊,2009.12.
[4]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