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叫李義府,是一個十足的佞臣,他的升遷之路離不開做詩。話說李義府本是一個貧家子弟,但此人聰明好學,從小就博覽群書。唐貞觀八年,劍南巡察大使李大亮發現李義府有文才,又是家門,于是奏表薦為門下省典儀,李義府來到了唐太宗的寵臣馬周身邊,馬周對于李義府的才華也是贊不絕口。
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在上林苑宴請眾臣,以“詠鳥”為題作詩,想增加喝酒的氣氛。
終于輪到李義府做詩了。他見李世民心情大好,覺得是一個討官要官的好機會。李義府輕輕地咳嗽一聲,潤了潤喉,吟道:“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唐太宗李世民聽了之后,當然明白李義府是想當官,本來寵臣馬周就多次推薦過,今日一見,李義府長得一表人才,文采也很好,加上當時的李世民非常高興,甚至有點得意忘形,心想李義府不是想當官嗎,天下都是我李世民的,你想當就給你封一個。唐太宗聽了之后,連聲說:“好,好,好,年輕人有干勁,朝廷就需要這樣有才干的人。”李世民從酒席上站了起來,指了指李義府,笑著說:“我當全林借汝,豈獨一枝耶?”李義府聽聞李世民當場答應給他官做,激動得馬上跪下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旁的臣子們也在一邊附和:“皇上英明。”酒席之后,唐太宗面試李義府,李義府對答如流,被封為監察御史,詔侍晉王(即太子李治)。
宋代著名大臣范仲淹任杭州太守時,他帶著屬下積極地抗洪救災,興修水利。在范仲淹的帶領下,杭州城的洪水禍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范仲淹將身邊的那些立功的人推薦給了朝廷,不少人因為有他的薦書而獲升遷。同事一場,高升之后要各奔東西,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憶往事崢嶸歲月。這些即將升官的人,個個喝得紅光滿面。唯獨有一位縣巡檢蘇麟,坐在酒席上默不作聲,看著曾經的同事個個高升,唯獨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心里那個滋味,實在難受。酒席散后,滿身酒氣的蘇麟郁郁寡歡地回到家大發脾氣。蘇麟的妻子看到老公只會發牢騷,氣不打一處來,大罵蘇麟無能,然后細數自己這么多年來,母子跟著他是如何如何吃苦,還說自己當初真是瞎了眼,那些大戶人家沒有嫁,偏偏嫁給蘇麟這個窩囊廢,男人有種就不要在家里橫,而是要找范仲淹討個說法。蘇麟見老婆生氣,也就不敢說什么了,躺在床上徹夜未眠。第二天早上一醒來,蘇麟把家里珍藏的好酒搬出來,又找來筆墨紙硯,洋洋灑灑地寫下了:“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蘇麟帶著酒,帶著詩,跑進范府,說昨晚寫了一首詩歌,請范老師指點。范仲淹打開一看,知道了蘇麟的用意。想到蘇麟這么多年雖然沒有大功,但也沒有過,而且這首詩確實寫得不錯,文人相親,范仲淹便為他推薦,蘇麟終于升官。
無論是李義府還是蘇麟,也都懂得去跑官要官。李義府雖然才華出眾,但他的品行壞,盡管后來李義府官居宰相,卻是大唐的佞臣。而蘇麟呢,盡管在任上雖無大錯,但也沒有功勞,范仲淹因為他寫的一首好詩提拔了他,但他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并沒有做出讓歷史銘記的成績。
從兩位跑官要官的古代文人身上可以看到,跑官要官的人都不是好官,碰到這樣的人,領導干部當警惕,小心別讓他們給忽悠了。